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有缘的进

yu78518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23/02/26
帖子
108
获得点赞
16
声望
18
年龄
47
所在地
山东省
有中医基础,三十以下,国文好,有行医条件
 
学好中医第一步是中医哲学,哲学是一切学科的源头。医,易也,作为一个中医首先要狂,如赵绍琴老师说的百年出一个赵绍琴,再一个医与易经是同源,医就是易,易也是医。易经是中医入门第一课。
 
把中医跟哲学/易经挂钩就是糊弄人,什么时候中医生理病理变成哲学问题了;古文也沒那么重要,正经读完高中的古文底子就够了,有没有足够的逻辑思维更重要,沒逻辑就是一堆零碎
 
无缘的人不要进来,不想浪费时间精力。我们现在的哲学思维是二元论,对与错两极对立,中医阴阳是互根互生互化的关系,在哲学上理不清的话,对精神影响极大。
 
不敢苟同,再多理论都没有用。能准确辨证,治病有效才有得说,纸上谈兵有什么用.
 
中医学子学《易经》不是深入研究易经,而是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源,及其与中医学之间的理论传承关联。

强调中医思维(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性,在如今大中小学教材以科学思维为主导的教育背景下尤为必要。

关键理解和把握《易经》的哲学精神和思维方式,及其在中医理论与临床中的体现和应用。

人民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哲学通论》(宋志明)12集视频,这套视频对传统哲学阐释的更为全面,很有必要看。
 
人民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哲学通论》(宋志明)12集视频,这套视频对传统哲学阐释的更为全面,很有必要看。
视频地址(网易公开课):
<div class="videolist">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https://mov.bn.netease.com/mobilev/2011/11/Q/C/S7HB7BPQC.mp4">1. 中国哲学精神</a>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https://mov.bn.netease.com/mobilev/2011/11/J/0/S7HB7A3J0.mp4">2. 宇宙论</a>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https://mov.bn.netease.com/mobilev/2011/11/Q/N/S7HB7CNQN.mp4">3. 本体论</a>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https://mov.bn.netease.com/mobilev/2011/11/A/1/S7IF99NA1.mp4">4. 方法论</a>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https://mov.bn.netease.com/mobilev/2011/11/H/Q/S7J1KSRHQ.mp4">5. 知行论</a>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https://mov.bn.netease.com/mobilev/2011/12/D/S/S7JJ3IDDS.mp4">6. 价值观</a>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https://mov.bn.netease.com/open-movie/nos/mp4/2013/06/03/S8VHD1OPJ_sd.mp4">7. 先秦道家哲学通论</a>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https://mov.bn.netease.com/open-movie/nos/mp4/2013/06/03/S8VHD39UH_sd.mp4">8. 先秦儒家哲学通论</a>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https://mov.bn.netease.com/open-movie/nos/mp4/2013/06/03/S8VHD5107_sd.mp4">9. 先秦墨家哲学通论</a>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https://mov.bn.netease.com/open-movie/nos/mp4/2013/06/17/S90L98P3U_sd.mp4">10. 魏晋玄学通论</a>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https://mov.bn.netease.com/open-movie/nos/mp4/2013/06/17/S90L9SNK7_sd.mp4">11. 中国化佛学通论</a>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https://mov.bn.netease.com/open-movie/nos/mp4/2013/06/17/S90L9TDIF_sd.mp4">12. 宋明理学通论</a>
<a href="javascript:void(0);" title="">(X)</a>
</div>
 
关键理解和把握《易经》的哲学精神和思维方式,及其在中医理论与临床中的体现和应用。
对于中医学习者,《易经》的哲学精神和思维方式,相当于【绪论】和【引言】及【纲要】。
具体哲学理念和思维方式的理法和应用,还是要放到《中医基础理论》和《黄帝内经》的学习中去,这样才有【实用场景】和【可操作性】。
学有余力的,可以进一步深入研习中医与《易经》的关系,参阅南怀瑾的《易经与中医》之类的书籍。
 

附件

  • 243.1 KB 查看: 15
对于中医学习者,《易经》的哲学精神和思维方式,相当于【绪论】和【引言】及【纲要】。
具体哲学理念和思维方式的理法和应用,还是要放到《中医基础理论》和《黄帝内经》的学习中去,这样才有【实用场景】和【可操作性】。
学有余力的,可以进一步深入研习中医与《易经》的关系,参阅南怀瑾的《易经与中医》之类的书籍。
这论坛人太少了,你帮我留意一下有基础励志学中医的苗子,我后代没人愿学了,我贯通伤寒温病学,平常操劳太甚,估计狂不几年了。
 
这论坛人太少了,你帮我留意一下有基础励志学中医的苗子,我后代没人愿学了,我贯通伤寒温病学,平常操劳太甚,估计狂不几年了。

我只是个普通会员+医学爱好者而已,
也没什么人脉资源,恐怕帮不上什么忙,抱歉了。

先生不要太操劳了,该放手的就放手,
细水长流、来日方长,中医人的黄金阶段正是后半生呢。
 
中医理论来源于商末的医学实验研究结果。战汉时期受到官府的禁止实验政策影响不得已改用当时流行的哲学掩盖了医学实验的内容。因此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而是挂狗头买羊肉。因此要想研究中医理论就必须要重复古人的医学实验而不是钻在哲学套路中而不能自拔。
 
你想学什么
我目前读研是在台湾做医经医史文献研究,相当于内地的中医临床基础专业100502金匮研究方向的、导师是传统伤寒的经方派,主张气化学说跟郑钦安学术思想(但非火神派)。我个人倾向万友生寒温统一论的观点,六经跟温病的概念可在一定程度上兼容,温病方面赵绍琴先生的讲稿还算熟悉。未来进临床后再读博的话希望是去内地进修中医医史文献专业100503中医各家学说研究方向的,期待能继续深耕中医、持续进步深造。
 
温病和伤寒一寒一热,好比人的手背和手心,只有都学会了,手的立体感立马出来了。所以才说吴鞠通伤寒造诣高,入了伤寒才能从伤寒里跳出来。 从逻辑上讲,谁敢质疑王梦英、叶天士,人家就是温病大家,也就倪海厦。
 
西医按系统分科,如呼吸科,循环科,伤寒是根据症状分为六经,对应易经六爻。为什么是三阳三阴呢,跟传统有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在传统里是个极数,还有约法三章、举一反三。在实际操作中,六经肯定不够用,慢慢出来脏腑辩证,气血辩证、三焦辩证,他们都是在六经的框架下,对六经有效的补充。和西医分科一样,慢慢细化,临床上都掌握了这些方法,物极必反,一个气字就概况了。王梦英说是愆,一个意思。
 
经方派是一些学阀炮制出来的,临床上看见自诩经方大家的赶紧绕道走,一群江湖骗子。叶天士、王梦英人家就是温病大家,人家认可的,没啥值得怀疑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