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脾胃疾病的调理原理和用药方法(上) 欢迎大家挑点毛病出来,便于我查缺补漏

夜视仪

声名远扬
杏叶会员
注册
2020/10/15
帖子
4775
获得点赞
829
声望
113
所在地
昆明

脾胃疾病的调理原理和用药方法(上)​




16 人赞同了该文章
实在是写的有点长了,分上下吧,上是原理部分,下是用药方法。
我们还是以寒热湿燥和升降出入这个维度来说,这个其实还是跟六气一样,风寒暑湿燥火,外界环境有六气,我们身体内部也有六气,只是我们用寒热、湿燥、风暑这三个维度来区分,这样更容易理解,然后我们再把风暑转化为升降出入,这样更利于我们理解,前面说过是一种流动状态,暑是一种停滞状态,有个非常有名的方子,叫做升降散,就是治疗高热的,这就是身体的一种处于“暑”的状态,热淤积于内,而不流动,只要让身体恢复流动,重新达成和外界的热交换,那么这个热也就可以散了,风也是分和风细雨的风,和狂风暴雨的风,身体循环停滞了不行,太暴烈了也不行,中风这种脑溢血状态就过于暴烈出现的问题。
升降是个大方向,人体物质和能量的运输是全身流动的,从血液系统也能看得出来,动脉把血输送到头顶和脚底,静脉又把血从这两个地方再拉回来,人体是个大循环,有升必有降,出入是个另外一个方向,像氧气进来二氧化碳出去,食物进来大便出去,水进来汗出去,都是出入,都是运动状态,都不可以出问题,否则就表现出病态反应。
放到脾胃系统这个小区域,那么我们说胃是降的,脾是升的,再扩大一点,胃这里还可以算入,大肠算出,胃和大肠都属于阳明经,有进有出,脾和肺是太阴,这两个也是有进有出,食物中的精华我们统称为水谷精微,氧气,这些都是进来的,随着人体消耗后废料的排出,二氧化碳的排出,这些都是出去的。
整个活动都是在一种运动状态,我们可以把这种状态叫风,也就是整个的升降出入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停滞,减慢可以叫做郁,气郁,郁热,湿郁,都是停滞不流通的状态。
中医的脾胃在实体的解剖学的器官上有重合的部分,我们可以这样来区分,比如说其实是包括了从食道一直到大肠的,整个食物的通道,这个内表面的腔道,我们都可以理解为胃的功能区块,主消化。而脾是主吸收的,也就是食物分解后,形成的水,糖,蛋白质,脂肪,以及各种微量元素,通过胃粘膜,大小肠黏膜吸收进入人体这个功能,都属于脾他们在共用一套器官。其中胆分泌的胆汁,胰腺分泌的胰液,用于分解食物用的各种酶,帮助蛋白质脂肪等等物质进入人体,这部分协助吸收的功能也是属于脾的范畴。需要注意的是胆汁和胰腺的分泌这回事又得归到肝去,弯弯绕很多,内分泌的事情归于肝,而使用各种激素的事情归到胆和身体的各个功能区。

