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治疗个‘口苦’还不简单!真的吗?

追随中医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15
帖子
1424
获得点赞
24
声望
38
本帖最后由 追随中医 于 2014-12-14 21:44 编辑

想当初:一个小姑娘口苦兼太阳穴疼痛,小柴胡汤服后即愈;一位中年妇女感冒兼口苦欲呕,小柴胡汤服后即愈;一位中年男子烧心兼口苦,小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服后即愈;一位中年妇女患乳腺增生兼早晨口苦,服小柴胡汤去大枣加牡蛎一剂口苦即除。那个时期,想当然的认为:治疗个口苦还不简单吗!
今年一位中年妇女患乳腺增生兼早晨口苦,服小柴胡汤加软坚散结药后,口苦依旧;看她舌质淡嫩湿滑,舌苔薄白、后部偏少,让她服用阳和汤合四逆汤,还是口苦依旧;后因她腹胀,看到一篇报道说:炭药消胀效果好,让她服用:苍术炭30g/黄柏炭10g/厚朴炭30g/枳壳炭30g/山楂炭30g/炮姜炭15g/骨碎补炭30g/,一剂药服用两天后,口苦消失,期间服用过阳和四逆汤、逍遥散加减方,大概十天后,口苦复发;服用:柴胡15g/黄芩15g/紫苏子30g/人参10g/甘草10g/王不留行100g/夏枯草30g/生牡蛎30g/花椒10g/大枣10枚六剂后口苦依旧;又服一剂下方口苦依旧,炒苍术10g/炒白术25g/黄柏10g/砂仁6g/炒扁豆10g/炒山药20g/炒补骨脂10g/炒菟丝子10g/炒山楂10g/骨碎补炭10g/炒枳壳10g/炮姜10g/炒甘草10g/;几天后她因腹部左侧胀痛而下利,服用乌梅丸汤方一剂即愈,可口苦依旧;又服用阳和四逆汤八剂,口苦依旧;后因她阳和汤服后胃中胀满,合入真武汤后,服后胃中胀满这一现象消失,只不过我把方中的芍药换成了淫羊藿叶,这次阳和真武汤服用十多剂后,又过了几天后,乳腺增生的症状基本消除,这一次,例假前增生疼痛的现象没有了,但口苦依旧;期间因她胃中痞塞,按之则舒,让她服用一次‘香砂六君丸’后,连晚上流口水的症状一并解除,但还是早晨口苦依旧;我还是不死心,小柴胡颗粒每次三包,连服两天,口苦依旧;这时,从本论坛看到了‘口苦不可皆从热论治’的报道,很是高兴了一阵,似乎看到了治愈口苦的希望,想起了【姜附剂临证经验】上介绍说:阴证时出现少阳口苦等症状,应该用‘当归四逆理中汤’治疗,方中加入了吴茱萸和生姜,她服用后似乎有点效果,但续服还是口苦,‘当归四逆理中汤’只服了三天;后来因她早晨便溏兼口苦,让她服用过‘升阳益胃汤’,期间方中去过白芍加干姜和益智仁,共服用八剂后,早晨便溏兼口苦依旧;后从网上查资料得知胆汁反流性胃炎也可有口苦的症状,服用了一天‘金钱草茶’,第二天早晨还有口苦。
害怕长期停服阳和汤会造成乳腺增生复发,第二天便停服‘金钱草茶’,重新服用阳和真武汤,原先她阳和汤方中用的是‘鹿角霜’,这天开始换成了‘鹿角胶’,谁知道,服用四天后,早晨口苦却彻底消失了。至此我才知道,治疗个口苦却也不都是这么简单!

附:
口苦不可皆从热论治
诚信中药
口苦不得皆从热论治 口苦,为患者的自觉症状,临床较为常见,前贤多认为属实热有余之证。《素问·奇病论》说:“病口苦……病名为何?……岐伯曰。病名曰胆瘅”。王冰注云。。亦谓热也”。马莳注曰:。此病乃胆气之热也”。《伤寒论》云:。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弦也。”柯韵伯注解说:“苦、干、眩者,皆相火(胆火)上走空窍而为病也”。苦为胆味,《灵枢·四时气篇》说:“胆液泄,则口苦”’《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谓:“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而胆汁的分泌,又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关,《素问·痿论》说:“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现在有关中医论著,亦多谓口苦是属肝胆有热,因而治疗就从清泻肝胆火热立论。
口苦,属实属热者固多,但属虚属寒者,亦屡有所见。如《圣济总录·胆门》日:“治胆虚生寒,气溢胸膈,头眩口苦,常喜太息,多呕宿水,天雄丸方。天雄炮裂去脐皮,人参、山萸,桂枝去粗皮各一两;黄芪锉,白茯苓去黑皮,防风去叉,柏子仁研细,山茱萸、酸枣仁炒,各三分”;“治足少阳经不足,目眩痿厥,口苦太息,呕水多唾,沉香汤方。沉香锉,白茯苓去黑皮,黄芪锉,白术,各一两,川芎,熟干地黄切焙,五味子,各三分,枳实去瓤麸炒,桂枝去粗皮,各半两”。这都是从虚从寒立论的。

