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296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2/05 帖子 2588 获得点赞 124 声望 38 2014/06/17 #41 本帖最后由 cd小草 于 2014-6-24 11:31 编辑 nicu 说: ,效果不佳 点击展开... 呵呵,英语我可是外行啊,可不好玩,文子老师,飞虹版主那才是刚刚的, 要不,带我们到海外中医版向这两位女汉子请教如何?
本帖最后由 cd小草 于 2014-6-24 11:31 编辑 nicu 说: ,效果不佳 点击展开... 呵呵,英语我可是外行啊,可不好玩,文子老师,飞虹版主那才是刚刚的, 要不,带我们到海外中医版向这两位女汉子请教如何?
白术 声名远扬 管理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7898 获得点赞 939 声望 113 2014/06/17 #42 2296 说: 白术先生你好 我觉得这些编辑发表帖子的荣誉给网友更好。 说过,希望版主们不要在我的帖子加分,这些荣誉 点击展开... 论坛丛书的目的是收集优秀文章成册,为中医业内和爱好者提供一个好的读本,重点是有学习、借鉴价值。 所以,不是以职务高低为标准的,只要好帖就可入选 还望超版多多支持 ①针:大肠腧三寸,针感传导至足背,不留针。 此段改为:① 针:大肠俞(入针三寸,针感传导至足背),不留针。可否?
2296 说: 白术先生你好 我觉得这些编辑发表帖子的荣誉给网友更好。 说过,希望版主们不要在我的帖子加分,这些荣誉 点击展开... 论坛丛书的目的是收集优秀文章成册,为中医业内和爱好者提供一个好的读本,重点是有学习、借鉴价值。 所以,不是以职务高低为标准的,只要好帖就可入选 还望超版多多支持 ①针:大肠腧三寸,针感传导至足背,不留针。 此段改为:① 针:大肠俞(入针三寸,针感传导至足背),不留针。可否?
摩托车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2/18 帖子 866 获得点赞 26 声望 18 2014/06/17 #43 本帖最后由 摩托车 于 2014-6-17 14:57 编辑 一个好的医案,不是它具备样样解释清清楚楚,而是在于它的真实性或它的理论性,能否引人深思或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倘若,芩连枝胆车归尾,生地军翘泻木通。都要解释清清楚楚的,这是中药歌决。那真是杯具了。 或许层次的理由吧,但这一理由足会阻碍思维和知识进步 既然在乎这门学问,那就应该自己去佐证和查证。知识思维才能天天进步的 经常性不劳而获猎取知识。那不是学中医的成熟方法,
本帖最后由 摩托车 于 2014-6-17 14:57 编辑 一个好的医案,不是它具备样样解释清清楚楚,而是在于它的真实性或它的理论性,能否引人深思或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倘若,芩连枝胆车归尾,生地军翘泻木通。都要解释清清楚楚的,这是中药歌决。那真是杯具了。 或许层次的理由吧,但这一理由足会阻碍思维和知识进步 既然在乎这门学问,那就应该自己去佐证和查证。知识思维才能天天进步的 经常性不劳而获猎取知识。那不是学中医的成熟方法,
白术 声名远扬 管理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7898 获得点赞 939 声望 113 2014/06/17 #44 摩托车 说: 一个好的医案,不是它具备样样解释清清楚楚,而是在于它的真实性或它的理论性,能否引人深思或触类旁通举一 点击展开... 最近看些针灸医案 只是讲某穴治疗某病的,感觉收获很小,因为有些在资料中本来就是可以见到的 最喜欢的就是,在医案中,真实描述了医生思辨的过程和用针时如何把握一个‘度’ 比如,这个医案里的 三寸,并且是要传到到足背
摩托车 说: 一个好的医案,不是它具备样样解释清清楚楚,而是在于它的真实性或它的理论性,能否引人深思或触类旁通举一 点击展开... 最近看些针灸医案 只是讲某穴治疗某病的,感觉收获很小,因为有些在资料中本来就是可以见到的 最喜欢的就是,在医案中,真实描述了医生思辨的过程和用针时如何把握一个‘度’ 比如,这个医案里的 三寸,并且是要传到到足背
2 2296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2/05 帖子 2588 获得点赞 124 声望 38 2014/06/17 #45 说过针灸是我们的专利。你可不要喜欢哦。 不然,擅长内科者学针灸如坐高速一样快的进步, 你所谓的度。个人把握不同理解不同运用也就不同的。针灸补泻及一些手法没有标准的。各家流派也是不一样, 针灸治病,有局部,循经,整体, 你说的穴位治疗某病某作用,多用于整体疗法。 所谓针刺大肠俞三寸深,几乎很深了。这个位置仍是安全的。 治疗下肢异常感觉,如坐骨神经疼痛,在椎体或附近下针,必须有放射性到足部才能有较好的疗效。 一般情况下不留针,
说过针灸是我们的专利。你可不要喜欢哦。 不然,擅长内科者学针灸如坐高速一样快的进步, 你所谓的度。个人把握不同理解不同运用也就不同的。针灸补泻及一些手法没有标准的。各家流派也是不一样, 针灸治病,有局部,循经,整体, 你说的穴位治疗某病某作用,多用于整体疗法。 所谓针刺大肠俞三寸深,几乎很深了。这个位置仍是安全的。 治疗下肢异常感觉,如坐骨神经疼痛,在椎体或附近下针,必须有放射性到足部才能有较好的疗效。 一般情况下不留针,
