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第十三刀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7/04 帖子 3324 获得点赞 586 声望 113 所在地 绍兴 2015/05/24 #1 齐郎中令循病,众医皆以为蹙入中,而刺之。臣意诊之,曰:「涌疝也,令人不得前後溲。」循曰:「不得前後溲三日矣。」臣意饮以火齐汤,一饮得前溲,再饮大溲,三饮而疾愈。病得之内。所以知循病者,切其脉时,右口气急,脉无五藏气,右口脉大而数。数者中下热而涌,左为下,右为上,皆无五藏应,故曰涌疝。中热,故溺赤也。
齐郎中令循病,众医皆以为蹙入中,而刺之。臣意诊之,曰:「涌疝也,令人不得前後溲。」循曰:「不得前後溲三日矣。」臣意饮以火齐汤,一饮得前溲,再饮大溲,三饮而疾愈。病得之内。所以知循病者,切其脉时,右口气急,脉无五藏气,右口脉大而数。数者中下热而涌,左为下,右为上,皆无五藏应,故曰涌疝。中热,故溺赤也。
chenchanghai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4/07 帖子 112 获得点赞 4 声望 18 年龄 52 2015/05/24 #2 蹷 ,蹶的异体字,蹶,僵也――《说文》 疝, 腹痛也。――《说文》 涌,滕也。水浪腾起。――《说文》。 平人气象论,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 左为下,右为上,是说往上涌,往下涌? 大奇论篇提到心疝,肺疝,脉无五藏气,是不是指不是心疝,肺疝? 内经中提到冲疝,素问•骨空论有督脉为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症状有些相似。
蹷 ,蹶的异体字,蹶,僵也――《说文》 疝, 腹痛也。――《说文》 涌,滕也。水浪腾起。――《说文》。 平人气象论,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 左为下,右为上,是说往上涌,往下涌? 大奇论篇提到心疝,肺疝,脉无五藏气,是不是指不是心疝,肺疝? 内经中提到冲疝,素问•骨空论有督脉为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症状有些相似。
chenchanghai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4/07 帖子 112 获得点赞 4 声望 18 年龄 52 2015/05/26 #3 先生还是讲讲这个吧。 又看了一下内经,长刺节论提到: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两股间,刺腰髁骨间,刺而多之,尽灵病已。专门有这个病的定义。 平人气象论: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这是对脉象的描述。 大奇论: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心脉搏滑急为心疝。肺脉沉搏为肺疝。这是对疝的分类。 仓公切脉结合病人的症状发现是疝,但是脉象没有五脏的反应,只是单纯的涌疝。 左为下,右为上,找不到好的解释,火齐汤不知大约什么成分。
先生还是讲讲这个吧。 又看了一下内经,长刺节论提到: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腹两股间,刺腰髁骨间,刺而多之,尽灵病已。专门有这个病的定义。 平人气象论: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这是对脉象的描述。 大奇论: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心脉搏滑急为心疝。肺脉沉搏为肺疝。这是对疝的分类。 仓公切脉结合病人的症状发现是疝,但是脉象没有五脏的反应,只是单纯的涌疝。 左为下,右为上,找不到好的解释,火齐汤不知大约什么成分。
第 第十三刀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7/04 帖子 3324 获得点赞 586 声望 113 所在地 绍兴 2015/05/27 #4 chenchanghai 说: 先生还是讲讲这个吧。 又看了一下内经,长刺节论提到: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刺少 点击展开... 内经中有句话.阳从左.阴从右.
第 第十三刀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7/04 帖子 3324 获得点赞 586 声望 113 所在地 绍兴 2015/05/27 #5 本帖最后由 第十三刀 于 2015-5-28 17:04 编辑 chenchanghai 说: 疝,得之寒。刺少 点击展开... 长针治大病.所以长.病位深也. 长刺节篇又复习了一下.很好. 内经所载之心脉肺脉脾脉肾脉肝脉等.恐怕不是现在所理解的两手寸关尺的位置定位法.也不是上下三部位置.我理解为脉的形状.有待考证. 诊病之始.先别五脉.这是内经说的.五脉定病也定下来了.大小缓急滑涩等是变化.不影响五脉的性质.所以脉只有五种.看仓公的脉法与内经的很相似. 此外又有少阴脉\太阴脉厥阴脉少阳脉太阳脉阳明脉.以候三阴三阳..伤寒论里的脉属于此
本帖最后由 第十三刀 于 2015-5-28 17:04 编辑 chenchanghai 说: 疝,得之寒。刺少 点击展开... 长针治大病.所以长.病位深也. 长刺节篇又复习了一下.很好. 内经所载之心脉肺脉脾脉肾脉肝脉等.恐怕不是现在所理解的两手寸关尺的位置定位法.也不是上下三部位置.我理解为脉的形状.有待考证. 诊病之始.先别五脉.这是内经说的.五脉定病也定下来了.大小缓急滑涩等是变化.不影响五脉的性质.所以脉只有五种.看仓公的脉法与内经的很相似. 此外又有少阴脉\太阴脉厥阴脉少阳脉太阳脉阳明脉.以候三阴三阳..伤寒论里的脉属于此
白术 声名远扬 管理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7910 获得点赞 974 声望 113 2015/06/02 #6 火齐汤:《石室秘录》卷六:石膏1两,玄参3两,人参3两,知母1钱,黄连3钱,茯神1两,白芥子3钱。 这个肯定不是原方,只做参考
chenchanghai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4/07 帖子 112 获得点赞 4 声望 18 年龄 52 2015/06/04 #7 第十三刀 说: 长针治大病.所以长.病位深也. 长刺节篇又复习了一下.很好. 内经所载之心脉肺脉脾脉肾脉肝脉等.恐怕不 点击展开... 求教先生,这几天一直在琢磨先生所说,感觉很有道理,从脉形上看,弦脉最好理解,最挠头的是毛脉,百思不得其解啊,不知先生能否解惑?
