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3/10/07
- 帖子
- 2097
- 获得点赞
- 13
- 声望
- 38
- 年龄
- 39
本帖最后由 kabasky 于 2014-1-23 20:31 编辑
【脉案】
今医者,处方必记其日月,所诊何证,所施何法,谓之脉案。其例近古多不知其由来矣,《周礼•医师》“岁终则稽[1]其医事”。贾[2]疏谓:“治病有愈有不愈,并有案记,令岁终总考计之,是据其案记可知其得失也”。余尝读《史记•仓公传》,记其所治,倍详于越人[3]。度[4]当时得仓公书[5]而条具之者,或疑不类太史公[6]之文,非也。今审其传中自言:“意[7]所诊者,皆有诊籍。所以别之者,臣意所受师方适成,师死,以故表籍所诊,期决死生,观所得所失者合脉法,以故至今知之。是知诊籍者,皆注其人之里居病状,所施何方药,所诊何时。故云,观所得失,至今知之也。《元典章》“至元[8]二十二年,设各路医学教授、学正[9],照依[10]降去十三科题目,每月习课。又令行医之家每月朔[11]望[12],集本学三皇庙[13]焚香,各说所行科业,仍自写曾医愈何人,治法、药方具教授考教”。今之脉案,大略仿此率多,不存其造诊者乃别录之,亦无究其所治得失者矣。
[1]稽:考核,总结。
[2]贾:即贾公彦,唐朝儒家学者、经学家、《三礼》学家,官至太常博士。著有《周礼义疏》五十卷,《仪礼义疏》四十卷。
[3]越人:即扁鹊。春秋战国时期名医。
[4]度:推测,估计。
[5]仓公书:《史记》中载有淳于意二十五则医案,统称为“诊籍”。
[6]太史公:即司马迁。
[7]意:即淳于意。
[8]至元: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
[9]学正: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名。
[10]照依:依照,按照。
[11]朔:初一。
[12]望:十五。
[13]三皇庙:元朝中统二年,曾开创官办医学制度,各地开设医学院,称为“三皇庙”。
【脉案】
今医者,处方必记其日月,所诊何证,所施何法,谓之脉案。其例近古多不知其由来矣,《周礼•医师》“岁终则稽[1]其医事”。贾[2]疏谓:“治病有愈有不愈,并有案记,令岁终总考计之,是据其案记可知其得失也”。余尝读《史记•仓公传》,记其所治,倍详于越人[3]。度[4]当时得仓公书[5]而条具之者,或疑不类太史公[6]之文,非也。今审其传中自言:“意[7]所诊者,皆有诊籍。所以别之者,臣意所受师方适成,师死,以故表籍所诊,期决死生,观所得所失者合脉法,以故至今知之。是知诊籍者,皆注其人之里居病状,所施何方药,所诊何时。故云,观所得失,至今知之也。《元典章》“至元[8]二十二年,设各路医学教授、学正[9],照依[10]降去十三科题目,每月习课。又令行医之家每月朔[11]望[12],集本学三皇庙[13]焚香,各说所行科业,仍自写曾医愈何人,治法、药方具教授考教”。今之脉案,大略仿此率多,不存其造诊者乃别录之,亦无究其所治得失者矣。
[1]稽:考核,总结。
[2]贾:即贾公彦,唐朝儒家学者、经学家、《三礼》学家,官至太常博士。著有《周礼义疏》五十卷,《仪礼义疏》四十卷。
[3]越人:即扁鹊。春秋战国时期名医。
[4]度:推测,估计。
[5]仓公书:《史记》中载有淳于意二十五则医案,统称为“诊籍”。
[6]太史公:即司马迁。
[7]意:即淳于意。
[8]至元: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
[9]学正:中国古代文官官职名。
[10]照依:依照,按照。
[11]朔:初一。
[12]望:十五。
[13]三皇庙:元朝中统二年,曾开创官办医学制度,各地开设医学院,称为“三皇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