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九针十二原》
阳中之少阴,肺也。
阳中之太阳,心也。
阴中之少阳,肝也。
阴中之至阴,脾也。
阴中之太阴,肾也。
《黄帝内经·阴阳系日月》
心为阳中之太阳,
肺为阴中之少阴,
肝为阴中之少阳,
脾为阴中之至阴,
肾为阴中之太阴。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
心者,为阳中之太阳。
肺者,为阳中之太阴。
肾者,为阴中之少阴。
肝者,为阳中之少阳。
脾者,此为至阴之类。
或许它们也可以被称为四象派、五运派及六气派的古中医学吧,因为它们所依据的历法并不相同,而天人感应则是古中医学的首个前提假设,今所宗既已有不同,则派亦必定有别也。《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
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
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
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
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两个都认同与两个都不认同,有何分别?但是“心”与“肝”的阴阳属性在《素问》与《灵枢》中归属却不同,现在的中医基础理论对于《素问》与《灵枢》的观点都是认同的,
在灵枢里其说法也不统一,先生是如何确定临床应用之所宗乃是灵枢,而非素问之金匮真言论的呢?但在临床应用时却都不由自主的宗于《灵枢》,如药物的归经、引经药和针灸治疗。
心肺属阳,肝肾脾属阴,这个是不能变化的吧?疑惑的是这两蔵的阴阳属性变化的原因,应该如何正确理解这种变化?
其实五行理论并不完善,可以说架构上有错误。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相克关系很牵强。少阴与少阳在四象系统中,同样是半阳半阴之时候,即现实中,太阳永远是上半个阳(出于地) 及下半个阴(入于地) 。
但写成符号时,则一个是上阳下阴,另一个是上阴下阳,此与现实之形象并不相符。
青龙⚎,朱雀⚌,白虎⚍,玄武⚏。
日出⚎,日中⚌,日入⚎,夜半⚏。
是故内经之三阴三阳,并非沿袭于易经之阴阳八卦,而是沿袭于失传已久的阴阳五行。
所以内经只是在命名上面,恰巧与易经撞上而已。
易经之取象,乃是基于四正,而内经之取象,则本于四隅(=四维) 。
未出⚍,日中⚌,未入⚎,夜半⚏。
肝木⚍,心火⚌,肺金⚎,肾水⚏。
肝木之太阳,未出于地,自必属阴,肺金之太阳,未入于地,自必属阳,它们俩皆非半阴半阳之态势。所以它们不可能会被命名为少阴及少阳。
反正肝木,总不能被命名为少阳吧?
後人硬以少阳来配对肝木,这算是强奸吧?
若中医学真以此种方式命名,则中医学当有八阴八阳之学说,即有阳中之太阳、少阳、少阴、太阴,与及阴中之太阴、少阴、少阳、太阳,合共八个。所以[阳中之太阳] ,这类混合方式之命名,乃绝不可能会存在的,多此一举也,当是後人聪明自作的狗尾续貂而已。
这种诡辩,内经里也有三处:如果仔细看过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那你就明白了这篇的作者在告诉你,中医的阴阳是面对一个整体或者说一个系统时,把里面的部分进行二分法,甚至无限二分法的一种方式。
赞同没有脉络,就没有意义,但反对虚无的相对阴阳之论。打个比方,你叫张三,放到你的家庭里,时而是儿子,时而是父亲,也可能是孙子爷爷丈夫女婿。都是有对应的另一个人,这个称呼才有意义。
当家里的人比较多,多到12个人时,怎么分配。你50岁,是很老,如果以老为阳,年轻为阴,那么,你算阳还是阴?是不是得有个对比者?给12个人排阴阳呢?把其中五个比较小的挑出来,再用这些阴阳来标识,怎么能一样?
这些本应简单但变得不简单,且互相矛盾之基础问题,正正是初入中医门者之拦路猛虎也。如果你悟性够,看明白了,那你就算在中医的概念上入门了。
这些其实很基础。
因此很有必要从新建立一个科学的中医基础理论。古人的研究内容只能作为参考而非不可动的圣典。这种诡辩,内经里也有三处:
夫陰陽者,有名而無形,故數之可十,離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萬,此之謂也。
但您能回答我,分阴阳之目的何在?
若无限细分是目标,那为何不朝着目标继续前进呢?
为何只分得出一个[三阴三阳] ?(就是因为相对阴阳之论,此三阴三阳之指导意义及价值,很难确定。)
为何只分[阴阳、虚实、寒热、表里] ?
为何两个表里之间,又有一个[半表半里] ?(二分之法?它为何会容许此中间之物出现?那就不是二分法啦!)
何以不在里或表之内容里面,再去细分阴阳呢?
可见这二分之法,乃是有一个十分之明确的界线存在,而它更不会鼓励医工,去做一些无意义之细分阴阳。
赞同没有脉络,就没有意义,但反对虚无的相对阴阳之论。
本楼所讨论的,乃是脏腑与经络之阴阳,当以何标准去划分,这才涉及到内经原文之讹误与否?
焦点不可能会是,我如何去划分阴阳,或我去挑五个脏器,来标识阴阳。
先生会为内经之讹误而作出辩解否?
还是说因为它是经典,所以它就是从无讹误的呢?
这些本应简单但变得不简单,且互相矛盾之基础问题,正正是初入中医门者之拦路猛虎也。
先不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先使用古人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医基础理论。捋顺中医基础理论的来龙去脉就好办多了。去伪存真,改错补缺。至少可以提升一级。咱们的探讨目的是想搞清楚中医的一些理论疑惑,但千万别走向否定的方向!这个【科学】是个麻烦事,就比如近二三十年搞的【中医现代化】以及现在搞的【中医标准化】,中医人觉得这是个毛线,但老爷们却大行其事,中医振兴的号子叫得挺响,但却让中医人在别人端着的包装得精美无比的碗底下谋生,一帮人在悲叹,一帮人在疾呼,却还有一帮自己人在赞美,这景象是不是很奇特?我们不要自大,也不要自弃,中医人,需要潜下去,才能浮的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