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说到临床,为什么不就个具体的问题来跟楼主讨论一下呢,扯上赵括,再扯上马谡也罢,又何尝不是在辩呢
没用的讨论而已。类似的话我已经在别的帖子里说了。基础的东西很重要,也很有必要讨论,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楼主的问题在于,绝对化,固定化,僵化。这没用,临床上,即使是最简单的感冒咳嗽都是花样百出,需要你思维灵活,把握细节,才能次次都能解除病痛。就更别说疑难病的真相假象同在,治疗时假象呈现,医家不知所措了。
我认为如果你要研究讨论,那就把中医的医理和机体生理的内涵搞清楚,把药物或者经络对肌体的直接作用搞清楚。这才是路。别弄得中医和现代医学都不认同。
比如所谓的气滞的生理基础是胃蠕动受阻,排空延长,幽门肿胀,压迫胆总管在十二指肠的出口,胆汁受阻,肝压增大,门脉逆流,肠系膜静脉受阻而形成血瘀。这才是方向,当然这不是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