第十三刀 说: 长针治大病.所以长.病位深也. 长刺节篇又复习了一下.很好. 内经所载之心脉肺脉脾脉肾脉肝脉等.恐怕不 点击展开... 求教先生,这几天一直在琢磨先生所说,感觉很有道理,从脉形上看,弦脉最好理解,最挠头的是毛脉,百思不得其解啊,不知先生能否解惑?
chenchanghai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4/07 帖子 112 获得点赞 4 声望 18 年龄 52 2015/06/12 #8 第十三刀 说: 长针治大病.所以长.病位深也. 长刺节篇又复习了一下.很好. 内经所载之心脉肺脉脾脉肾脉肝脉等.恐怕不 点击展开... 这一阵头上长了带状疱疹,像针往脑子里扎一样,吃不好,睡不好,根本没法思考东西。 还好熬过来了。 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可此处却说切其脉时,右口气急,脉无五藏气,皆无五藏应,是不是说此处的脉不属于五脉。 有时间的话先生继续更新吧,盼了好几天了。
第十三刀 说: 长针治大病.所以长.病位深也. 长刺节篇又复习了一下.很好. 内经所载之心脉肺脉脾脉肾脉肝脉等.恐怕不 点击展开... 这一阵头上长了带状疱疹,像针往脑子里扎一样,吃不好,睡不好,根本没法思考东西。 还好熬过来了。 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可此处却说切其脉时,右口气急,脉无五藏气,皆无五藏应,是不是说此处的脉不属于五脉。 有时间的话先生继续更新吧,盼了好几天了。
第 第十三刀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7/04 帖子 3324 获得点赞 586 声望 113 所在地 绍兴 2015/06/13 #9 本帖最后由 第十三刀 于 2015-6-13 02:25 编辑 四月.气在脾.你的脾状态不太好. 仓公医案有此也不是很懂.说实话.讨论的人太少. 阳从左.阴从右. 脉无五脏气的理解\应为寸口脉表现不足.如沉弱 寸口沉微.尺弦急.浮.我对此之理解
本帖最后由 第十三刀 于 2015-6-13 02:25 编辑 四月.气在脾.你的脾状态不太好. 仓公医案有此也不是很懂.说实话.讨论的人太少. 阳从左.阴从右. 脉无五脏气的理解\应为寸口脉表现不足.如沉弱 寸口沉微.尺弦急.浮.我对此之理解
chenchanghai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4/07 帖子 112 获得点赞 4 声望 18 年龄 52 2015/06/13 #10 第十三刀 说: 四月.气在脾.你的脾状态不太好. 仓公医案有此也不是很懂.说实话.讨论的人太少. 阳从左 点击展开... 根本就没有人讨论。我也是偶然看了先生的东西,马上就想到了仓公,我当时还以为仓公的东西有流传。仓公的东西失传真是太可惜了。 求教先生脾不好该怎么调理?我感觉身体状态很不好,手上的月牙很少,大便基本不成形,特别容易疲劳。
第十三刀 说: 四月.气在脾.你的脾状态不太好. 仓公医案有此也不是很懂.说实话.讨论的人太少. 阳从左 点击展开... 根本就没有人讨论。我也是偶然看了先生的东西,马上就想到了仓公,我当时还以为仓公的东西有流传。仓公的东西失传真是太可惜了。 求教先生脾不好该怎么调理?我感觉身体状态很不好,手上的月牙很少,大便基本不成形,特别容易疲劳。
第 第十三刀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7/04 帖子 3324 获得点赞 586 声望 113 所在地 绍兴 2015/06/13 #11 chenchanghai 说: 根本就没有人讨论。我也是偶然看了先生的东西,马上就想到了仓公,我当时还以为仓公的东西有流传。仓公的 点击展开... 三四月阳气持续加大.对应于人之阴阳亦如此.阳气增加.脾病就发.痞满之症起. 也就是说阳气增大对脾来讲是比较不利的.药味以苦.甘为主.
chenchanghai 说: 根本就没有人讨论。我也是偶然看了先生的东西,马上就想到了仓公,我当时还以为仓公的东西有流传。仓公的 点击展开... 三四月阳气持续加大.对应于人之阴阳亦如此.阳气增加.脾病就发.痞满之症起. 也就是说阳气增大对脾来讲是比较不利的.药味以苦.甘为主.
第 第十三刀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7/04 帖子 3324 获得点赞 586 声望 113 所在地 绍兴 2015/07/27 #12 chenchanghai 说: 求教先生,这几天一直在琢磨先生所说,感觉很有道理,从脉形上看,弦脉最好理解,最挠头的是毛脉,百思不 点击展开... 毛脉之像如手摸在羽毛上.按现在来讲就是涩脉.涩应金象.
chenchanghai 说: 求教先生,这几天一直在琢磨先生所说,感觉很有道理,从脉形上看,弦脉最好理解,最挠头的是毛脉,百思不 点击展开... 毛脉之像如手摸在羽毛上.按现在来讲就是涩脉.涩应金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