胃的功能

我们先说解剖学上的胃,胃功能出现异常,是会从口腔反应出来的,口水的多少,舌苔的厚薄,口臭牙疼都是胃有问题的反应,解剖学的胃,这个地方的寒热湿燥直接会导致功能异常,比如热就会机能亢进,消谷善饥,胃酸分泌过多,出现胃溃疡,还会导致升降问题里的气逆,气下不去而往上反,嗳气,打嗝,如果是寒,那么胃蠕动就慢,食谷不化,胃胀,食积甚至疼痛,胃喜热恶寒,但是也有限度,同时胃还喜润恶燥,食物必须在湿润环境下才能分解,胃需要分泌胃酸,摄入过多的油炸食物,这些食物是会吸收很多水分的,会导致这个环境过燥,那么食物的分解就会出问题,摄入过多的辣味,胃会过热,摄入过冰的食物,胃会受凉,一次性喝太多的水,会冲淡胃液,可以说整个胃的状态,都和食物有关。胃本身是个容器,那么他一次性容纳我们一顿饭的食物做预处理,然后再一点一点的输送到小肠,一次性容纳太多,超过了正常量,那么他的蠕动变缓慢,需要调集更多的能量来消化系统帮忙,在这个过程里,有的人会犯困,有的人会着凉,这就是内伤饮食,外感风寒的来源。升降出入,降不下去了,那么也就不可能有升,同时出入也会停滞。
然后食物进入小肠,这个过程要脱酸,要加入胆汁胰液,继续帮助分解食物,整个小肠就像一个发酵池,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和温度来完成这项任务,所以小肠的温度很重要,低了不仅不蠕动,会有腹痛,而且分解不完全,也就是我们说的下利清谷,吃进去的是整粒的玉米,拉出来的还是整粒玉米,温度高了,那么就会胀气,放臭屁,蠕动变快,饿的快,吸收受限,肠道中水分太多,溏泄便,拉出来又热又臭。小肠功能亢进,那么食物中的水分被抽干,拉羊屎粪,小肠功能不足,走不动,食物放变质了,会出现痢疾。就单单是大便溏泄问题,很多人就觉得是脾虚,来补脾,实际上有一大部分人是胃热,吃参苓白术散当时大便会变好,停药就复发,或者以为大便溏泄是下利清谷,就吃理中丸,结果越吃越厉害,这个就是吃反了。由症状来推断小肠的寒热湿燥升降出入需要多方面的佐证,不能一看见大便稀就补脾,很可能判断错误。
小肠这里结束后,食物进入大肠,就只剩下残渣了,人体右侧是升结肠,这部分残渣是要向上走的,到了肋下又横过来走,到了左边降结肠开始向下,乙状结肠存储等待,然后是肛门,这里就非常明显的看到,既有升,又有降,处于身体的两侧内部,巡行位置靠近肝经,所以这部分跟肝的关系停紧密,大肠通降这个主要部分属于胃,两个都是阳明经,大肠又和肺相表里,氧气要进入肺排出二氧化碳,大肠要排出大便,在此之前吸收完里面的多余水分,都有升降出入的关系,任何一个器官和功能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和别的有牵扯,本脏出问题影响到别的脏,别的脏出问题也会导致这里出问题,前几天给别人解惑,为什么吃葛根汤大便通了?葛根有通便效果?完全没有,这恰恰是肺和大肠之间的关系,葛根这个药会把阳明的水拉到头面去,体表缺新水,旧水排不掉,循环就不畅,葛根汤疏通过后,身体气机通畅了,大肠恢复是顺带效果,而不是葛根的治疗效果,如果从葛根抽水的效果来看,大肠本身也是要抽掉大便里的一部分水,重新进入身体循环的,大肠里大便是要往下排,但是大肠里的水汽却是要往上走的,这是一个升降,和肺,既要呼又要吸是一个道理,单一方向不通畅,另一个方向也不通畅,呼不出你就吸不进。
为什么着重讲大肠,就是现在大肠的问题蛮多的,肠易激综合征,便秘,痔疮等等一系列问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现代社会辣椒吃太多了,辣椒吃太多又是因为胃肠道有湿气排不出去,舌苔黏腻,就是胃肠黏膜黏腻,体味不到食物的味道,必须得用浓甘厚味来刺激整个消化系统,但是这个方向错了,如果用花椒一类比较轻而浮的香料还好,但是辣椒这个味道却是向下走的,一定会到大肠,辣味是痛觉,刺激的是细胞亢进而工作,这是一种虚热,这种热散不掉,就容易出现大便溏泄,跟前面的一样,长久的刺激,出现息肉,痔疮是太正常的事情,为什么四川是中国乃至世界肛肠科的最高水平,大约就是见多识广吧。肠易激综合征有一部分就是这种虚热,这种亢进状态消耗了太多能量,导致大肠本身虚弱,受到外界一点点刺激就很容易拉稀,特别是容易着凉,吃完饭出门散个步,小风一吹就拉肚子,坐个冷板凳也拉肚子,吃点凉的也拉肚子,就是这种又虚又热的情况。
至于便秘,大体上分两种,一种的蠕动慢了,老年人,这个系统机能都变弱,大便在肠道里时间太长了,水分被蒸干,或者本身也不算干,但是就是走的慢,这种用肉苁蓉温通一下,算偏寒性的症状。另一种是太热,小孩子年轻人容易出现,身体又干又热,水分从大便里抽的太干了,甚至大肠连黏液都没了,大便干结了,硬拉出来还导致出血,变成痔疮,这种类型的,属于热燥,影响的都是大肠通降的能力。

