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学医刍言★

kabasky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0/07
帖子
2097
获得点赞
13
声望
38
年龄
39
本帖最后由 kabasky 于 2014-3-20 14:03 编辑

学正统中医,版本内容最为考究,今简单叙述一二:
《伤寒》:宋版《伤寒论》、孙思邈《千金方》、湘本《伤寒论》、桂林《伤寒论》、吴廉《医宗金鉴》皆可参考,互相对比,以知得失,故历代注解本我不读也。
《金匮》:周杨俊《金匮二注》、叶霖《金匮阙疑》皆有益后学。
《本草》:《本经》原貌如今已荡然无存,即使读了也没什么益处。本草之学首推邹澍《本经疏证》,缪仲醇《本草经疏》、凌奂《本草害利》、杨时泰《本草述勾元》、王翃《握灵本草》都是善本,皆可参看。
《素问》:林亿《素问新校正》首屈一指,杨上善《太素》、张宛邻《素问释义》理当涉及。
脉法:许胤宗曰: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赵晴初云:一脉不主一病,一病不主一脉。执病以求病,脉无定也,执脉以断病,病亦无定也。可知脉法深奥,非具天赋者不可为也。《周学海脉书四种》、《形色外诊简摩》、景岳《脉神章》可以常读,又如近代赵氏《文魁脉学》,亦有特色。
医话:观点鲜明,且可读性强,近有《历代名医医话大观》本,搜罗古今名家医话几十种,可堪称一绝。
医案:魏玉横《续名医类案》 、俞东扶《古今医案按选》集各科大成,可逐句细玩焉。
妇科:妇科、外科、正骨、儿科皆有名师传授,非读书可窥其全貌。萧慎斋《女科经纶》、沈金鳌《女科玉尺》、朱小南《妇科经验选》、《钱氏妇科纪略》皆为经典,应当熟读。
综合: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裘庆元《珍本集成》《三三医书》、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等可以完备。
解剖:格氏解剖学第40版。
痘科、儿科、外科、按摩、针灸、祝由不曾涉及,不敢妄谈

个人观点:发觉个别中医古籍有删减现象,故而对真实性存在质疑,所以有条件者最好看影印本。况且部分所谓中医古籍丛书点校错误百出,真不知道那些“专家”是哪路水平。尝考《中医古籍珍本提要》、《中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等书,发觉目前市面上发行的中医古籍根本不到这些书目中的一半!!那就有疑问了,这些书放在博物馆里是积灰的吗?某作者对其书目中医籍皆有点评,难道是吊读者胃口吗?现在市面上部分三流古籍(少儿中医读物),反反复复地经不同出版社刊行,其实际意义是什么?又如什么《按病索方》、《求医不如求己》、《中医速成》等,皆为害道之书。中医是门严谨的科学,而不是言情小说,不需要去取悦读者,若现在以满足各类读者的销售模式去发展,中医只会被人为的降低品质,使之成为商品 那中医未来还有什么前景可言??殷切希望专业出版社脚踏实地,多出点有质量的古籍,造福于民。若再以迎合销售模式发展,中医早晚再度废止!!
个人建议:古文不好,没有恒心,心术不正的人不要学中医。
 
“学正统医学”,何为正统医学?现代医学?中国传统医学?亦或民族医学?”没有恒心,心术不正的人不要学中医“咱赞成,古文不好不要学中医咱就有点儿反对了。
 
“学正统医学”,何为正统医学?现代医学?中国传统医学?亦或民族医学?”没有恒心,心术不正的人不

我指中医学
 
《医宗金鉴》里面的伤寒金匮注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里面的多种书籍比如《神农本草经辑注》《伤寒论校注》等等
都适合阅读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