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泻火

李荣伟

闻名全坛
版主
注册
2011/09/25
帖子
14106
获得点赞
1176
声望
113
所在地
安阳
泻火
火,咱常言:火者,气机郁滞、壅滞所致也。实者蕴堵,虚者无力运行亦堵。因实而壅滞者为实火,因虚而蕴郁滞、淤滞者为虚火。虽言虚火,但咱认为火显之处因气机郁滞仍当为实,故咱又常言火无虚之说。
火之病因有虚实之分,然气机郁滞、壅滞是其基本病机,故曰:泻实可以祛火,补虚也可泻火,虚实同在者,补虚泻实兼而并行,要在使气机疏利。
反之,泄实过度致虚,气机因虚而不行,气滞可生火。补虚过度,气机壅滞也可生火。故,泄也好,补也罢,要在掌握一个度,不使气机蕴滞。
再多言一句:阴虚者血燥,水少者血液粘稠而易瘀。阴虚不是水少,水少不等于阴虚。

(一家之言)
 
火,咱常言:火者,气机郁滞、壅滞所致也。实者蕴堵,虚者无力运行亦堵。因实而壅滞者为实火,因虚而蕴郁滞、淤滞者为虚火。

对李老师印象还是比较好的。但是这句话完全不能认同的。

这是最基本的知识,尚未弄明白。

气有余便是火,出自丹溪心法这可以看出,火的本质是气分邪热。是量大,而不是郁滞。只要气分热重,即使他不郁滞,他也是火。



因虚而郁滞,为虚火。这个更错的没边

虚火的本质是阴液不足,阳热上饶,这叫虚火

虚而郁滞,他就是郁滞,他不是火。
 
火,咱常言:火者,气机郁滞、壅滞所致也。实者蕴堵,虚者无力运行亦堵。因实而壅滞者为实火,因虚而蕴郁滞

老李说的对。你的思维太僵化,理解不了。不过也别灰心,能理解火是郁,层次已经不低了。多反向思考才能有得。
人的体温多数时间高于环境温度。所以人不能缺热量,火等于热量的理解就错了。水就是阴也同样不对。喝水,到水排出体外,包括呼吸,排尿,排汗。这是循环系统相关。水多就不阴虚吗?临床上用肾气丸治水的例子很多。

路远着呢。
 
我这人不太愿意争论这些没用的东西。理解不到的东西,别人不可能代替你。阴虚这问题,是你自己说百合的帖子里提到的观点。火形成的最基本机制就是郁,六气无论怎么作用,不阻碍正气,哪里来的火?所以无论是啥,虚,实,寒热,燥湿,不阻碍正气,不化火。
见过夏天穿棉衣的人吧,这就是没火,所以用酸甘可以治愈,用辛温却总是效而不愈。
这里面的道理就是层次的问题。我能轻松治好,你却连自己的热都不知道从哪里来。吃得胖了,脂肪堆积了,不知道用辛开,只懂得苦泄。所以你被这么多人抨击,我却可以指导别人。
就是因为我思考得更深远。
 
火,咱常言:火者,气机郁滞、壅滞所致也。实者蕴堵,虚者无力运行亦堵。因实而壅滞者为实火,因虚而蕴郁滞

嘻嘻,您说的是朱丹溪,咱说的是咱自己。
您认为丹溪说的对,您就继承,咱不反对,同时咱也赞成丹溪老人说的。咱的看法,您认为正确就支持一下,您认为不正确就当咱污染了您的眼睛,对不起了。辩论,咱没那头脑。

