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味,岐伯论述最多,其次是伯高,少俞,我把伯高给漏了。
岐伯有些五味的论述,粗看有别于其它五味和五行分配,但细细分析,确实从临床出发,另外,少俞对于五味的论述也有自己独特见解。
是啊,古人的认识很多,
《五味论》少俞提到的三焦为上中下三焦。
《论勇》里少俞提到的三焦应该就是三焦,胰腺。
少俞曰:勇士者,目深以固,长冲直扬,
三焦理横,其心端直,其肝大以坚,其胆满以傍,怒则气盛而胸张,肝举而胆横,眦裂而目扬,毛起而面苍,此勇士之由然者也。
但是歧伯,应该是早期的对话结构,而其他人的出现,应该是,他人后入的。
黄帝曰 歧伯对曰:的对话结构只出现在《周痹》
黄帝曰 歧伯答曰:的对话结构,出现在《营卫生会》《五十营》《脉度》(只有这种对话结构,不包含
歧伯曰),而这三篇有明显上下文关系。
有很多篇幅理都有,歧伯稽首再拜,
但是九针十二原里,
歧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这两个问好是反问句式,显得特别突兀。这也是我不用原穴的一个原因。
其他的主要结构有两种,
黄帝曰 歧伯答曰 ——《灵枢经》
黄帝问曰 歧伯对曰 ——《素问》
素问跟灵枢是分开传的,素问在南北朝时期,全元起就注过,灵枢经到了明朝在有人注。
而且,灵枢经在历史上,两宋时期丢了两回。
问题是,皇甫谧甲乙经里也有经脉篇的内容,为何到金元的何若愚才提出了的子午流注?
又如何,是动病,在内经里只出现一次刺法,还是浑刺,
疟发身方热,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刺疟篇
即便是,刺热篇,也只有,表里同刺井穴,是我比较反对的刺法。但只需要辨证,不需要把脉,作为寻常百姓传世之用,可以。
新冠的过程中,我试过井穴的,表里同刺,同名同刺,异名同刺。当时是一月份,还不会针灸。内经的效果,贼慢。在当时看 ,
就是无效,后期的验证中,发现需要几个小时,让身体自行周济。当时还有一种脉象不认识,外格,
病在太阳经时,左手寸尺无脉,(按睛明穴,反复验证了三种刺法)
病到少阳经时,左关右尺无脉。(这个当时还拔过罐,最后不得已吃了药,头痛后的第三小时,即发热后的第九小时,即畏寒后的第十一小时)
现在这些都不在话下了。
病进过程与热论篇无异,太阳——阳明——少阳——阳明——太阳,一天就好了。当时还是在不会针灸的情况,只知脉有盛虚,不知脉有沉浮。
我妈,当时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我有病进跟病退,我妈到太阴腹泻就恢复了,都是循经传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