2 2296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2/05 帖子 2588 获得点赞 124 声望 38 2014/06/17 #46 还是说,把握一个度 这个度。在补泻,是很重要的,太补太泻都不宜,或者都会出现有余与不足的现象,就以平为期来说。就是造成心得不平衡,或添出一些新的症状。 这个问题,不论针灸或汤药,是一样的道理,用药用穴何尝不是一样? 关于汤药理论在你面前就班门弄斧了。。
还是说,把握一个度 这个度。在补泻,是很重要的,太补太泻都不宜,或者都会出现有余与不足的现象,就以平为期来说。就是造成心得不平衡,或添出一些新的症状。 这个问题,不论针灸或汤药,是一样的道理,用药用穴何尝不是一样? 关于汤药理论在你面前就班门弄斧了。。
2 2296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2/05 帖子 2588 获得点赞 124 声望 38 2014/06/17 #47 还是说,把握一个度 这个度。在补泻,是很重要的,太补太泻都不宜,或者都会出现有余与不足的现象,就以平为期来说。就是造成心得不平衡,或添出一些新的症状。 这个问题,不论针灸或汤药,是一样的道理,用药用穴何尝不是一样? 关于汤药理论在你面前就班门弄斧了。。
还是说,把握一个度 这个度。在补泻,是很重要的,太补太泻都不宜,或者都会出现有余与不足的现象,就以平为期来说。就是造成心得不平衡,或添出一些新的症状。 这个问题,不论针灸或汤药,是一样的道理,用药用穴何尝不是一样? 关于汤药理论在你面前就班门弄斧了。。
2 2296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2/05 帖子 2588 获得点赞 124 声望 38 2014/06/17 #48 针药一理,汗法有多种,无论虚实汗法也是适应,只是有个度,不能汗淋漓 放血疗法也是一样。虚实皆宜,但也是中病即止。 汗与血。同源,相互为用,相互影响, 针灸放血法,几乎就是等同汗法。 https://www.tcmbe.com/threads/343935 https://www.tcmbe.com/threads/341887
针药一理,汗法有多种,无论虚实汗法也是适应,只是有个度,不能汗淋漓 放血疗法也是一样。虚实皆宜,但也是中病即止。 汗与血。同源,相互为用,相互影响, 针灸放血法,几乎就是等同汗法。 https://www.tcmbe.com/threads/343935 https://www.tcmbe.com/threads/341887
白术 声名远扬 管理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7898 获得点赞 939 声望 113 2014/06/23 #49 2296 说: 说过针灸是我们的专利。你可不要喜欢哦。 不然,擅长内科者学针灸如坐高速一样快的进步, 点击展开... 医者意也 说到这句,很多人都感觉头大 无论用药还是针灸,如何能把握住既能达到最佳疗效,又不出现治疗过度,确实很难找到统一标准,这样就要依靠医者的经验和对疾病认识的精细程度来确定,只能‘意‘会,难以言传 针入三寸,针感传至足背 至少从这句里可以寻得一些依据,还是非常感谢超版
2296 说: 说过针灸是我们的专利。你可不要喜欢哦。 不然,擅长内科者学针灸如坐高速一样快的进步, 点击展开... 医者意也 说到这句,很多人都感觉头大 无论用药还是针灸,如何能把握住既能达到最佳疗效,又不出现治疗过度,确实很难找到统一标准,这样就要依靠医者的经验和对疾病认识的精细程度来确定,只能‘意‘会,难以言传 针入三寸,针感传至足背 至少从这句里可以寻得一些依据,还是非常感谢超版
2 2296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2/05 帖子 2588 获得点赞 124 声望 38 2014/06/23 #50 白术 说: 医者意也 说到这句,很多人都感觉头大 点击展开... 你说的很到位啊。有时过于讲清楚一些细节或尺寸,会让人几乎没有操着空间。 甚至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指责。人与人及身体是不相尽同。倘若盲目套搬套用可能到不到治疗效果。
白术 说: 医者意也 说到这句,很多人都感觉头大 点击展开... 你说的很到位啊。有时过于讲清楚一些细节或尺寸,会让人几乎没有操着空间。 甚至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指责。人与人及身体是不相尽同。倘若盲目套搬套用可能到不到治疗效果。
泥 泥瓦匠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06/26 帖子 74 获得点赞 1 声望 6 2014/06/26 #51 白术 说: 最近看些针灸医案 只是讲某穴治疗某病的,感觉收获很小,因为有些在资料中本来就是可以见到的 点击展开... 有同感。这就是中医特色,欲言又止。美其名曰,让你去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