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元旦说元——引火归元的元是什么

活人活; 说:
活人活 发表于 2014-1-1 10:14
引火归元一说很多时候是概念借假,有时更是作假成真。

我就是怀疑这个只是一种借代说法,指代一种治疗方法,而不仅仅是火与元的关系,就如同分析狐虎不可能明白狐假虎威的意思。
 
李版总是与众不同,是不赞成这种说法呢还是否定这类的治疗方法?愿闻其详。

咱认为临床上所谓的火证,都是局部气机郁滞所致的。咱常说“郁则生热”,火为热之盛。局部气机郁滞生热,出现了火的现象,气机通利了,不郁结了,火证也就结束了。临床常用的引火归元药,无不就是温补下焦肾元而已,温补下元导致了三焦气机的通利,气机通利火不生,火证解除,并不是所谓的火下归肾元了。
呵呵,一己之见,祁望斧正。
 
李荣伟; 说:
李荣伟 发表于 2014-1-1 13:24
咱认为临床上所谓的火证,都是局部气机郁滞所致的。咱常说“郁则生热”,火为热之盛。局部气机郁

您也是认可此元便是肾元了。那肾元又是个啥东东呢?有说人之大宝仅此一丸红日,有说性命所系只此一丝真阳,为啥这东西就这么厉害呢?
 
您也是认可此元便是肾元了。那肾元又是个啥东东呢?有说人之大宝仅此一丸红日,有说性命所系只此一丝真阳

呵呵,有些东西还真不能细究,细究起来就糊涂了,呵呵,难得糊涂。
 
说到精原,就不能不提脂肪和蛋白质代谢谢。
其实穿成一串来看下元这个概念,不得不说这富含了古人对现象高度概括的智慧。古人不知道脂代谢谢的过程,误认为相火和下元是另一个能量源。其实,下元就是腹腔内复杂的微循环,它涉及脂代谢谢,涉及肝的酶的生成,涉及肠的吸收等等。这也是后世地黄类方剂盛行的基础。
这东西弄通,内伤病也就通了大半。
 
说到精原,就不能不提脂肪和蛋白质代谢谢。
其实穿成一串来看下元这个概念,不得不说这富含了古人对现象高度概

有见地,还漏了一个下焦的内分泌系统,破解古人的思想还是要穷追猛打,融入古人思维,对照今人之进步发现,推衍古人在现代他会怎么说怎么做。
 
元者,原也。为何引火使之归元?必定是火偏离了其原来的窝,离家了,于是我们使用药物,让火回了家
 
呵呵,兄长不要过分解读了,引火归元当分两个层面看
火非邪火,乃人生之原动力,天一生水,地二生火,水火调和其人乃生,故此火非邪火可明。
归元之元乃丹田之气,人之呼气全由于此,道家胎息,日医注重腹诊皆源于此,故"归"这字当做阴阳偏离解,将偏离的阳引回原道乃是正义。
 
呵呵,兄长不要过分解读了,引火归元当分两个层面看
火非邪火,乃人生之原动力,天一生水,地二生火,水火

这是引火归元之本意,这点没错的。我发此贴其实是源自临床偶得,为了讨论除了这个本意之外。
不一定非要是浮阳在外,导以归之才可用此法。
 
元者,原也。为何引火使之归元?必定是火偏离了其原来的窝,离家了,于是我们使用药物,让火回了家

我想的就是如果火没有偏离其道,引火归元法可用吗?似有火神派之嫌,不过我不是。
在一些久治不愈的陈年旧珂、阴寒于下,甚至是下肢疾病,需要阳气到达下肢以抗邪愈疾之时,虽上无浮阳可见,引火归元可行否?这个又涉及到“元”到底是什么,除了与肾命门相关,还与身体哪些系统密切相关。这都是要思考的。
 
本帖最后由 活人活 于 2014-1-1 21:02 编辑

‘引火归元’如果放于道家修真是一种术法,但在后世中医中很多时候成了伪命题,其言的所谓引火归元之类的概念很多是曲解,交通血脉才是其原本。人的生理结构本来就已自然归元、循环不息,所谓‘引’不过是助其势,弱者助之,闭者通之,如果背离了自然的经脉循行顺序等生理结构做所谓的引,比如逆其经而引,或逆经论治,很多时候属于误治,而其所谓的引火归元理解就是伪概念。
那些不可引?邪火不可引,引则引邪入内,如伤寒论误下一般,所谓误下就是误用引经方药。逆经不可引,引则气血乱。余下不可引后面诸位来补充。
 
‘引火归元’如果放于道家修真是一种术法,但在后世中医中很多时候成了伪命题,其言的所谓引火归元之类的概

所谓引火归元
一则是温肾水升腾而济君火,上焦火亢得制,从外看似“火”归于“元”。
二则是肾水太寒,真龙不潜,龙雷上炎,温其肾水生其真阳,则龙火归渊。
三则是中下阴寒太甚,阳不入阴,浮阳于外,破阴而使阳入。

除此之外,如阳和汤,算不算引火归元以制阴寒,疗下肢血脉疾患呢?
 
