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长沙古本伤寒杂病论》校注

kabasky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10/07
帖子
2097
获得点赞
13
声望
38
年龄
38
附件的书影是民国时期湖南民政厅长曹伯闻为《长沙古本伤寒杂病论》写的序,因个人常识有限,序中部分文字无法识别,特此想请教各位同志,踊跃发言,共同探讨。谢谢!
 
下面是已辨识的正文,“□”代表无法识别:
余夙多病经中西医治疗逾数年无一验且益困幸遇浏阳刘崐湘先生治之病遂已凡余亲友间得先生治疗此靡不如是余于是信先生益深先生平日服膺南阳张氏而闻其议论曲畅旁通似有得于文字之外者余疑其有异□久矣戊辰之夏相与避暑□庐山时全病初愈心旷而神怡先生乃示余《古本伤寒杂病论》且历述此书所由得余受而读之信今之学此所未尝闻也亟思取以付印先生□□曰□世注《伤寒论》此莫先于成无己吾方取而校之未之□□与邑人□刘君仲迈于古本皆有诠释属仲迈次第其语为注亦未成也且待之今年国中多故湖南为甚人民流徒疫疠并作省政府主席何公芸樵阅焉谓此书之行不可复待遂取而印之此书既出斯民其有瘳□余又思之张氏守长沙值大疫之流行拯民命于垂绝,故我人世祀之,以寄其讴思人之思之也,深□神之依之也久所著之书历二千年讹缺盖亦数百年而仅存□本卒□于此邦之人又遇何公恤民之心与古贤守契合而民通疾疫此书因得以广其传焉类神此为之非偶然也然则读此书此何异亲□医圣于一□端拜而读益也不亦幸乎
长沙曹伯闻序
 
长沙版本的伤寒论还真没看过。呵……学习一上。
 
本帖最后由 平桥细雨 于 2014-8-11 15:46 编辑

余夙多病。经中西医治疗逾数年无一验。且益困.幸遇浏阳刘崐湘先生治之,病遂已.凡余亲友间得先生治疗者靡不如是。余于是信先生益深。先生平日服膺南阳张氏,而闻其议论,曲畅旁通似有得于文字之外者。余疑其有异术久矣。戊辰之夏,相与避暑乎庐山时,余病初愈,心旷而神怡。先生乃示余《古本伤寒杂病论》,且历述此书所由得。余受而读之,信今之学,此所未尝闻也。亟思取以付印,先生不可。曰:后世注《伤寒论》者,莫先于成无己。吾方取而校之,未竟,吾与邑人刘君仲迈于古本皆有诠释。属仲迈次第其语为注,亦未成也。且待之今年国中多故,湖南为甚。人民流徒,疫疠并作。省政府主席何公芸樵阅焉。谓此书之行不可复待。遂取而印之。此书既出,斯民其有瘳乎。余又思之,张氏守长沙值大疫之流行,拯民命于垂绝,故我人世祀之,以寄其讴思。人之思之也深。则神之依之也久。所著之书历二千年,讹缺盖亦数百年而仅存真本。卒归于此邦之人,又遇何公恤民之心,与古贤守契合而民通疾疫。此书因得以广其传焉。类神者为之,非偶然也。然则读此书者,何异亲□医圣于一□端。拜而读。益也。不亦幸乎。
 
间得先生治疗此.
文中多处将者误为此。
 
你校它干啥?一本伪书!!还蒙蔽了你眼?!!