脾的功能

脾的功能其实也不只是吸收那小部分,胰液的使用是归属于脾的,胰液需要多少进入小肠,是来源于人体需要多少,人体需要多少是来源于身体各个组织细胞需要多少,由此来控制,我们需要吃多少,干重体力活的人和坐电脑旁打字的人饭量不一样,饥饿程度不一样,这都是人体自己的 控制系统,饿了的人看见什么都觉得香,而不饿的人,看见什么都不想吃,这都是传导系统的控制,这也是有人说这个人脾胃不好,吃啥都不香,不想吃,不想,这个词都是来自于脾。忧思会影响人的食欲,因为这种情绪,影响了身体消耗,身体不消耗,也就不想摄入,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再一个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对于糖蛋白脂肪的消耗是不同的,所以人体也在控制这种,有的人想吃肉,有的人不想,有的人想吃糖,有的人不想,而胰液胆汁分泌有问题的人,蛋白质摄入过多了不行,甚至看到油腻的东西会犯恶心,也是人体自己知道自己消化不了这些东西,而控制摄入,免得堆积起来。正常人吃几块肥肉后开始觉得腻,也是基于这种因素,人体的一种自我控制,巧合的是,油腻的东西加入香料可以解腻,因为芳香醒脾,帮助了运化,就可以让人体觉得可以多接纳一点。
中医有个思想是五色五味入五脏,吃这个补到人体的哪里,吃那个又补人体的哪里,有些是瞎掰的,大方向却是有道理的,单单糖蛋白脂肪这三样,该去哪里都是一定的,各种物质去大脑的,和去肌肉的是不一样的。构成人体各种细胞组织,微量元素,各种盐类,这些物质被吸收到人体里,随着血液运行全身,哪里需要就补充到哪里,不需要的就绝对不会留在那里,然后多余的部分就排出人体,不仅仅是盐会排出,像糖尿病的糖被排出也是这个道理,血糖太高,人体又不要,那么也就排出来了。
上面那些是大的原理,而生物学微观层面,其实就是细胞外物质进入细胞的那些方式,自由扩散,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胞吞,渗透,质子泵,载蛋白等等吧,那么第一需要的是水来溶解这些物质,如果没有水,细胞也不可能吸收进来,所以胃肠道内一定是需要湿润的,然后自由扩散需要浓度差,也必须是肠道内浓度高于细胞内浓度,细胞内浓度又高于血液内浓度,这样才能进来,如果浓度差不够的,或者不靠浓度差扩散的,就只有主动运输这个方法,需要能量来搬运,搬运就属于脾的功能,也就有效率问题。
糖类因为可以自由扩散,所以最容易吸收,脂肪有一部分可以自由扩散,有一部分需要载脂蛋白,蛋白质需要的主动运输最多,这也是为什么蛋白质最不好消化。
除此之外,食物与黏膜之间的接触情况,也影响吸收,我们看不到里面的情况,却可以通过观察是舌苔来推断,舌苔干燥,那么胃肠黏膜干燥,舌苔厚腻,那么胃肠黏膜同样处于这种状态,食物就不能正常和黏膜组织接触,一个原因是肠上皮细胞内物质已经堆满了,相当于爆仓,再也进不去,都溢出了,一个是因为有热使得水分浓缩后不利于物质交换,这区别大约就是蜂蜜融化的过程和奶糖融化的过程。同样的,舌苔水润表现的就是肠道内水分多,舌体肿胀,那么胃肠道肌肉也可能处于这么一个状态,舌体红,胃肠道肌肉也红,红说明过热,青紫说明有舌有瘀血,那么胃肠道也一样是有瘀血的情况。舌诊就是基于这么一个思路。
脾的吸收功能依赖于小肠,小肠的环境太冷,那么主动运输会很慢,因为能量都只能勉强维持细胞自身的存活,不够能量干活,太热又会导致需要向外散热,也会停工,因为肠道散热也是发汗的,跟吸收方向相反,反而出现大量的水分堆积在肠道,大肠吸收不了多少,排出来的都是稀烂的那种大便,而黏腻便就是那种吸收不动的情况,大量已经分解的食物,水糖脂肪蛋白之类形成一种凝胶的样子,堆积在肠道中,那么排出来的大便也就是经常挂马桶,刷都刷不走的,吃的越好,蛋白质脂肪越多,越黏腻。
以上部分是脾在吸收功能方面的解释,此外脾还主肌肉,也就是说吸收进来的这些物质的去向,也是由脾来主管的,肝脏合成分解的这部分先不说,中医说脾统血,也是基于这么一个思路,肌肉这个词,古文的肌肉和现代 肌肉可不是一个意思,范围很广,各个器官的本体本身就是肌肉,从解剖学上来讲骨骼肌,胃,肠这些器官都是平滑肌,心脏也是肌肉,按照中医的分类里,就身体就五类,骨,肌肉,筋,气,血,也就是说除了骨头和筋,看不见的气,和血管里流的血,其他都是肌肉,这些器官需要工作,需要供能物质,需要自身更新换代的原料,这些东西都要靠脾运过来,并安排进入需要的地方。这就是脾主运化的功能,连接这个功能的桥梁是血液系统,这个属肝,我们不管,我们只说货运到地头的事情。
毛细血管把货物卸到了组织液中,这些物质进入细胞依旧是细胞外物质进入细胞内的那些方式,和糖蛋白脂肪的吸收并没有什么不同,然后还有细胞内物质废料排出细胞这一个过程,整个这个循环其实就是脾的升降出入了,从小肠吸收进来,进入血液,输送到全身,供给给细胞,细胞排出废料,进入组织液,回收进入血液,再由血液排出体外,就是这么一个循环。那么从这一头到那一头的升降循环,有时候这一头进来了,却运不过去,或者运到地儿了,细胞却不要,或者进去了出不来,或者旧的排不走新的进不去,等等等等都是脾的工作范畴,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问题,所以不要一听脾虚,就觉得是消化吸收的问题,这个范围太大了,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是脾的病,肌无力是脾的病,肌肉萎缩是脾的病,太胖是脾的病,太瘦依然是脾的病。不是一个单纯补脾就可以解决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以上都是原理部分
 
