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今年夏天失眠加重,体重急剧下降,记录使用过的方剂和效果,望同道出出主意

dangouseboy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7/03/06
帖子
1084
获得点赞
181
声望
63
年龄
43
所在地
上海
病人平时较怕冷,无口渴,喜温饮。大便2-4日一次,小便正常。病人长期睡眠早醒,入睡很快。但今年夏天出现无法入睡,于是记录治疗过程
2025年8月10日,无法入睡,吃了逍遥丸8粒+5粒安神温胆丸,毫无作用,用淡豆豉9和生栀子3,喝下去睡着了。
8月11日,因为栀子豉汤用了睡着了,于是第二天上午继续用栀子豉汤送服8粒逍遥丸,胃口还觉得挺好。午睡也睡了1小时,之前有长达1周多时间无法午睡。傍晚开始舌尖又略痛,晚上再次无法入睡,小便略有灼热,喝下剩余的栀子豉汤,无效。双小臂外侧觉得发热,人觉得发热。用了4粒百合固金片(百合、地黄、熟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当归、白芍、桔梗、甘草),睡着了到5点半。
8月17日,晚上开始隐隐觉得额头和心脏不适,果然虽然睡着了一会,但很快醒了,思绪控制不住,全都是白天工作的事情。额头身上热的出汗,然后始终无法入睡。起来吃了4片百合固金片,无效,打坐无效。最后吃了半粒乌鸡白凤丸,慢慢睡过去了。
8月29日,去北京游玩(病人常住上海),连续6天,由于北京温度凉爽,什么药都没吃能秒速入睡,睡到5点多,起来就会大便,每天大便,状态很好。
9月7日,因为百合固金片用了总是会隐约觉得胃寒,额头发紧,所以自拟方,熟地25,生地9,地骨皮6,炒白术11,太子参9,葛根9,茯神10.5,青皮1,五味子3,玄参3,当归9,生白芍9,川芎9,麦冬6,丹参9,首乌藤15,黄芩3(浸泡)。服后入睡还行,但是醒得早,3点多。
9月12日,熟地25,生地9,炒白术10,人参6,茯苓10,五味子3,玄参3,生白芍9,麦冬6,首乌藤10,黄芩2(浸泡),黄连2(浸泡)。这次去掉了葛根,开始发现大便变得比较粗壮。第一碗喝下去睡到4点多,起床小便之后还能继续睡。次日第二碗喝下去当天疲于应付工作,舌头中心有些干,醒得早4点,醒后无法再睡。心脏觉得容易热,看来浸泡黄连不给力。
9月14日,熟地25,生地9,炒白术10,人参6,茯苓10,五味子3,玄参3,赤芍9,麦冬6,首乌藤10,黄芩2(浸泡),黄连2。将白芍改成了赤芍,黄连用煮,结果醒来更早,3点,且无法再睡。中午也无法入睡,隐约觉得双小臂外侧发热。晚上也是,无法入睡,但情绪比较稳定。
9月18日,舌头就开始干、热,当天喝下了吴鞠通的加减复脉汤的加减(炙甘草9g、生地黄9g、生白芍9g、麦冬7g、麻仁5g、熟地黄6g),但是晚上仍然无法入睡。于是在晚上无法入睡的时候,煮了青蒿鳖甲汤去知母(青蒿6,鳖甲9,生地6,丹皮3,),喝下没多久右腿脾经从小腿到脚开始发热,没多久就睡过去了。但因觉得胃寒,不敢再用。
9月23日,用加减复脉汤加入了五味子、玄参(炙甘草9g、生地黄9g、生白芍9g、麦冬7g、麻仁5g、葛根6、五味子3、玄参3),中午吃饭前大便,胃口不错,午睡特别好,睡到了近下午1点。晚上9点开始非常困就开始睡了,到近10点上床,睡到4点半,但是起来头略昏,不如前一天清晰。早饭胃口比前一天略差,而且左耳有些聋了的感觉。
9月25日,用了加减复脉汤,去掉了葛根,第一碗加入了阿胶(炙甘草9g、生地黄9g、生白芍9g、麦冬9g、麻仁6g、阿胶5),结果晚上不对劲,无法入睡,发热,吃下4片百合固金片才入睡。次日觉得胃寒,不太舒服。第二碗没有加阿胶,喝下去晚上还是无法入睡,双小臂微微发热。用了青蒿鳖甲、葛根加减,煎煮喝下,睡到4点30
10月12日,煮了补阴益气煎,用生地替换熟地,不用当归,也不用加减复脉汤的麦冬,因为觉得麦冬可能对我虚弱的脾胃有压制,可能会产生“阴火”(炙甘草3g、生地黄9g、柴胡3、升麻3、山药6、太子参3、陈皮3)。当天午睡质量也不高。半夜里1点就醒了。尽管当时气温只有27度,但是身上觉得哄热,脚反而比较凉,于是打开空调,做了一套神仙揉腹,继续睡到5点半
 