从理论上言,朱丹溪在《脉因证治》中即谓:“胆热则苦,口苦亦有肝虚寒者”。张景岳亦谓“口苦口酸等证”在《原病式》“则皆指为热……若据此说,则凡以口之五味,悉属火证,绝无虚寒之病矣,岂不谬哉。如口苦者,未必悉由心火,……盖凡以思虑劳倦,**过度者,多有口苦……此其咎不在心脾,则在肝肾。心脾虚,则肝胆邪溢而为苦。……故凡临此者,但察其别无火证、火脉,则不宜以劳伤作内热而妄用寒凉,此治有不容误也”。朱、张二氏都明确指出,口苦也有属虚寒者。验之今日之临床,信而有证。


1.脾肾阳气虚而见口苦
张某,女性,45岁。患者近一个月来,每到夜间二至三点即醒,醒后自觉口苦异常,必须嗽口进食才能缓解,再继续入睡,则多梦易醒,至翌晨起,口苦消失。伴腰酸乏力,饮食尚可,二便自调,口不渴,无秽气,面色少华,舌淡质嫩,边有齿痕,脉细两尺弱,此非火热,乃心脾不足,肾气亦虚。张景岳谓;“心脾虚则肝胆邪溢而为昔”。治宜补心脾,益肾气。适值夏季,患者不愿服汤剂,即与人参归脾丸,金匮肾气丸,每天三次,每次各服一丸,连服一周,竞获痊愈。改为每天早晚各服一丸,继服十日,巩固疗效。(〈河北中医》1;33,1983)


2.心脾两虚而见口苦
李某,男性,63岁。患者四个月前,曾因用脑过度引起头晕肢麻,经检查诊断为脑动脉硬化,服西药而愈。昨天工作繁忙,致今日早晨四时许醒来,即觉头晕不能入睡,经用西药未能缓解,伴口苦纳差,肢麻乏力,口无秽气,二便自调,身胖面白,肌肉松弛,舌质嫩色淡,边有紫色瘀斑,苔薄白,脉细弱。此年高气血不足,心脾两亏,兼络脉瘀阻。《内经》言:“上虚则弦”。治宜补益心脾,兼通血络。用归脾汤加味,黄芪1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枣仁lO克、龙眼肉10克、木香3克、丹参10克、川芎lO克、甘草5克。服药二剂,眩晕即止,口苦等症亦消除,唯觉肢麻,继用原方调理半月而愈。(〈河北中医》1,33,1983)


3.阳虚湿阻而见口苦
仁某,女性,62岁。口苦将一月,口中粘腻,不思饮食6~7日.面色恍白,头昏耳鸣,腰膝酸软,肢凉不温,心悸,夜难入寐,干便干约,二日一行,小溲涛长。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按之着骨乃得,两尺部尤甚。此年高肾亏,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阳,脾之运化功能低下,湿从内生,脾不和所致。治宜温肾阳,升牌阳,化湿运中。药用补骨脂12克、干姜6克、炒苍术1O克、陈皮10克、茯苓12克、厚朴6克、广藿梗12克、白蔻仁6克。服药四剂后,诸症悉除。(《中医杂志》5168
 
唉!方子还是那个方子,只不过鹿角霜换回鹿角胶,疗效差别却这么大。
 
一字之差万里,有些人让人都吃某东西又害了多少人?
 
很好奇楼主自学中医的方法,不知您如何学会识别真假药材的?因为我觉得,药材不能识别,诊断再正确,方子再对路,也可能治不好病
 
对中医的执着,苦心钻研精神,值得学习,谢谢分享!
 
很好奇楼主自学中医的方法,不知您如何学会识别真假药材的?因为我觉得,药材不能识别,诊断再正确,方子再

首要的任务是辨别变质中药,中药是靠性味治病的,失去了原有的性味,它的品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就不可能治疗好它原本对治的疾病。如葛根的性味为甘、辛、凉,神农本草经上记载:葛根,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刚自学中医的那几年,我们县药店里的葛根都是粉葛根,放到嘴里一尝,哪里还有甜味,只有浓浓的酸味,后来知道是硫磺熏蒸品。我对化工厂漂流过来的污染空气很过敏,闻到后往往造成头痛、出虚汗的症状,看到葛根解诸毒的功效后,总想试试它对我这一中毒症状是否有效,几次买来桂枝加葛根汤煎服后,都无效;我一直不死心,终于有一次,在一个药店里买到了甜味的粉葛根,这次对这一中毒症状,服用桂枝加葛根汤后,我在屋内坐了一小会就汗敛、头痛止。
几年后,我到湖南常德拜访何足道师父,从他们当地药材公司淘来一点粉葛根和柴葛根,他们那里的粉葛根是甜的,柴葛根不苦,我们当地市场买来的粉葛根是酸的,柴葛根的味道是苦的。对葛根这一主诸痹的功能,我的感悟也是很深的,回家后,用湖南带回来的葛根,按桂枝加葛根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连续治疗好了一男一女的颈椎病,后来出名后,因从湖南常德带回的葛根有限,使用我们当地市场买回来的葛根,再治疗颈椎病就无效。
唉!也是先出名后丢人。
很晚了,今天就聊到这儿吧。
祝各位师友晚安。
 
看来必须到药材市场打他两年工才行,现在很多药方不管用,药材伪劣是关键,更可笑的是很多中医大夫不能识别中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