胃主腐熟,腐就是腐败,即微生物的分解过程,比如发酵;熟,生与熟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火。所以现代的胃和小肠都属于中医的胃腑。但生理意义的大肠自己不能消化任何东西,只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少了维生素,所以不属于胃腑。

脾主运化,运是运转迁移,化是转化。所以把胃腑中的营养迁移到血液中,以及把细胞外的营养迁移到细胞内(而血液中的营养迁移到细胞外由肺通过毛细血管运输到器官细胞外),都是脾的功能。而化,则体现为将小分子物质合成为人体所需的大分子物质,或者其他必须的物质。比如将水以及其他成分气筒转化为唾液、泪、脑脊液、消化液等各种成分。这个过程则与现代生理意义上的五脏有关。至于血液中的运转和储存分发到各个器官,由肝主导;此外,各种神经冲动导致血液速度激增、放缓也由肝来执行。但是神经是否发动由胆腑释放的激素等物质来通知肝。而胆是否释放这些信使,则取决于神明通过心包传达的命令。心脏仅仅决定了血管的分布以及血液在血管和毛细血管中的分布。
 
胃主腐熟,腐就是腐败,即微生物的分解过程,比如发酵;熟,生与熟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火。所以现代的胃和小肠都属于中医的胃腑。但生理意义的大肠自己不能消化任何东西,只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少了维生素,所以不属于胃腑。