最后编辑:
舌像如下
 

附件

  • 831.6 KB 查看: 17
血虚为最主要的病机:
心主血、血不养心;肝藏血、血不摄魂。
血越虚睡眠越浅,血补不起来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但从舌头看,舌根凹陷窄缩,肾精又亏得厉害,精血同源,相互转化,肾精大亏的虚劳之证,补血难。
如果肾精不亏,即使暂时贫血,补起来也很快,可以说非常快,快到什么程度,可以参考当归建中汤:

经方无虚言,只要肾精不亏,而是失血(比如分娩)所导致的贫血,
四到五剂药就能把血补起来,甚至将当归换成川芎都有相近的效果:

  【经典组方及煎服法】
  方名:内补当归建中汤
   出处:《备急千金要方》
   药物剂量:当归四两 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煎服将息禁忌: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一日令尽,若大虚,加饴糖六两,汤成内之,于火上暖令饴消。若去血过多,崩伤内衄不止,加地黄六两、阿胶二两,合八味,汤成内阿胶。若无当归,以穹穷代之;若无生姜,以干姜代之。

  【经典方证条文】
  《金匮要略》: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12): 附方《备急千金要方》内补当归建中汤 治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少腹中急,摩病引腰者,不能食饮。产后一月日,
得服四五剂为善,令人强壮宜。
 
你这个一定得用血肉有情之品,鹿角胶之类的。
如果消化能力还过得去的话,可以试试同仁堂【乌鸡白凤丸】大蜜丸。

如果消化能力实在太差,也可以试试这个办法:天天吃鸭肝,这可是补血佳品。
虚劳篇有个名方【獭肝散】,后世没什么人用,但能够收入《金匮》它就不简单,很可能是这个药材很难得,同时又有替代品。
可以说鸭肝就是最佳替代品,比鸡肝还好,因为含铁量更高而且是微凉性的,如果是虚寒证配伍生姜花椒就行了(卤鸭肝有当归生姜羊肉汤之意)。
但一定要注意饮食安全避免半生不熟,最好自己烹饪卤和炒都行,鸭肝摄入量每天控制在半具到一具之间,约40克到80克,均匀分配到三餐(或午饭晚饭两餐),长期吃也易消化吸收。
 
8月17日就用过乌鸡白凤丸,有一点效果,但是胃堵的厉害,胃口变差。
当归建中思路就是错的吧,我一直不理解这种用桂枝生姜的做法怎么可能适用于血虚之人。实际应用中,别说桂枝和白芍1比2,就是用1:9,心脏也受不了,生姜也是,单独用生姜红枣泡水喝都能引起失眠。甚至不用桂枝,只是用白芍都不行,心脏立刻闷住,用白芍就必须加入生地才行,用熟地都不行。实在不理解伤寒论竟然能把小建中作为阴虚人使用的方剂。
 
8月17日就用过乌鸡白凤丸,有一点效果,但是胃堵的厉害,胃口变差。
当归建中思路就是错的吧,我一直不理解这种用桂枝生姜的做法怎么可能适用于血虚之人。实际应用中,别说桂枝和白芍1比2,就是用1:9,心脏也受不了,生姜也是,单独用生姜红枣泡水喝都能引起失眠。甚至不用桂枝,只是用白芍都不行,心脏立刻闷住,用白芍就必须加入生地才行,用熟地都不行。实在不理解伤寒论竟然能把小建中作为阴虚人使用的方剂。

当归建中汤那一帖是我举例的,跟你的病情无关。
说明的是:不带肾精亏虚的单纯失血性贫血或者营养不良性贫血治疗起来很容易非常快,

小建中作为阴虚人使用的方剂原因在于:
这种阴虚患者是因为“脾胃虚寒”而导致的“阴血生成不足”,属于“阳损及阴证”:中阳受损,阴血生化乏源,从而全身阴虚。
古代食不暖胃,经常用苦寒的野菜充饥,这样的贫民多得很,因此这个经方在古代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8月17日就用过乌鸡白凤丸,有一点效果,但是胃堵的厉害,胃口变差。
这就是难办的地方,虚不受补恶性循环,难办。
或可试试鸭肝小补的办法,看看有不有效果。
 
