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致教育部部长的一封信

上士闻道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4/16
帖子
131
获得点赞
1
声望
18
本帖最后由 上士闻道 于 2014-3-13 18:14 编辑

尊敬的教育部长:
您好!
本人听说教育的重要性不论对于一个家庭、还是对于一个民族国家,乃至于全人类来说是根本性的。《礼记•学记》里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古圣先贤对这个道理早已有着深刻清醒的认识,并谆谆告诫着我们每一个后代子孙,因为这是一个从过去,到现在,直至未来都不会变的道理。在这也可见我们教育部的职责之重大和部长您责任之重大了。
观今之教育,改革后,经济发展的步伐过快,对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德育方面的教育似乎被忽略了,造成精神与物质上的严重脱节,学校除了强调成绩、升学率以外,教师们除了传授现代学科知识之外,就鲜有授之学生们以德、培养正确的三观、做人的道理和懂得如何生活的道理,而这些才是根本教育!当然其中家庭教育有不可或缺的责任。如果社会培育出的学生有德,学识越丰富越是社会的福气;反之忽略学生的德,知识越丰富也许越反动,对社会的危害越大。那么,我们现在的全民普及教育或者是精英教育的核心理念就应该是德本才末、以道驭术,并且一以贯之。
我们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这样讲是算客气了,如此源远流长的历史,积累了丰富深厚的实践经验和理念思路,孕育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自然孕育出来的内核,这个内核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之所以为中华民族的根本原因,它是我们的根基与灵魂。如果中华文化消失了,中国人也只是一群黑头发黄皮肤的东方人而已,无法证明自己是炎黄子孙,即使国家再发达再富裕也好,充其量只是一个“暴发户”,且不会持久,也不会被国际所尊重,更不能发挥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崛起对世界的影响力日益可见,我们看着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在逐步实现。这时,我们更应该以中华文化指导我们妥善长远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把它继承发展起来,弘扬开来,最后争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这是我们这次崛起的使命,是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责任与贡献,它才能使我们过上一种安足和谐、长治久安的生活,人类的明天才有希望。我们不能把中华文化搞丢了,否则就是不孝,对不起老祖宗,对不起世人。
怀着实现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强烈愿望,在教育方面,本人认为实行中医文化教育普及化是一条长远的、良性的、有价值的强民强国途径。因为中华医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从基本的中医理论和理念切入了解继承中华文化最快,所谓医以载道、从医入道、道以医显;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中医文化如果得到教育普及,正如梁启超所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从少年一代做起,人人懂得保健身体、学会生活,则个人身心健康,个人身心健康则家庭健康和谐,家庭健康和谐则国家民族健康强盛。所以中医文化通识普及教育十分之必要与迫切,实施出去相信不出二十年时间,作为高度文化的世界强国的面貌就会显示出来。我们这次要周朝再现,不需要汉唐再现,真正去走一条持久良性的路,成为对世界其它文明产生光明良好影响的大国。
在实行方法上有三点粗浅的建议:
一、将中医文化普及教育列入中小学必修通识课。
中华医学发展悠久体系完备,是一套充满生命力的哲学系统和深刻的理念,也是一套了解宇宙与人体关系的自然学问。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理念、健全的脑筋、辩证的思维,由此发展健全的学问,摒弃偏道的东西。
二、设置合适中小学相应的教材及课程。
汇聚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等共同探讨研究,编辑开发合适的中小学教材及课程。
三、多媒体硬件辅助教育,同时培养师资人员。
从事中医文化教育方面的师资人员开始可能不足,这个可以运用现代的多媒体硬件教育条件,播放视频课程,让师生共同上课学习。同时可以培养师资人员,懂一批带一批。
实现中华文化民族复兴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为圆中国梦而共同努力!

此致
敬礼!
 
靠教育部去改革,就好比夸父追日
 
发给教育部了吗?还是发给习总吧!
 
