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我的“寒温并用”史

李荣伟

闻名全坛
版主
注册
2011/09/25
帖子
14106
获得点赞
1176
声望
113
所在地
安阳
本帖最后由 李荣伟 于 2014-12-5 10:04 编辑

我的“寒温并用”史

前天看了坛友“zghzzy”老师的“[求助] 请教这2种中成药可以一起服用吗?(感冒的中成药可以寒热并用吗)”帖子,今日想说说我的“寒温并用”史。请教这2种中成药可以一起服用吗?(感冒的中成药可以寒热并用吗)
https://www.tcmbe.com/threads/374929

咱自认为咱上学时还是比较勤奋认真的,学习的基础知识还是比较扎实的,至少每次考试都能顺利通过。嘻嘻,没有补考过哦,嘻嘻,也不全是。河南中医学院毕业那年,正赶上我爷爷去世,缺考两门儿,嘻嘻,最后还是补考了,呵呵。
上学时咱就一直接触临床,白天上学,晚上值夜班,嘻嘻,什么值夜班呀,就是看门儿。毕业后更是老想着跃跃欲试大显身手,但由于老爸在,下手的机会当然很少,所以逮着一个是一个,从不敢马虎行事,总是认真辨治、仔细斟酌,紧扣书本,不敢有任何闪失。也就是说见热证不敢用热药,见寒证不敢用寒药。记得有一个肝病患者被咱逮着了,当然是轻症,重症不会找咱的,找咱咱也不敢接不是,呵呵。记得初次给他用了寒性的药,当然具体处方是不记得了,他感觉初服效果不好,咱就又用了热性药,他还是感觉效果不好。唉,拿回去药不用不也是浪费吗?他索性就把两次的药和到一块儿來煎。嘻嘻,感觉效果还不错,呵呵,从此他就稀里糊涂的信任咱了,这也算是咱初次寒温并用吧。
以后的多少年里,虽然咱也不断读书,不断临床,但也一直没有多大的改观,寒温并用的现象还是很少的。火神派兴起,咱也读了一些火神派的书,曾经也想加入“火神”,但终究胆小,不敢。
那是2000几年了,也记不清了,安阳的新华书店时兴了一段时间的读书活动,就是每天只需一元钱,就可以坐在书店里随便看书。
咱每天上午九点在新华书店开门的时候进入读书,此时的读书对咱真是帮助很大,咱自认为就是突飞猛进了,虽然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在这里咱读了更多的火神派的书,也买了几本回来研读,但处方时用热性药还是较少,寒温并用也并未引起咱的重视。直到后来,再次拿起久置的《千金要方》读时才发现里面的处方几乎全是寒温并用的,再回头想想仲景大圣的处方,不也是许多都是寒温并用的吗?
从此,咱开始了寒温并用处方治疗疾病,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寒温并用,三焦并调的格局。处方时基本上是上焦以清热为主,中焦以疏理为主,下焦以温补为主的用药特点。
当然,这些还很不成熟,还不可能痊愈咱接触的所有病人患者,只是疗效比以往提高了一点儿而已,还有待咱的继续努力学习。
 
谢谢老师分享
有收获了别忘记继续来分享哈
 
说的很好啊,阴中必有阳,阳中必带阴,纯阴纯阳都属于极端的列子,即便有效也非长效,应急可用。
 
说的很好啊,阴中必有阳,阳中必带阴,纯阴纯阳都属于极端的列子,即便有效也非长效,应急可用。

谢谢,常交流,互相学习。
 
举个例子多直接,比如哪些一起用,什么石膏和附子,干姜和知母这类的,要是有医案就更好啦。
 
上清中疏下温,此路子好。不会出事。
 
举个例子多直接,比如哪些一起用,什么石膏和附子,干姜和知母这类的,要是有医案就更好啦。

嘻嘻,咱就是纸上谈兵,闲聊而已。
 
麦冬是寒性药,补阴;其心性热,有人在用麦冬补阴时,把心去掉,不知道阴阳互根、阴中求阳的道理,去掉心,麦冬的本质就变了。
 
麦冬是寒性药,补阴;其心性热,有人在用麦冬补阴时,把心去掉,不知道阴阳互根、阴中求阳的道理,去掉心,

嘻嘻,多谢,这样事情咱还是第一次听说,谢谢,学习了。
 
寒温并用自古就有,主要是一些上热下寒的用的多,主要是下焦太寒了导致虚火上冲,上焦一派热像。下焦一派寒凉,温中同时滋阴。防止温中过打伤血分。但一般温中药用的比例大,滋阴药用的比例小,例如桂枝汤里的芍药。
 
寒温并用自古就有,主要是一些上热下寒的用的多,主要是下焦太寒了导致虚火上冲,上焦一派热像。下焦一派寒

嘻嘻,多谢回复。咱也是这样认为的。
 
典型方剂 阳和汤中地黄的大量使用

嘻嘻,百度:
阳和汤,中药方剂。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 熟地一两(30g) 肉桂一钱,去皮,研粉(3g) 麻黄五分(2g) 鹿角胶三钱(9g)白芥子二钱(6g) 姜炭五分(2g) 生甘草一钱(3g)
 
再说一个:看王雪华教授讲《金匮要略》视频,大柴胡汤治疗胆囊炎、胆结石,去生姜加清热排石药,生姜为少阳正药,自有它的妙处,我认为不当去之,只是想想罢了,不敢说,人家是权威教授。呵呵,李老师认为呢?
 
李荣伟; 说:
李荣伟 发表于 2014-12-5 20:26
嘻嘻,多谢,这样事情咱还是第一次听说,谢谢,学习了。

《金匮》炙甘草汤,大补阴,大生津,阴者,静也!必用生姜桂枝大辛大热以鼓其气,气之所致,即津之所致也,有了姜桂,炙甘草汤才算活泼!呵呵,没事和李老师闲聊!
 
治呕,治利,治痞症,治心痛腹痛,大不离辛开苦降法,辛者热也,苦者寒也,寒热并用,是治疗上症之妙法!
 
再说一个:看王雪华教授讲《金匮要略》视频,大柴胡汤治疗胆囊炎、胆结石,去生姜加清热排石药,生姜为少阳

权威,是说他有成绩、成就,在绝大地方比我们强,但不是任何地方都胜于我们。人各有所长吗。
 
《金匮》炙甘草汤,大补阴,大生津,阴者,静也!必用生姜桂枝大辛大热以鼓其气,气之所致,即津之所致也

闲聊,就是我们复习功课,开拓进取的大好时机。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