阴液不足,只要不发生瘀滞,就不会生火,因此虚火不是阴液不足,也是咱个人的看法,不和任何人辩论。
 
占老李的帖子,老李肯定不会恼怒吧

嘻嘻,咱就一个神经病,您见咱什么时候恼怒过?郁则生火,咱气不郁。火则气郁,咱气不郁。呵呵,嘻嘻。姑娘也整天叫咱神经病,嘻嘻。
 
刘国栋; 说:
刘国栋 发表于 2014-9-3 21:02
占老李的帖子,老李肯定不会恼怒吧

嘿嘿,大家占,才是真的占。我也来占贴灌水
 
我这人不太愿意争论这些没用的东西。理解不到的东西,别人不可能代替你。阴虚这问题,是你自己说百合的帖子

夏天穿棉衣,那叫什么,我想听你辩证一下,这个情况在中医叫做什么症。

别害羞,说一说看法。
 
阴液不足,只要不发生瘀滞,就不会生火

这个我决然不能同意,音也不足,不管是否瘀滞,这都是明确的虚火

你不喜欢的话,可以不讨论。
 
夏天穿棉衣,那叫什么,我想听你辩证一下,这个情况在中医叫做什么症。

别害羞,说一说看法。

嘻嘻,夏天穿棉衣那是因为他在冷库工作。还有南极的夏天也要穿棉衣的哦。总而言之夏天穿棉衣那是他怕冷。
 
阴液不足,只要不发生瘀滞,就不会生火

这个我决然不能同意,音也不足,不管是否瘀滞,这都是明确的虚火

同意不同意是您的事,咱无权干涉。
 
阴液不足,只要不发生瘀滞,就不会生火

这个我决然不能同意,音也不足,不管是否瘀滞,这都是明确的虚火

一个一个来说。
第一,你自己说最近胖了,你帖子里说的,不是我说的。
第二,我和你每次的讨论,止于你说临床和你无关。
第三,阴多余,阴不足,这阴到底是什么?你说不足,为何不足,饮食入胃,入脾入肝,到最后都是正气,怎么就出现阴不足了?不郁滞,怎么就能出现脏腑失常,出现阴阳失衡?所以我说你思维是线型的,僵化的,不能寻根朔源的。
第四,夏天穿棉衣,坐静室亦怕风,这样的病人有汗,试问这样的病人还需要散或者通为主吗?辛温及苦寒都只能用来辅助,甘酸才是正治。而这恰恰是你认为的补阴。

多说无益,能不能懂,完全是看缘分。
 
气有余则为火,这句话可不能理解为:气很多则为火。啥叫“有余”,打个比方,往只能装50g水的杯子里注入60g水,溢出来了,那叫有余,如果一个很大的杯子里注入很多的水没溢出,那不叫有余
 
阴虚火旺,是指火旺的成因,而不是指阴虚必定火旺,也有阴虚不火旺的。
 
气有余则为火,这句话可不能理解为:气很多则为火。啥叫“有余”,打个比方,往只能装50g水的杯子里注入60g

嘻嘻,为什么会溢出来,因为多余了。为什么说多余了,因为淤滞了,装不下了。嘻嘻,多谢关注。
 
火,咱常言:火者,气机郁滞、壅滞所致也。实者蕴堵,虚者无力运行亦堵。因实而壅滞者为实火,因虚而蕴郁滞、淤滞者为虚火。虽言虚火,但咱认为火显之处因气机郁滞仍当为实,故咱又常言火无虚之说。

李老师这句话我完全赞同,因为自己的身体病症演变就是这样的。因虚而蕴郁滞、淤滞者为虚火,常常牙疼,也是虚火上扰,如何熄火,还请李老师费心指点。
 
前半句有理,儒门事亲中有言,内经的本质是气血流通为贵。火是由于体内产生瘀滞。但并非为单纯气郁。有很多情况,就拿虚热来说,上火一般用三黄汤,其中的黄芩,黄连,都能燥湿。黄连阿胶汤里,阿胶,鸡子黄,芍药,与血分有关系。六味地黄丸,泽泻,茯苓是利水的,牡丹皮,地黄这都是 血分药,个人认为,这个虚火,与血分虚,水湿重,这两方面关系比较大。血分虚,人体元气推动力差,水分大,造成气血流通不畅。正如电线,载荷大,虚接,电流流通不畅,导线就会发热。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