如果教育部,真的想传承中华文化的,自己就会想办法,把传统文化作为必修课,植入中小学的教育里面去了
 
靠教育部去改革,就好比夸父追日

你说得对,仅靠一个部委改革成不了事。这还需多方的共识与努力,尤其需要执政者的重视和不遗余力的推行。在这我仅从教育这个方面提建议,就算是夸父追日,而夸父最后渴死化作的山林能让人们遮荫。
 
发给教育部了吗?还是发给习总吧!

借着“两会”期间提了点粗浅的想法。
能发给习主席就早发了,发给了袁部长还不知道他收不收得到。我一普通百姓的信他们能收到吗?
 
如果教育部,真的想传承中华文化的,自己就会想办法,把传统文化作为必修课,植入中小学的教育里面去了

如果教育部真的实行将中医文化列入中小学必修通识课的教育政策,那么中医有救了,中华文化复兴了。因为这说明上面的人真正重视了!上行就会带动下效。
 
收不收是他们的问题,发不发是你的问题。
中医作为自救知识进课本是可能的。
尽人事听天命!
 
你说得对,仅靠一个部委改革成不了事。这还需多方的共识与努力,尤其需要执政者的重视和不遗余力的推行。

有先生这句话,中医就亡不了!
 
收不收是他们的问题,发不发是你的问题。
中医作为自救知识进课本是可能的。
尽人事听天命!

对,先尽人事。
我是认为中医绝不仅限于自救保健,例如现在的小学教育也有《自然》这课,中医不就是讲自然吗?讲自然与人体的关系。
又如现在讲生命科学,中医讲的不就是生命科学吗?而且还是活的生命科学有生命的生命科学,可以活学活用的生命科学,它实际上是套生命哲学。
中医还提供一良好正确的理念,还培养人健全的思维去看问题,去化解问题。所以说中医里边是宝库,它都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因为它是从中华文化的根源里生出来的。如果我们及后代子孙继承发展开来将受益无穷啊!
 
楼主见解多有不妥。西方理性思维简单好学,东方非理性阴阳思维高深莫测,十分难学,不适宜小孩学习,待长大了再学不迟。西方理性思维是思维共性的,阴阳思维是解决个性问题的。共性问题是简单问题,个性问题是复杂问题。小孩还是先学简单的吧!
 
楼主见解多有不妥。西方理性思维简单好学,东方非理性阴阳思维高深莫测,十分难学,不适宜小孩学习,待长大

说的有道理。但这是用西方的标准、西方的的眼光来看中华文化,所以看出来是“高深莫测”,甚至是莫名其妙。
难道中国就没有理性思维吗?西方的思维实质是二分法思维,黑白分明、对错分明的思维,那种是死脑筋转不过弯来,看似理性实则不理性。中国人的阴阳思维习惯把一切看成三,我们知道事物并不单纯是非黑即白,一成不变的,看似含糊不明,实则理性清楚。我们看待事物化解问题要比西方人深刻长远得多,因为我们发展的是健全的思维和整全的学问,如果把中国人的思维调成西方人的思维那非常容易,但是要把西方人的思维调成中国人的思维相当的困难,因为他脑筋不够用。我不是说西方的那套不好,只不过是适合他们自己的文化生活环境而已。
另外,共性与个性问题,我们才是真正掌握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把共性和个性分开来看这是西方人的思维,我们不是这样看。治病不是工厂流水线生产作业,“千人同治”、“百病同方”本来就不科学,实际上哪有这回事?我们掌握的共性是什么?是不变的法则、规律,个性是什么?个性是因人、因天、因时、因地、因物等等的不同组合变化,在掌握共性的基础上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根本解决。这就是中华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叫做:持经达变。所以我们小孩首先必须要掌握好经、固好本,把本固好了再灵活运用来因应各种各样的变化。我们中华民族就是持经达变发展过来的,而不是没有原则的乱变,变来变去最后变到连根本都没有了。
作为堂堂中国人子孙,我们有七八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祖宗传下如此丰富深厚的实践经验和完备的哲学体系,放着不继承发扬却要去换上西方人的脑筋,这是什么道理?这已经是本末倒置了。
真的非常遗憾,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中华文化真的不了解。清朝的时候,八国联军来打中国,我们会全力抵抗,不抵抗他们,我们会亡国灭族,现在呢?现在八国联军不打我们了,去打别人了,我们反而无条件投降,我这话不严重,但是是事实,我们现在已经全面投降了,你看学术界会划一条线说这是西方的标准,我们中国迟早要一步一步走向它们才算现代化,他没有想到,当我们走到那里的时候,我们是亡国灭种!他们这种想法我觉得很奇怪,就是已经麻木了、已经没有警觉性了、已经不知道本末了!
 
