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关于中医的理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之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不会生病。若阴阳失衡,则疾病必来。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意即身体若无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会百病全无。所以“尚中”和“中和”是中医之“中”的真正含意。
-----
点哥引述的有道理。
 
中医一词是在西医进入后相对产生的,也就是中医的名称是为了区别西医。
中庸是儒家的思想,中医的基本理论黄帝内经是道家的东西。
儒家学者从唐宋后开始掺和医学,明清算是比较繁盛,用儒释医。
别胡扯中医的中是中庸之道。中医的源流发展还是弄清楚比较好。
 
中医一词是在西医进入后相对产生的,也就是中医的名称是为了区别西医。
中庸是儒家的思想,中医的基本理论

个人理解,每个人都有各自心中的理解范畴,我没有说中医名称的由来等等,中医本来就是儒医,针灸么,儒、医是不分的。
 
中医一词是在西医进入后相对产生的,也就是中医的名称是为了区别西医。
中庸是儒家的思想,中医的基本理论

道家源于《易经》,而儒家经典必修课就有五经之一的《易经》,中医源于什么?确切的说就是民间的单方验方等实践经验的总结归纳,附一传统文化加以升华。
 
中医一词是在西医进入后相对产生的,也就是中医的名称是为了区别西医。
中庸是儒家的思想,中医的基本理论

你理解的不对。.
 
道家源于《易经》,而儒家经典必修课就有五经之一的《易经》,中医源于什么?确切的说就是民间的单方验方

道家起源于易经是胡扯,易经十翼传孔子所做,这是传说,其实十翼在孔子之后,也就是晚于孔子,孔子曾向老子多次请教道或礼的问题,说明孔子跟老子同时代或者老子略长于孔子,道教源于老子,何来道教源于易经?老子都比易经的十翼要早。
不能因为易经有阴阳,道教有阴阳,就说道教源于易经。有某些相通或想通,也不是谁早谁晚就源于谁的问题。中医源于巫又从巫中分离出来。你说的单方并无实际根据,只是猜测,目前见到的最早的中医著作也就是黄帝内经,理论和针灸为主,仅有十三方,而且方是在理论的指导下产生的。
还是详细考察上古史再讨论,而不是凭空乱猜,其实上古史资料缺乏,立论也多是凭片言只语胡说八道。已不可考。
 
个人理解,每个人都有各自心中的理解范畴,我没有说中医名称的由来等等,中医本来就是儒医,针灸么,儒、

讨论中医自然先要追溯到中医名词的由来吧。
你说的中医是自古以来的医,但你说中医本来就是儒医,不可信口开河,起初,儒家并未对医书古籍做任何注释和阐述,我们见到的或传说中的,多半是道家道教的注释,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孙思邈是道教的,黄帝内经是道家的思想,并无任何迹象显示中医与儒家有何关联。也未见唐宋前儒家有何医学著作,倒是宋以后,出现了不少儒医。我们讨论问题要实事求是,不要凭自己想什么就是什么。讨论这个问题涉及的问题太多。
 
讨论中医自然先要追溯到中医名词的由来吧。
你说的中医是自古以来的医,但你说中医本来就是儒医,不可信

你看我前头的回贴。
 
我这里谈得是个人对“中”的理解,名医必是大儒,在治疗过程中处方用药时时刻刻体现着“中庸”的原则。至于中医的历史沿革那是另外的一码子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