8月17日就用过乌鸡白凤丸,有一点效果,但是胃堵的厉害,胃口变差。
当归建中思路就是错的吧,我一直不理解这种用桂枝生姜的做法怎么可能适用于血虚之人。实际应用中,别说桂枝和白芍1比2,就是用1:9,心脏也受不了,生姜也是,单独用生姜红枣泡水喝都能引起失眠。甚至不用桂枝,只是用白芍都不行,心脏立刻闷住,用白芍就必须加入生地才行,用熟地都不行。实在不理解伤寒论竟然能把小建中作为阴虚人使用的方剂。
桂枝和生姜不可用于营损之人,叶氏两大明训:营损不用姜,营虚不受辛寒。

楼主思路较乱,用方也乱,互相牵制,可能是没学过治虚劳和气阴两虚。
 
百合固金片 → 觉得额头和心脏不适

加减复脉汤加入了五味子、玄参 →
晚上9点开始非常困就开始睡了,到近10点上床,睡到4点半,但是起来头略昏,不如前一天清晰。早饭胃口比前一天略差,而且左耳有些聋了的感觉。

吃下4片百合固金片才入睡 → 次日觉得胃寒,不太舒服。

生地替换熟地,不用当归,也不用加减复脉汤的麦冬,因为觉得麦冬可能对我虚弱的脾胃有压制。



总结以下几点:

主诉:失眠加重,体重急剧下降。
长期睡眠早醒,入睡很快。但今年夏天出现无法入睡。//为什么夏天不容易睡,到北京却可以了,气温的问题,郁热扰神。
怕冷,无口渴,喜温饮。 //不是阴虚,是中虚,所以喜温水,怕冷可能是血虚,也可能是气血都不足。

1、舌上无热象,凉药不可用,舌苔微白腻。
2、楼主的舌苔,以及吃药的反应,凉药不可用。生地你最多舒服两天,第三天你就吃不消了,百合固金都吃不消,因为不是阴虚。
3、你吃滋阴的药,暂时舒服,后面第2天感觉胃寒,心脏不舒服的原因是,滋阴药打掉了你的虚热而已,舌苔不是阴虚的象。
4、淡豆豉9和生栀子3,喝下去睡着了。 //说明有郁热的,先怀疑是气机郁滞,或者有其他实邪阻了气机,形成了郁热。
5、首乌藤里有大黄素,泻中气的,不要轻易用,尤其中虚的人。
6、主诉的两个问题,怀疑是中虚关系大,我治了不少早醒的,瘀血和血虚最多。

考虑建中、补血、宣郁。

参考方:
生白术4 党参4 白梅花2 茯神4
桃仁2 当归身7 淮小麦5 枣肉2个
炙甘草2 莲子肉2
 
总结以下几点:

主诉:失眠加重,体重急剧下降。
长期睡眠早醒,入睡很快。但今年夏天出现无法入睡。//为什么夏天不容易睡,到北京却可以了,气温的问题,郁热扰神。
怕冷,无口渴,喜温饮。 //不是阴虚,是中虚,所以喜温水,怕冷可能是血虚,也可能是气血都不足。

1、舌上无热象,凉药不可用,舌苔微白腻。
2、楼主的舌苔,以及吃药的反应,凉药不可用。生地你最多舒服两天,第三天你就吃不消了,百合固金都吃不消,因为不是阴虚。
3、你吃滋阴的药,暂时舒服,后面第2天感觉胃寒,心脏不舒服的原因是,滋阴药打掉了你的虚热而已,舌苔不是阴虚的象。
4、淡豆豉9和生栀子3,喝下去睡着了。 //说明有郁热的,先怀疑是气机郁滞,或者有其他实邪阻了气机,形成了郁热。
5、首乌藤里有大黄素,泻中气的,不要轻易用,尤其中虚的人。
6、主诉的两个问题,怀疑是中虚关系大,我治了不少早醒的,瘀血和血虚最多。

