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
38.6 KB 查看: 70
-
37.1 KB 查看: 64
第一个方开的还不错。不过没剂量,所以也搞不清升降。后面的比较偏补,没有注重调整气化。10.20红花,菊梗,牛膝,干姜,桂枝,当归,赤芍,甘草,北柴胡,麸白芍,川穹,附子,炙甘草,麸枳壳,桃仁。
11.7桂枝,射干,广藿香,豆蔻,畏葛根,苏叶,桔皮,厚朴,茯苓,枇杷叶,橘梗,蒲公英,山豆根,炒白术,制半夏,旋复花,代赭石,佛手片,瓦楞子。
11.18砂仁,炒白术,鸡内金,连翘,黄莲,肉桂,夜交藤,生杜仲,川断,炒枣仁,合欢皮,石菖蒲,郁金,木香。
11.24鸡内金,夜交藤,生杜仲,石菖蒲,郁金,枸杞子,菊花,狗脊,阿胶珠,制黄精,桑寄生,柴胡,老贯草,鸡血藤,巴戟天,蝉衣,炒白术。
12.1砂仁,炒白术,鸡内金,连翘,黄莲,肉桂,夜交藤,生杜仲,川断,炒枣仁,合欢皮,石菖蒲,郁金,干姜,木香。
12.8砂仁,炒白术,鸡内金,夜交藤,生杜仲,川断,炒枣仁,干姜,老贯草,鸡血藤,桑寄生,仙鹤草,桔梗,高良姜,香附,乌药,木香。
12.22木香,鸡内金,川断,老贯草,高良姜,炒党参,砂仁,夜交藤,炒枣仁,鸡血藤,香附,山药,炒白术,生杜仲,干姜,桑寄生,乌药,益智仁。
1.12熟地黄,萸肉,山药,枸杞子,炙龟甲,鹿角片,牛膝,女贞子,蒺藜,墨旱莲,蜜黄芪,煅磁石,沙苑子,炒酸枣,浮小麦,炒扁豆
10.20,11.7一位;11.18,11.24,12.1,12.8,12.22一位;1.12一位中医
没有遗精的现象,举而不坚情况倒时有的。第一个方开的还不错。不过没剂量,所以也搞不清升降。后面的比较偏补,没有注重调整气化。
我觉得整体上阳气有点偏上外散,得往里面收一收,利一下小便,让右边能通降,耳鸣小便黄就会改善。腰酸也能减轻。这种腰酸就是虚,无力生发但又被强行升起来的结果。
其实简单一点,就用下方,2-3剂应该就有效。如果遗精得调整
赤芍6,生姜9,大枣9,炙甘草4,干姜3,白术9,茯苓12
第一个方服用后一直出现大便拉稀,当初的目的是活血,上下打通,特别是左边的脉象明显比右边弱,基于这个目地开的方,服用过程中一直大便拉稀,服3剂后抄方医生认为药用重了,又服一剂,就停服了。第一个方开的还不错。不过没剂量,所以也搞不清升降。后面的比较偏补,没有注重调整气化。
我觉得整体上阳气有点偏上外散,得往里面收一收,利一下小便,让右边能通降,耳鸣小便黄就会改善。腰酸也能减轻。这种腰酸就是虚,无力生发但又被强行升起来的结果。
其实简单一点,就用下方,2-3剂应该就有效。如果遗精得调整
赤芍6,生姜9,大枣9,炙甘草4,干姜3,白术9,茯苓12
我去找计量,再分析分析看所以我说看不到剂量说不清。白芍量大就会拉稀。用我的那个方不会
经历了3位中医,一位说上热下寒,一个说是肾阳虚,脾胃阳虚,气血虚,3个月的调理,没有明显好转,又换了一个医生,说是肾阴虚,汗!目前的症状基本是这样的:1、睡眠较好,但每天晚上要起来一次上厕所,醒来前做梦,病前无此行为;2、胃口好,大便湿烂,有轻微不消化现象;3、小便黄,除非喝很多水,才会色淡,喝水没有口渴的感觉;4、耳鸣一直发生3个月时间,未见好转;5、腰酸,热敷后缓解,人运动后疲劳感强烈(5-8公里快走运动量);6、牙龈长时间轻微浮起。最后一次换诊后开的方子:熟地黄,萸肉,山药,枸杞子,炙龟甲,鹿角片,牛膝,女贞子,蒺藜,墨旱莲,蜜黄芪,煅磁石,沙苑子,炒酸枣,浮小麦,炒扁豆。求教到底怎么回事,搞不懂!!!该怎么定性!!!
嗡嗡声,就像爆米花嘭的一声后,耳朵开始嗡嗡了
人倒是不怕冷,牙龈浮起一直有,主要反应在刷牙出血每天有。
有没有这么个说法,中药如果调理力道不足,用膏方?这是怎么个逻辑?
