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帮忙看看看舌苔

我不会武功呀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7/02/04
帖子
68
获得点赞
6
声望
8
所在地
浙江临海
这个舌苔怎么辨证?
 

附件

  • 896.2 KB 查看: 75
此证考虑宿食证、脾胃湿热证。

(一)实证治法:

1、桂本伤寒杂病论:

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寸口脉数而滑者,此为有宿食也。

下利不欲食者,此为有宿食也。

脉紧如转索者,此为有宿食也。

2、通行本金匮要略: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二)虚证治法

1、桂本伤寒杂病论:

太阴病,有宿食,脉滑而实者,可下之,宜承气辈,若大便溏者,宜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

先吐,后利,腹中满痛,无寒热,脉濡弱而涩者,此宿食也,白术茯苓半夏枳实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2、通行本金匮要略: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仅供参考。
 
此证考虑宿食证、脾胃湿热证。

(一)实证治法:

1、桂本伤寒杂病论:

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寸口脉数而滑者,此为有宿食也。

下利不欲食者,此为有宿食也。

脉紧如转索者,此为有宿食也。

2、通行本金匮要略: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二)虚证治法

1、桂本伤寒杂病论:

太阴病,有宿食,脉滑而实者,可下之,宜承气辈,若大便溏者,宜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

先吐,后利,腹中满痛,无寒热,脉濡弱而涩者,此宿食也,白术茯苓半夏枳实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2、通行本金匮要略: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仅供参考。

老师总结得好全面,收藏学习了。
 
老师总结得好全面,收藏学习了。
增补几条:

通行本:
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伤寒论》(103)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伤寒论》(165)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桂本:
胸中满,欲吐不吐,下利时疏,无寒热,腹中绞痛,寸口脉弱而结者,此宿食在上故也,宜瓜蒂散。

太阴病,不下利,吐逆,但苦腹大而胀者,此为脾气实也。厚朴四物汤(枳朴陈夏汤)主之。
 
现在舌苔基本好了,期间吃了几次豆仁和米仁,感谢各位。
这个舌苔也算是基本好了?
上唇尖还肿着呢,舌湿苔黄厚微腻,尤其是舌根部
湿热之象明显。

以上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先把主要症状说说,舌苔这样了肯定有不适症状。
舌根苔可用竹茹、茅根、泽泻、丹皮等。有时宿食腑实证也会出现舌根厚苔。
上一阵子舌苔增厚,是有口腔溃疡,现在好了,另外患有慢性肾炎,30年了,平时一般也没有明显症状,就是检查异常。这舌苔一直都是根本厚一点,但无不适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