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论“脏之漏,腑之泄”

李运财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10/25
帖子
147
获得点赞
3
声望
18
论“脏之漏,腑之泄”

吾有两朋友,A君于十几年前于父病逝当日抓住父亲之手按之心胸处,突感心针扎一下,自始之后常感身体不适,人渐消瘦,到广州各大医院检查而无果,片治于中西,时有好转,然后复发,心自思是“中邪”之患,常忧闷是父之斥责。后碰面于我,说之前后,吾观之身形,行气实而血虚之状,细心察脉,圆环于左足右稍弱之象,诊其心阻,再细把之,有断续之象,悟其“心漏”。治则用封心精之法,重用锁阳、五味子、丹心、麦冬组方,加猪心补形,月余见效。
“心漏”不同于“心漏病”,其慢性之渗漏,为心藏之精漏,五脏主藏精,其藏之不密而至漏,除心之漏,其余四脏皆可有漏象,慢漏显形,各有其象,不密不封。
近见B君,自小说话声音低沉而渐弱,有音无声,身体消瘦,每于深秋发皮肤病,察脉阻滞于右,沉细阴虚,诊其“肺漏”!现正调理。
脏之为藏,主精主形;腑之为阳,主气主神;脏之有漏,腑之有泄;脏漏精,腑泄气,各有其形,各有其象,吾之所悟,例之不多,其法未证,暂定封法,留下心语,有志者究,深探求之。
 
多谢老师分享。咱想问“丹心”是什么?
 
中医怎么来看癌肿的,早在距今约3500多年的殷周时代,殷墟甲骨文上已记有“瘤”的病名。该字由“疒”及“留”组成,说明了当时对该病已有“留聚不去”的病理认识。癌症在中国中医学属于:“症瘕”、“积聚”、“噎膈”等“证”的范畴,华佗在《中藏经》中指出:“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蓄毒不流则生矣,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者也”;东汉的张仲景对肿瘤与非肿瘤的临床表现和预后的区别进一步发展了《难经》的论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不但分门别类地记载了许多肿瘤疾病和症状,如“症瘕”、“积聚”、“食噎”、“反胃”、“瘿瘤”等病证。
我认为 “脏之积,腑之聚”,何为积?何为聚?脏为阴为血,故积寒积血,阴成形故不移;腑为阳为气,故聚气聚热,阳化气故游走。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