应该是蝉鸣吧,西医检查了下听力,两耳基本正常无损伤。
关键吃了3个多月的调理脾胃肾阳,效果没有没彻底的改善或消失,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把前几个月的调肾阳调脾胃的方子也发上来。
一开始的调理方中一直有用干姜或炮姜,这次换人后就没有,毕竟治阳和治阴方向不一样了。
阴虚必定火旺,虚火实火还是要区别对待。
10.20红花,菊梗,牛膝,干姜,桂枝,当归,赤芍,甘草,北柴胡,麸白芍,川穹,附子,炙甘草,麸枳壳,桃仁。
11.7桂枝,射干,广藿香,豆蔻,畏葛根,苏叶,桔皮,厚朴,茯苓,枇杷叶,橘梗,蒲公英,山豆根,炒白术,制半夏,旋复花,代赭石,佛手片,瓦楞子。
11.18砂仁,炒白术,鸡内金,连翘,黄莲,肉桂,夜交藤,生杜仲,川断,炒枣仁,合欢皮,石菖蒲,郁金,木香。
11.24鸡内金,夜交藤,生杜仲,石菖蒲,郁金,枸杞子,菊花,狗脊,阿胶珠,制黄精,桑寄生,柴胡,老贯草,鸡血藤,巴戟天,蝉衣,炒白术。
12.1砂仁,炒白术,鸡内金,连翘,黄莲,肉桂,夜交藤,生杜仲,川断,炒枣仁,合欢皮,石菖蒲,郁金,干姜,木香。
12.8砂仁,炒白术,鸡内金,夜交藤,生杜仲,川断,炒枣仁,干姜,老贯草,鸡血藤,桑寄生,仙鹤草,桔梗,高良姜,香附,乌药,木香。
12.22木香,鸡内金,川断,老贯草,高良姜,炒党参,砂仁,夜交藤,炒枣仁,鸡血藤,香附,山药,炒白术,生杜仲,干姜,桑寄生,乌药,益智仁。
1.12熟地黄,萸肉,山药,枸杞子,炙龟甲,鹿角片,牛膝,女贞子,蒺藜,墨旱莲,蜜黄芪,煅磁石,沙苑子,炒酸枣,浮小麦,炒扁豆
10.20,11.7一位;11.18,11.24,12.1,12.8,12.22一位;1.12一位中医
没有遗精的现象,举而不坚情况倒时有的。
第一个方服用后一直出现大便拉稀,当初的目的是活血,上下打通,特别是左边的脉象明显比右边弱,基于这个目地开的方,服用过程中一直大便拉稀,服3剂后抄方医生认为药用重了,又服一剂,就停服了。
我去找计量,再分析分析看
真是抱歉了,忙了一天忘记找了,只找到1.12的诊断说明:舌嫩红苔白,脉细数。
有没有可能是:真寒假热,大便湿烂实际并不是湿的表现(早餐一直在吃薏米赤豆粥),而是脾阳虚,水湿不化的症状,牙龈出血上浮,耳鸣可能是虚火上炎的表现。但是脾阳虚会虚火上炎吗?
红花15,桔梗10,牛膝10,干姜30,桂枝30,当归10,赤芍15,甘草10,北柴胡10,麸白芍10,川穹10,附子10,炙甘草10,麸枳壳15,桃仁10,本来就是,问题在于治疗的方法有很多。我觉得先不用直接补阳,先用赤芍去收敛看看效果,同时用白术健脾,也有那么点强脾阳的作用
最后一个方,1.16日开始服用,前3天服后人感觉不是很舒服,耳鸣,且右耳感有进水的感觉,人轻微晕,整体有疲劳感,继续腰酸屁股两侧酸胀,继续便湿烂,小便继续黄,肠胃继续吵杂,20日起人感觉开始正常,整体疲劳感减轻近消失,耳鸣,腰酸减轻,但仍轻微存在,特别是躺在床上时感觉明显,大便烂湿小便黄,肠胃吵杂继续,继续醒前做梦,整体改善效果不非常明显。“肝胆湿热+脾肾阳虚+精血亏虚”,尿黄、耳鸣主要由肝胆湿热所致,医生说的“上热下寒”是对的,“肾阴虚、肾阳虚”同时存在。“左边的脉象明显比右边弱”说明肝肾精血亏虚明显,更不应当用“理气活血”为主的药,所以你服用之后出现腹泻。
肝胃有虚热所以食欲好,脾肾虚寒所以消化不良大便溏。
而上有虚热的原因可能主要在于下焦肝肾精血亏虚(舌嫩红、脉细数)
最后一个方子侧重于“补肾气(肾阴肾阳并补)”,你试过了吗,效果如何?
在17年夏季右肩背部出现了一小片痘,目前还一些存在,中药调理始开始减退的,这个现象以前重来没有发生过,再一个左肩部肌肉酸胀明显,左锁骨附近出现的酸胀感明显,骨科诊断是肌肉拉伤,但此间期内应该没有能够引起肌肉拉伤的运动量,这个也是近3个月才有发生的,以前也从没有发生过的现象。这个。。。“肝胆湿热+脾肾阳虚+精血亏虚”,尿黄、耳鸣主要由肝胆湿热所致,医生说的“上热下寒”是对的,“肾阴虚、肾阳虚”同时存在。“左边的脉象明显比右边弱”说明肝肾精血亏虚明显,更不应当用“理气活血”为主的药,所以你服用之后出现腹泻。
肝胃有虚热所以食欲好,脾肾虚寒所以消化不良大便溏。
而上有虚热的原因可能主要在于下焦肝肾精血亏虚(舌嫩红、脉细数)
最后一个方子侧重于“补肾气(肾阴肾阳并补)”,你试过了吗,效果如何?
你是“正虚邪实”的证候,“肝肾精亏虚热”+“胆胃痰湿气滞”,最后这个方基本上就是个“补肾填精、养血安神”的方子,所以“整体疲劳感减轻近消失,耳鸣,腰酸减轻”,而“脾胃痰湿气滞”的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大便烂湿小便黄,肠胃吵杂继续,继续醒前做梦(胃不和则卧不安,痰热上扰心神)”。最后一个方,1.16日开始服用,前3天服后人感觉不是很舒服,耳鸣,且右耳感有进水的感觉,人轻微晕,整体有疲劳感,继续腰酸屁股两侧酸胀,继续便湿烂,小便继续黄,肠胃继续吵杂,20日起人感觉开始正常,整体疲劳感减轻近消失,耳鸣,腰酸减轻,但仍轻微存在,特别是躺在床上时感觉明显,大便烂湿小便黄,肠胃吵杂继续,继续醒前做梦,整体改善效果不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