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坛有段时间了,收获很大,倒不是说在论坛学到了什么方子药物,而是各路神仙的思路想法,对经典的理解,对我触动很大,之后埋头读书,一番追宗溯源,再结合到临床,明显感觉疗效上了个大台阶,以前一些没把握不敢跟病人讲的药后效果,可以确定性的讲出来的越来越多。同时发现了个问题,临床真正有用的指导性理论,竟然不能拿出来讲了,因为一讲必定落为谬论之内。
原因之一,当然是各家各人对中医很多概念的临床认识是不同的,比如何为阳亢,何为阴虚,何为左升,何为右降,何为风木,何为心下,等等。但是,这还是其次。
更主要的原因,是抛却诸家注解,白读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温病后,结合临床证候,重新认识到的医理与公认教材著述等差异很大,当然符合的也多。问题在于,这些差异很大的医理竟然成为临床取效的定海神针。这是为什么?
原因之一,当然是各家各人对中医很多概念的临床认识是不同的,比如何为阳亢,何为阴虚,何为左升,何为右降,何为风木,何为心下,等等。但是,这还是其次。
更主要的原因,是抛却诸家注解,白读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温病后,结合临床证候,重新认识到的医理与公认教材著述等差异很大,当然符合的也多。问题在于,这些差异很大的医理竟然成为临床取效的定海神针。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