本帖最后由 活人活 于 2014-1-1 21:54 编辑

二则是肾水太寒,

第二第三的解释过于牵强,中了教材毒。

二则是肾水太寒,真龙不潜,龙雷上炎,温其肾水生其真阳,则龙火归渊。-阳根于肾,不存在不潜,只不过是阳根过弱,或阳脱阴根,造成上下气血不畅则于上郁化邪火,阳根不旺,火不能炎上,势必影响中宫,造成脾疏泄不利,湿为之积,诸邪发生。无论你是否理解作引火归元与否,用药必然会合符归入阳根之府,或者理解为直补命门意思也相近。肾水寒不是真龙不潜的原因,真龙不存在因寒不潜的因素,龙雷上炎即阳脱阴根,常见于肾亏严重在房事或失精后马上出现的咽痛现象中。
三则是中下阴寒太甚,阳不入阴,浮阳于外,破阴而使阳入。-反过来理解,不是破阴,应是扶起阳根,阳根不立,破完又败,治标不治本。
 
第二第三的解释过于牵强,中了教材毒。

二则是肾水太寒,真龙不潜,龙雷上炎,温其肾水生其真阳,则龙

第二肾水寒真龙不潜,龙雷隐隐,咽痛盗汗,此来自叶天士之说,实则为阴阳两虚。更年期综合症中很常见。
第三见伤寒通脉四逆汤、白通汤加猪胆汁汤,阳根必扶,但用附子如仲景者尚需破阴之药方能领温药于肾。病房危重症者常可见到。
 
本帖最后由 活人活 于 2014-1-2 06:31 编辑

合症中很常见。

为什么说引火归元是伪命题、概念借假?
药书,附子味辛、甘,性热;有毒;归心、脾、肾经;气雄行散,可升可降,走而不守。
附子通行十二经,这个不是什么破,是将各经脉重新打通,恢复人体原来的气血循环,有强脉功效,药性比较特殊,(药理谓能兴奋迷走神经而具强心作用,自然生物药与炼制的西药有个很特殊的区别,自然活性药有方向性,有现时科学未发现的性情,即中医所解释的归经,中医人利用这一点功效可以以最简单的对人体最小的伤害,应用药物疏通相应闭塞的经脉,而西药并不注重这个,很多药都是漫散入侵型,造成很强的副作用。)很多跌打配方都要用附子乌头之类,但是附子天雄不能当仙丹用,【伤寒】谓阳迫气血则脉强、火之所过则留脓痈,对于患者宜辨证论治,否则太过则是副作用。
另外,药理验证: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也是说,附子还能归经入肾,壮起肾中阳气,并不是将什么阳气引到肾交给肾保管,而是直接增强肾的某些人体细胞功能活力,细胞有序活动过程中将产生热量,并将这些热量有序地输送,这就是所谓的阳气,(注意这个阳气并不是生命寿命的根本,不能将之作长生不老药。)五脏六腑的细胞活动都能产生热能,但因肾脏在人体扮演特定角色,中医类象时将它归作五行之水,阴中之极,一阳初生之始,又类作先天,实际是它还包含了某些能影响其它四脏器官的功能,过去有智慧的圣人创造阴阳学说不过是借象以教人明理,即使在科学发展认识能力极低下的时代而毫不演响宇宙现象对人类的狭獈认识观的披述。(上面的解释就是借现代科学来验校古学术概念的合理性,对某些过去的个人主观认识有纠偏帮助,可以称作中医现代化,但不能脱离传统的阴阳学说理论体系,而是利用科技手段对该系统学说更加深入完善和纠正,并交世人认识,而不能将理论搞西化了变成消灭而非发展。)
 
本帖最后由 小医大道 于 2014-1-2 12:01 编辑

活人活; 说:
活人活 发表于 2014-1-2 06:13
为什么说引火归元是伪命题、概念借假?
药书,附子味辛、甘,性热;有毒;归心、脾、肾经;气雄行散,

我的一贯观点是学习古人的语言,融合古人的思维方式,然后理解他想要说什么,如果连古人本意都未弄清,就冒然用现代医学知识强解中医概念,十有八九是不得其要的。
八十年代起风行从西医神经体液研究肾阴虚阳虚,camp,儿茶酚氨,皮质醇,血管紧张素不一而足,到如今只是成了故纸堆,没有任何指导临床的价值,还不如我好好研究下经典对临床价值更大。这是我弃西从中的根本原因。
拿着几个迷走神经兴奋介质传递之类的西医概念就想代替中医的经典概念,只能是坐井观天,我能够这样说的原因就是我也曾经这么去做过,但是对学习中医而言,这是条死路,起码现在现代医学的能力不足以解析中医的基本概念。
还有一个观点,学中医不从经典,就是缘木求鱼,如果连经典都否认了,讨论的意义就没有了。破阴回阳一词,未救治过危重患不足以明其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