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
谈的是中医教育问题,人们喜欢将学术问题和政治扯在一起。上医治国者、中医治人者,可到政治局报道,不要治病了。其实古代中医没有几人真正能治病。绝大多数是“不善诊病,善卜病“;”不治已病,治未病“;不开现方,套古方”。自科学引进之后,相互取长补短,大家的医疗水平普遍提高(指的是比古代)。名医大家辈出。无论你是不是医界人士,可知一个秘密,中医现代医术最高的几位,都是创新派。不创新的中医没有那么高端的医术。不要过分强调祖宗,他们会不安的。不小心留了一个医术,惹得后代在这里整体争论。祖宗告诉我们,希望后代比他强,比他更像人,不希望我们回归到太古,更像猴子。
 
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
谈的是中医教育问题,人们喜欢将学术问题和政治扯在一起。上医治国者、中

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这个讲的是一种理念、一种哲学观。如果你把“医”的概念仅看作是治病,那未免狭隘了点。道理都是相通的,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不是人们喜欢把学术问题与政治放一起看,而是此两者本身有很大的联系。另外,政治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有好的政治环境支持学术发展有什么不好?我们怕的是恶政、乱政、苛政而已。
古代中医是不是没有几人真正能治病我不清楚,我知道的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发展到壮大到今天,维护民众的健康,靠的绝对不是几个能治病的中医加上几个瞎猫碰上死老鼠的中医。还有,“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一个重要理念和思路,这个请搞清楚意思再拿来讨论。如果医生真做到“治未病”那不得了了。
现代医学的进步是医疗工具的进步,并非医术进步。工具是通用的,不分中西医,中医照样可以拿西医那些诊断的资讯来用,但是研判的状况不一样,我们治病是求其本的。现在中医医术最高的几位谁标榜自己是创新派?请问什么叫创新?他们中谁不是熟谙中医经典的?纵观古今的名中医,无不是在学习经典、总结前人经验心得的基础上来发展医术的,而这就是我前面说的“持经达变”的道理。这个你可以读读他们的医案或者问问人家了解一下。
面对前人长期跟疾病斗争付出的种种努力和牺牲、得出的经验教训,最后留传下来的智慧,我们这些子孙能轻而视之吗?能不尊师重道吗?不把祖宗放在心上那放在哪儿?现在真的奇怪得很,我们作为子孙的都不谈祖宗不认祖宗了,反倒外国人对我们的祖宗尊敬有加,老想把我们的祖宗给认回去。
你说得对,祖宗留下的医术不是拿来争论的,是用来造福世人的。天下的祖宗没有哪个祖宗像我们的祖宗那样对我们这么爱护,祖宗是希望我们活得更幸福的。这个跟猴子不猴子没关系,连达尔文也无法证明人是猴子演变而来的,不要上了达尔文的当。
 
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这个讲的是一种理念、一种哲学观。如果你把“医”的概念仅看作是治病,那