脾主运化,运是运转迁移,化是转化。所以把胃腑中的营养迁移到血液中,以及把细胞外的营养迁移到细胞内(而血液中的营养迁移到细胞外由肺通过毛细血管运输到器官细胞外),都是脾的功能。而化,则体现为将小分子物质合成为人体所需的大分子物质,或者其他必须的物质。比如将水以及其他成分气筒转化为唾液、泪、脑脊液、消化液等各种成分。这个过程则与现代生理意义上的五脏有关。至于血液中的运转和储存分发到各个器官,由肝主导;此外,各种神经冲动导致血液速度激增、放缓也由肝来执行。但是神经是否发动由胆腑释放的激素等物质来通知肝。而胆是否释放这些信使,则取决于神明通过心包传达的命令。心脏仅仅决定了血管的分布以及血液在血管和毛细血管中的分布。
这个理解和我的差不多,我也比较偏向于和现代生物学能够挂钩。
 
这个理解和我的差不多,我也比较偏向于和现代生物学能够挂钩。
别整那么复杂。抓住主要的。首先生物与自然微生物是共生加相互依存的,人也如此。皮肤与消化道是一个开放体,这上面任何微生物群体的失衡就会在身体上以病态形式而表现出来。这时只要通过它表现出的寒热虚实表里用药即可。具体为什么会好这在目前人类的技术条件下难以有一个令人难以信服的结论。按的理解药物起到一个抑此扬彼吧?
 
这个理解和我的差不多,我也比较偏向于和现代生物学能够挂钩。
这种方式有助于将现代病名与中医理论联系起来,提供治疗思路,但实际上是一种类似学英文用汉字谐音的办法,这个拐杖不好。对于初学有利于抽象理论的理解,但久后拐杖必须丢掉。
 
别整那么复杂。抓住主要的。首先生物与自然微生物是共生加相互依存的,人也如此。皮肤与消化道是一个开放体,这上面任何微生物群体的失衡就会在身体上以病态形式而表现出来。这时只要通过它表现出的寒热虚实表里用药即可。具体为什么会好这在目前人类的技术条件下难以有一个令人难以信服的结论。按的理解药物起到一个抑此扬彼吧?
我里面没有涉及微生物的事情啊,一直都是外界六气对应身体六气
 
你不用总结了,超不过这本书的。
这本的第一篇医论篇已经讲得非常好了,我看了很多遍,找不出毛病。
再结合叶天士的脾胃分治,足够用了。
 

附件

  • 脾胃病临证经验集粹 - 徐景藩.pdf
    12 MB · 查看: 109
你不用总结了,超不过这本书的。
这本的第一篇医论篇已经讲得非常好了,我看了很多遍,找不出毛病。
再结合叶天士的脾胃分治,足够用了。
好 我看看
 
好 我看看
我早年做的笔记里,针对脾胃做了笔记,总结了李东垣的升降、叶氏的分治和润燥治法,薛己的脾肾同调、补火生土法,缪的脾阴理论等等,后来一看这书,他这一章节把我所有的笔记全部说了,而且还引用了不少的经典原文,所以说足够用了,关键是要理解。

徐早年跟过张泽生的,张老是孟河贺季衡的徒弟,治脾胃病的水平非常高。

可以找张泽生的书来看里面治脾胃的章节,定有收货。
 
缪的脾阴理论
  
  [资生丸]就首见于缪希雍的《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他非常推崇此方、自己也常吃,还推荐给王肯堂。

  据罗大伦讲李东垣治脾胃重升不重降,而缪希雍升降并重,完善了中医的气机升降理论。
  
 
我早年做的笔记里,针对脾胃做了笔记,总结了李东垣的升降、叶氏的分治和润燥治法,薛己的脾肾同调、补火生土法,缪的脾阴理论等等,后来一看这书,他这一章节把我所有的笔记全部说了,而且还引用了不少的经典原文,所以说足够用了,关键是要理解。

徐早年跟过张泽生的,张老是孟河贺季衡的徒弟,治脾胃病的水平非常高。

可以找张泽生的书来看里面治脾胃的章节,定有收货。
好的,下载了,大部头,我看书慢,不晓得哪天才能看完 :003:
 
1648801796332.png


就看这一段就行,这段是多少代人的经验汇总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