此书能被黄竹斋、周隐岐、张山雷等名家公认,即使是本伪书,那也是值得人去学习的。
 
余夙多病。经中西医治疗逾数年无一验。且益困.幸遇浏阳刘崐湘先生治之,病遂已.凡余亲友间得先生治疗者靡不如

何异亲□医圣于一□端。

疑似:亲炙
亲炙:谓亲身受到教益。
 
余夙多病。经中西医治疗逾数年无一验。且益困.幸遇浏阳刘崐湘先生治之,病遂已.凡余亲友间得先生治疗者靡不如

一□端

我考证了于右任字体,发觉此处应该是“一重端”。但不知道在句意上是否通顺。
 
【刘序】
余少体弱多病,为父母所偏怜,读书从其意所好,不设程限。性喜汎览,不以疲困自休。既弱冠,得岐黄扁张之书,尤笃好之。每苦其奇奥难通解,于人有诵及四圣之言者,无不就而问也;于书有涉及四圣之言者,无不求而观也。先母之丧,以求葬地,漫游江西,于山谷中,遇一人曰张老,皓髯而丹颜,逌然类有道者,即与倾谈,遂及医术。质以平生疑滞,应口疏通,余大骇服。张老亦深喜余精审善问,且曰:“吾乐山林,不与人接久矣。家有《古本伤寒杂病论》,与世所传异,长沙旧文也。目前无可授者,今以授君,与君邂逅,亦前缘也”。余谨受而读之,乃知今本讹脱错乱,注者纷纷数十家,而其理愈晦,亦何怪其然哉?余得此书,钻研益勤,其于病也,犹执规矩以御方圆,不眩于心矣。而未尝辄以示人,人亦囿于所习,自不省也。惟吾友刘君仲迈,一见而叹为千古奇书。仲迈才高而学博,独具卓识如此。于是吾两人者,朝读而暮思,欲遂穷其底蕴,往往窒极而遂通,若有鬼神者为之助焉。积十馀年,所发挥益多。余常欲整次其语,以为此书之注,而年老不任伏案,乃以属仲迈,而仲迈当未遑也。今省政府主席何公芸樵,民政厅长曹公伯闻,闵民命之夭扎,医学之不振,注之不以时,成乃先出此书印行焉。且以宋椠林亿校本之标明其同异,庶览者一见而知古本之胜也。
民国二十一年壬申春月
浏阳刘世祯崐湘甫序于六石山房
 
一□端

我考证了于右任字体,发觉此处应该是“一重端”。但不知道在句意上是否通顺。

何异亲炙医圣于一重,端拜而读。益也。不亦幸乎。
重:层。
端拜:正冠而拜。
 
本帖最后由 kabasky 于 2014-8-12 21:34 编辑

【曹序】
余夙多病,经中西医治疗逾数年无一验,且益困。幸遇浏阳刘崑湘先生治之,病遂已。凡余亲友间得先生治疗者,靡不如是。余于是信先生益深。先生平日服膺南阳张氏,而闻其议论,曲畅旁通,似有得于文字之外者。余疑其有异术久矣。戊辰之夏,相与避暑乎庐山时,全病初愈,心旷而神怡,先生乃示余《古本伤寒杂病论》,且历述此书所由得。余受而读之,信今之学者所未尝闻也。亟思取以付印,先生不可,曰:“后世注《伤寒论》者,莫先于成无己。吾方取而校之,未竟;吾与邑人刘君仲迈,于古本皆有诠释,属仲迈次第其语为注,亦未成也”。且待之今年国中多故,湖南为甚,人民流徒,疫疠并作。省政府主席何公芸樵阅焉,谓此书之行不可复待,遂取而印之。此书既出,斯民其有瘳乎?余又思之张氏守长沙,值大疫之流行,拯民命于垂绝,故我人世祀之,以寄其讴思。人之思之也深,则神之依之也久。所著之书历二千年,讹缺盖亦数百年,而仅存真本,卒归于此邦之人,又遇何公恤民之心,与古贤守契合而民通疾疫,此书因得以广其传焉。类神者为之,非偶然也。然则读此书者,何异亲炙医圣于一重,端拜而读,益也。不亦幸乎?
长沙曹伯闻序
 
文中写的是者,“者”为草书,与“此”形似。楼主误看作此

今与铅印本对比,原序为:

余夙多病,经中西医治疗逾数年无一验,且益困。后遇浏阳刘崑湘先生治之,病遂已。凡余亲友间得先生治疗者,靡不如是,余于是信先生益深。先生平日服膺南阳张氏,而闻其议论,曲畅旁通,似有得于文字之外者,余疑其有异闻久矣。戊辰之夏,相与避暑乎庐山,时余病初愈,心旷而神怡,先生乃示余《古本伤寒杂病论》,且历述此书所由得。余受而读之,信今之学者所未尝闻也。亟思取以付印,先生不可,曰:“后世注《伤寒论》者,莫先于成无己,吾方取而校之未竟,吾与邑人刘君仲迈,于古本皆有诠释,属仲迈次第其语为注,亦未成也,且待之”。今年国中多故,湖南为甚,人民流徒,疫疠并作。省政府主席何公芸樵闵焉,谓此书之行,不可复待,遂取而印之。此书既出,斯民其有瘳乎?余又思之张氏守长沙,值大疫之流行,拯民命于垂绝,故我人世祀之,以寄其讴思。人之思之也深,则神之依之也久。所著之书,历二千年讹缺,盖亦数百年而仅存真本,卒归于此邦之人,又遇何公恤民之心,与古贤守契合,而民适疾疫,此书因得以广其传焉。类神者为之,非偶然也。然则读此书者,何异亲炙医圣于一堂,端拜而请益也。不亦幸乎?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