seascol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2/20 帖子 659 获得点赞 24 声望 0 年龄 40 2011/02/23 #1 我有一女同事,上周末发热2天38点3度左右 主述:发热时忽冷忽热,出了汗冷,没出汗热。 今天早上仍有微微的咳嗽,无痰,晚上偶有盗汗 感觉口渴,想喝水(她自主选择喝热水) 感觉每次入睡前脚冷 月事正常 二便正常 舌头淡红,舌苔薄,舌苔都是黄的! 右寸感觉稍浮,同时很没力气 脉搏每分钟90下左右 晕,我自己觉得这很像是热伤阴 是这样吗?
我有一女同事,上周末发热2天38点3度左右 主述:发热时忽冷忽热,出了汗冷,没出汗热。 今天早上仍有微微的咳嗽,无痰,晚上偶有盗汗 感觉口渴,想喝水(她自主选择喝热水) 感觉每次入睡前脚冷 月事正常 二便正常 舌头淡红,舌苔薄,舌苔都是黄的! 右寸感觉稍浮,同时很没力气 脉搏每分钟90下左右 晕,我自己觉得这很像是热伤阴 是这样吗?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9 声望 38 年龄 55 2011/02/24 #4 我觉得,薄黄苔,右寸浮而无力小数,发热,轻度咳嗽 是热在肺卫,可用桑菊饮清宣,热去阴自复,(口干的厉害可以把芦根的量加大些)不用刻意滋阴
seascol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2/20 帖子 659 获得点赞 24 声望 0 年龄 40 2011/02/24 #5 回复 3# 采芝 -_-#用错词了吗? 其实我是想问,这个情况应该病在哪里
李海泉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7/14 帖子 950 获得点赞 11 声望 38 年龄 44 2011/02/24 #9 回复 4# 孙洪彪 孙老师,我想请教下。 此例有没有可能是太阳中风的桂枝汤证? 您辩证为风热伤肺卫的要点是什么?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9 声望 38 年龄 55 2011/02/24 #10 回复 7# yjpl 也有道理, 证非亲见,无所谓对错,权作讨论探讨可矣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9 声望 38 年龄 55 2011/02/24 #11 海泉挺能整,什么孙老师呀。。私下是兄弟,学习中医算同学嘛 不做伤寒看,是脉浮无力(当然这个无力是相对来说的),正伤寒该是浮而有力(麻黄汤更有力到左右弹手如绳转索的紧脉),是否正确,大家讨论,不以我说为准
海泉挺能整,什么孙老师呀。。私下是兄弟,学习中医算同学嘛 不做伤寒看,是脉浮无力(当然这个无力是相对来说的),正伤寒该是浮而有力(麻黄汤更有力到左右弹手如绳转索的紧脉),是否正确,大家讨论,不以我说为准
李海泉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7/14 帖子 950 获得点赞 11 声望 38 年龄 44 2011/02/24 #13 回复 11# 孙洪彪 呵呵,您太谦虚了 多谢解疑 桂枝汤证的脉“浮缓”,也并非有力。温邪在卫的脉只是数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此病人既有发热而渴,又有恶寒,倒叫人踌躇了。 其次“感觉每次入睡前脚冷”,似乎恶寒也不轻。记得曾有先贤论温热鉴别的关键是看究竟以热为主还是以寒为主。 她这个究竟是寒为主还是热为主呢? 至此,我更糊涂了。 以上几点疑问,还请各位讨论指点。
回复 11# 孙洪彪 呵呵,您太谦虚了 多谢解疑 桂枝汤证的脉“浮缓”,也并非有力。温邪在卫的脉只是数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此病人既有发热而渴,又有恶寒,倒叫人踌躇了。 其次“感觉每次入睡前脚冷”,似乎恶寒也不轻。记得曾有先贤论温热鉴别的关键是看究竟以热为主还是以寒为主。 她这个究竟是寒为主还是热为主呢? 至此,我更糊涂了。 以上几点疑问,还请各位讨论指点。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9 声望 38 年龄 55 2011/02/24 #14 桂枝汤的脉浮缓的缓字是相比麻黄汤的紧字而言的,还是有力的,并且伤寒的脉象也多数。并且恶寒很厉害的脉浮的也不多。仅仅从我个人经过的来说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9 声望 38 年龄 55 2011/02/24 #15 回复 13# 李海泉 寒热之辨很重要 但,如何确定是感寒还是感热呢? 还是通过四诊,看证 中医治病的主导还是因势利导为主,用药太过或药力不及都不好 表之营卫郁闭的非常厉害,恶寒重,脉象紧,说明正邪抗争激烈,都很强硬,那就要用重拳,麻黄汤大力排邪稍次一等的,有汗出说明两者都的有点两败俱伤了,那就用桂枝,祛邪兼顾扶正,,,再次的,邪气不是很彪悍,把正气郁闭住了,用清宣之剂就可以了
回复 13# 李海泉 寒热之辨很重要 但,如何确定是感寒还是感热呢? 还是通过四诊,看证 中医治病的主导还是因势利导为主,用药太过或药力不及都不好 表之营卫郁闭的非常厉害,恶寒重,脉象紧,说明正邪抗争激烈,都很强硬,那就要用重拳,麻黄汤大力排邪稍次一等的,有汗出说明两者都的有点两败俱伤了,那就用桂枝,祛邪兼顾扶正,,,再次的,邪气不是很彪悍,把正气郁闭住了,用清宣之剂就可以了
刘军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4/05 帖子 2381 获得点赞 101 声望 63 年龄 49 2011/02/28 #20 回复 14# 孙洪彪 阳浮而阴弱,说的就是桂枝的脉浮,轻取而得重按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