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5/05/17
- 帖子
- 620
- 获得点赞
- 148
- 声望
- 43
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导师杨介宾,全国600位名老中医之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针灸代表团(到非洲)团长,学生遍布全世界,大家称“杨老”,70多岁。有冠心病,发病就到四川省医院治疗,没有依靠中医或针灸治疗,可能没有不耻下问的精神。有一次有个卖熟食的青年人,据说是疝气痛,我推荐杨老治疗,他说只有手术。我对杨老的针灸和中医水平有些疑问。后来我打电话到成都杨老家中,她家属说你可能好久没打电话了,已经走了,过世了。成都中医药大学有个学生患白血病,由校团委募捐筹集医疗费。怎么这中医就没有能人治白血病,这团委怎么就不寻找中医明医为该学生治疗。针灸专业学了5年针灸的学生对我说,针灸越学越糊涂。我想只有他去医院工作时才会明白所学的知识是真的。
问题要这样来解决:中医大学各科学生首先要学习黄帝内经全文,可选学白话译文,白话译文同古汉语译文一样,需要专业知识和古汉语知识。我大概听了一遍黄帝内经素问81篇译文,这黄帝与岐白一问一答,本身就是解释,还要其他教授去解释。像北京中医大学王洪图讲解内经,不如请他对内经全文进行白话翻译,结果是选讲,东一点西一点,不全面不系统,效果就不好,没有完全忠实原文,成了个人理解部分内容。
后代人学会了批判,如批孔夫子。总认为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是迷信,不认真学习内经就去扎针灸,开中药,效果就很差。为什么中医学院不把内经作为重要必修教材,而作为选修部分内容呢?这种状态应当改革一下。“教改问题主要是教材和教师问题”。现在中医学院的教材和教师都存在问题。内经素问篇涉及经络的占90%,涉及药方的只有两处,每方就2味药,全是对具体病的阴阳五行气血经络分析,学生不学习,怎么可以学好中医呢
把黄帝内经全文作为中医大学各科必学教材,必然会培养出高质量,有创造性的中医人才,为此,必须相应提高教师黄帝内经知识水平,才能有利于教学。
像“针灸大成”一书,也应作为大学针灸专业主要教材,多学习,少批判,结合内经学习,才能培养出高水平中医人才。也没有必要去把针灸教材分成十几门功课,编出几版教材,这些教材培养不出原汁原味的神医。
问题要这样来解决:中医大学各科学生首先要学习黄帝内经全文,可选学白话译文,白话译文同古汉语译文一样,需要专业知识和古汉语知识。我大概听了一遍黄帝内经素问81篇译文,这黄帝与岐白一问一答,本身就是解释,还要其他教授去解释。像北京中医大学王洪图讲解内经,不如请他对内经全文进行白话翻译,结果是选讲,东一点西一点,不全面不系统,效果就不好,没有完全忠实原文,成了个人理解部分内容。
后代人学会了批判,如批孔夫子。总认为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是迷信,不认真学习内经就去扎针灸,开中药,效果就很差。为什么中医学院不把内经作为重要必修教材,而作为选修部分内容呢?这种状态应当改革一下。“教改问题主要是教材和教师问题”。现在中医学院的教材和教师都存在问题。内经素问篇涉及经络的占90%,涉及药方的只有两处,每方就2味药,全是对具体病的阴阳五行气血经络分析,学生不学习,怎么可以学好中医呢
把黄帝内经全文作为中医大学各科必学教材,必然会培养出高质量,有创造性的中医人才,为此,必须相应提高教师黄帝内经知识水平,才能有利于教学。
像“针灸大成”一书,也应作为大学针灸专业主要教材,多学习,少批判,结合内经学习,才能培养出高水平中医人才。也没有必要去把针灸教材分成十几门功课,编出几版教材,这些教材培养不出原汁原味的神医。
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