一氧化氮与氧气在体内的运动与循环!
空气中有78%的氮气,有21%的氧气,并有0。3%的二氧化碳气体。空气流动放电-打雷,会有大量一氧化氮出现!
一氧化氮与氧气有极其相近的分子量,并有相近的物理学特性-就是能容于水并包围组织细胞,因一氧化氮分子量是30,而氧气的分子量是32。所以小分子量的一氧化氮比大分子量的氧气更容易进入细胞。所以一氧化氮在水中的含量,就是决定氧气进入细胞多少的决定因数!
空气中一氧化氮多少,是由大洋上雷暴所决定的!冬天南大洋不少雷暴,所以南方一氧化氮就不甚缺乏,北方无大洋,形成雷暴少或无,这就是冬季北方少一氧化氮的出现!就是一氧化氮也是随雪降落地面的!
所以北方空气中一氧化氮是季节性增多出现!
所以空气中一氧化氮减少,就是空气中高氧气出现,这就是缺少雪水降落,地方人会上火出现!气管内肌肉中缺乏一氧化氮补充,所以氧气大量进入,所以1气管黏膜产热增加并像向日葵阳面过热而菲薄出现,而向日葵阴面冷舒张增殖并富能富水增殖舒张出现!
所以冬季气管黏膜会菲薄并容易氧气大量进入出现!这也是冬节空气内一氧化氮减少而氧气增多,外周循环动脉肌产热收缩外循环减低而内脏变热的出现!
而候鸟老人,在北方秋季,因风向改变,一氧化氮空气中减少,对抗氧气进入循环动脉肌内的一氧化氮减少,所以这类病人,会随北方秋天气温降低而疾病增加与体力活动下降出现。所以这类疾病的病人,到了富有一氧化氮的环境,病人能健康出现!
因一氧化氮会随小循环进入并直接舒张增殖大循环的动脉与微循环的!
老天产生一氧化氮,并会被肺脏直接吸收,进入肺循环与体循环,这就是氧气被抑制而一氧化氮多进入细胞变冷增殖舒张动脉肌出现!
事实上,植物也会吸收吸附一氧化氮,用于减少氧气进入细胞减低产热。并存储不同一氧化氮复合物,而这种携带一氧化氮复合物的吸附剂的不同,就决定了植物不同的冷热特性!
吸附一氧化氮复合物的吸附剂容易破坏,就是凉药苦药的出现-胃肠肝脏细胞被一氧化氮复合物所马上控制,氧气不能进入细胞,这就是冷药出现,而吸附一氧化氮复合物的吸附剂十分稳定,就是植物吸附剂与一氧化氮复合物进入循环动脉,释放一氧化氮出现,这就是扩展外循环动脉肌而增加产热的不同热药出现!
所以,一氧化氮复合物在胃肠肝脏释放,就是胃肠肝脏首先被致冷,冷而组织细胞储能储水并冷舒张供血动脉,这就是冷药诱发胃肠肝脏高储能后再出现高供血而胃肠肝脏剧烈产热并热痉挛性收缩吐泻外散热出现!也是一氧化氮高温丢失的出现!
而有稳定吸附剂吸附一氧化氮复合物进入循环释放一氧化氮,就是作用不同部位的热药出现!
一般外周皮肤与四肢冷,存储一氧化氮多,并这些皮肤肌肉越冷而存储一氧化氮复合物或一氧化氮单体越多,所以外循环越差,外周组织细胞冷舒张增殖越强,这就是外周组织不能有太低温度出现!
外周组织温度增高,就是组织内一氧化氮被温度驱离进入循环而舒张动脉外循环外散热增强出现,同时外周组织内氧气进入细胞增加而外周产热增加并外排氨基酸与油脂出现,这就是外热而血液油脂与氨基酸增加,抑制氧气与高热值糖多进入细胞产热,并冷舒张外周循环动脉肌,使人体内冷而外热出现!
内冷是内脏存储脂肪组织出现!
内脏多存储一氧化氮,就是胃肠肝脏变冷,多存储一氧化氮出现,这就是内脏变冷而多存储能量出现,这就是持续变冷胃肠肝脏,再冷舒张供血动脉后,高温出现!这就是结肠炎肝炎的自然出现!
所以能有稳定吸附一氧化氮的吸附剂进入胃肠肝脏,就是能继续吸附胃肠肝脏内一氧化氮,减低组织内一氧化氮增加氧气进入组织细胞产热并一氧化氮多进入循环动脉肌或外周组织,有继续吸附外周组织内一氧化氮,减低外周组织内一氧化氮,增加氧气多进入细胞产热,热驱离一氧化氮进入循环动脉肌出现!这就是身体健康出现!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