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屠呦呦,被世界认可!伟大呀~

肘后备急方记载青蒿治虐

屠先生根据肘后备急方进一步发掘!

但,这根人们心中的秘方相距甚远

跟人们对中医阆中的印象相距甚远

但,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与中药研究发展方向有关

日本为啥成为中药第一大国?

就因为日本早就在中药普遍应用了现代科技手段

然而,中国的土郎中观念仍然停留在清朝以前

有的甚至企图逆历史潮流而动

把中医恢复到秦汉时期~

啧啧~咋好·
 
中药各种滴丸的制作,是中药的一种革命~
 
本帖最后由 活人活 于 2015-10-6 18:37 编辑

的房子,翻箱倒柜

古代的信息如果象今天的讯息这么快,肘后方一样也能挽回千千万万的生命啊。你看六神丸的日本改良版,在战时挽救了多少日军健康。现在信息快,如非典时期,中医药就可以大面积控制疫情。肘后方与青蒿素放在今天同时可以用来挽救万万千千人。不用青蒿素,用肘后方结合了中医的辨证同样会达到青蒿素一样的效果,而且副作用可能更小。现代科学把中药机理进一步发展完善,目前医学上把药盯得太重,以药主导,辨证显得次要,过度强调一病一主药的观念迟早会与整体发生严重的矛盾,或因顾此失彼,治好了病却伤了身。药在中医的过去占的比重小,都强调学理法,理主药轻,造就了许多秘药秘方,而药的发展确实进步不大,就如外科一样。其他的各类中医方技,都没有更好的发展,唯一的是历代发展了五花八门的理,不但没有完善理法,甚至更乱。
 
古代的信息如果象今天的讯息这么快,肘后方一样也能挽回千千万万的生命啊。你看六神丸的日本改良版,在

不用青蒿素,就治不了疟疾~!

这是几千年历史证明的事情,不容置疑~
 
不用青蒿素,就治不了疟疾~!

这是几千年历史证明的事情,不容置疑~

这怎么说好呢,中医治疟不象西医,一药治万病,大多数采用个性化,这就是一两味药不被引起重视的主要原因。葛洪《肘后方·治寒热疟方第十六》“青蒿一握,切,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你怎说它不能治疟呢?这本身就有青蒿素成份,而且还是最大自然的青蒿素。(青蒿内含化学成分如下:

倍半萜类内酯类:青蒿素系列化合物,如青蒿素,青蒿甲、乙,青蒿内酯等。

黄酮类:山柰黄素(山柰酚)、槲皮黄素。)
 
有点关联就好,起码世人对中药应该刮目相看了。
 
有点关联就好,起码世人对中药应该刮目相看了。

屠呦呦的三无身份拿奖是一个讽刺,让那些庙堂上高大上的形象情以何堪!高手原来一直躲在幕后。西药一直以来都占着高大上,终于给中药出了口气,青蒿素可是中国特有产品,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这回要火上一把了。这是否就是中药抢占西药市场的前凑?
 
这个问题又要说到我们的传统中医了。我们的药典,都是归经的药,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人体的疾病是由经进入,肉进入。再进入骨。形成了整体的三大块病。他们的进入规律是一传一。二传二,三传三的部位传导。再进入人体的节点。形成治病的规律,原头,部位,节点的用药关系。所以用药是要找到部位药,节点药。比如青蒿素,治疟疾。还有比它厉害的,就是我们这里的算盘树根。吃一次就马上好。这就是一传一的病,盲肠炎。是肝火毒引起,走盲肠。走膀胱。用肝火毒药加鬼针草。吃完就不痛了。把肝火治了。盲肠炎才能好。这就是二传二。肝部位本身是二、骨。经。肉的病。是由风热吸收了寒,湿,由表。入肉。进入骨的病。这就是三传三的病。所以还是这么说,传统的东西,随着时间。和特定的环境是要改变的不能墨守成规。阴阳是二维,阴中阳,才是三维。加上隐形,暗形的。才是五维世界。
 
青蒿素的治疗疟疾的效果远不如青蒿,况且提炼后的青蒿素更不能称为中药,青霉素也是植物提炼,还有甘草片他的优点是不用中医四诊对病下药,确实治疗了好多人的顽疾,但是如果中医这样发展以药论病,那就脱离了中医实质,长此下去中医也就名存实亡了。
 
你们知道中国对于青蒿素的甜酸苦辣吗?中国可是吃了大大的哑巴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 海外中医 华夏中医论坛
https://www.tcmbe.com/threads/366082
 
本帖最后由 牧歌 于 2015-10-7 02:09 编辑

不是所有的青蒿都能制成这个一流的青蒿素。
当时也不是直接找青蒿,而是找了很多具有治疗疟疾中草药实验,发现青蒿更具有独特优势。
而国内青蒿比国外青蒿更好。但国内青蒿质量也不是同等质量。只有某些特定省会才具有很好制作青蒿素原料。

从青蒿素这个例子看到,青蒿素中国从无到有。拥有青蒿素却被人欺负。从无奈到刚刚的。从国际标准由外国人制定到今天必须有中国人参与是一个艰苦的历程。话语权不仅仅是外国人说了算。世界卫生组织内就要我们中国人在那拥有话事权。


陈冯富珍 编辑词条
B 添加义项 ?
陈冯富珍,女,1947年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东顺德。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

1973年和1977年在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获得文学士及博士学位。1985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接受研究生培训,取得理学硕士学位。于1978年加入香港卫生署,并于1994年6月成为香港卫生署首位女署长。2003年8月陈冯富珍出任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环境保护局局长,她主要负责传染病防控事务,成绩卓著,受到许多国家的称赞。 2005年6月出任传染病监控及反映局局长,同时兼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人类大流感特别代表
 
中药制剂应该加强研究,改善剂型很有必要。
 
单独一味药物获诺贝尔奖

勘比青霉素的发明了~~
 
肘后备急方,记载得早
 
对中医不很了解,中医不如西医是否以有下问题?
中医在诞生和发展过程中,曾经是勇于开拓和与时俱进的,看看神农氏;李时珍和孙思邈的经历就知道了,然而他们的传承终于还是落入了崇古奉经,师藏门闭的歧途。
 
对中医不很了解,中医不如西医是否以有下问题?
中医在诞生和发展过程中,曾经是勇于开拓和与时俱进的,看

现在中医也是推崇考古,皇帝咋说,七伯咋说,孙老道咋说,扁鹊咋说~

无法进步~

西医推崇发明发现~发现一种新病,发现一种新的病因,发现一个特殊病例;发明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发明一种新的药物~~

前进迅速!目前对中医根本不屑一顾~连看都不看~
 
对于世界来说,人家不管啥中医还是西医

青蒿素的发现,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世界最高医学奖,颁给,奖牌,屠呦呦,戴上,戴上~

啥集体个人?屠呦呦就是青蒿素的代表~
 
近半个世纪前,屠呦呦从我国古人将青蒿泡水绞汁的记载中获取灵感,意识到高温煮沸可能会破坏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将原来用作溶液的水替换为沸点较低的乙醚后,获得了更有效果的提取物。李廷钊说,研究青蒿素的时候,屠呦呦每天回到家都满身酒精味,后来甚至患了中毒性肝炎。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