考虑建中、补血、宣郁。

参考方:
生白术4 党参4 白梅花2 茯神4
桃仁2 当归身7 淮小麦5 枣肉2个
炙甘草2 莲子肉2
4、郁热肯定是有的,但不知道与血虚的热还是哪里郁闭了产生的。有个模糊的感觉,好像大便一通,睡眠也会变好。有几次拉了比较畅快,就觉得浑身舒服。
5、首乌藤是一个医生开方中用的,我曾经加减过,感觉放了好像身体会觉得更通畅舒服,于是偶尔也放一下。
6、淤血不知道如何辩证,看舌底的经脉吗?血虚是肯定的,但怎么补起来是个问题。健脾吧用了温燥就更热更伤,滋阴吧脾胃受不了。
 
当归建中汤那一帖是我举例的,跟你的病情无关。
说明的是:不带肾精亏虚的单纯失血性贫血或者营养不良性贫血治疗起来很容易非常快,

小建中作为阴虚人使用的方剂原因在于:
这种阴虚患者是因为“脾胃虚寒”而导致的“阴血生成不足”,属于“阳损及阴证”:中阳受损,阴血生化乏源,从而全身阴虚。
古代食不暖胃,经常用苦寒的野菜充饥,这样的贫民多得很,因此这个经方在古代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我知道你举例。但我也阴虚啊,从我自己的体验来看根本不可能。难道你的意思是说这种不适是精亏带来的,不是阴虚造成的吗?那又为何单纯用白芍和生地就没问题呢?
我觉得建中汤所治疗的阴虚根本不是很严重,主要还是中阳虚,建中建中,我猜它建的是中焦的动能,希望阳主阴从吧。就好像当归补血汤一样,我实在无法想象血虚严重的能够用大比例的黄芪去补血。古人的想法可能和今人的理解完全不一样
 
4、郁热肯定是有的,但不知道与血虚的热还是哪里郁闭了产生的。有个模糊的感觉,好像大便一通,睡眠也会变好。有几次拉了比较畅快,就觉得浑身舒服。

如果跟大便关系比较明显的话,
足根上那个治疗失眠的反射区不妨试试,大概率管用(用圆头小木棒平刮):

1760515733864.png
 
我知道你举例。但我也阴虚啊,从我自己的体验来看根本不可能。难道你的意思是说这种不适是精亏带来的,不是阴虚造成的吗?那又为何单纯用白芍和生地就没问题呢?
我觉得建中汤所治疗的阴虚根本不是很严重,主要还是中阳虚,建中建中,我猜它建的是中焦的动能,希望阳主阴从吧。就好像当归补血汤一样,我实在无法想象血虚严重的能够用大比例的黄芪去补血。古人的想法可能和今人的理解完全不一样
建中汤就是治中阳虚的,并不是治阴虚的,古来都知道,叫蒸阳津以滋阴,蒸出来的都是热水,是温润法,不是滋阴剂。

有点实践的人都知道,血虚、阴虚是不用黄芪的,我朋友血虚肝风,用10多天黄芪,眼睛差点瞎了,眼底大出血。

治的人多了,这些都知道的,反复在人身上试出来,别信其他的。
 
我知道你举例。但我也阴虚啊,从我自己的体验来看根本不可能。难道你的意思是说这种不适是精亏带来的,不是阴虚造成的吗?那又为何单纯用白芍和生地就没问题呢?
我觉得建中汤所治疗的阴虚根本不是很严重,主要还是中阳虚,建中建中,我猜它建的是中焦的动能,希望阳主阴从吧。就好像当归补血汤一样,我实在无法想象血虚严重的能够用大比例的黄芪去补血。古人的想法可能和今人的理解完全不一样

我认为这种情况不是阴虚,而是肝血虚+肾精亏。

小建中汤本来就是治中阳虚的,方剂学中归入温里剂,好像没人说它是治阴虚的经方吧?
它能解决一些阴虚症状是因为它【建运(打通)中焦浮火归位】,并增加了阴血的化源。
小建中汤证中出现的【手足烦、衄血】等症状严格来说不属于阴虚,而是血虚导致的虚火。
 
古人的想法可能和今人的理解完全不一样

在古代,小建中汤作为治疗虚劳的重要方剂,临床使用较为频繁,不是古人想法有异,而是古今生活条件有天壤之别。

古人的虚劳,多是从损阳开始的,阳损及阴,进而阴阳俱虚,因为:古人食不暖胃、野菜苦寒、衣不避体、衾冷似铁。
今人的虚劳,多是从伤阴开始的,阴损及阳,进而阴阳俱虚,因为:今人嗜食肥甘、竞争压力、熬夜放纵、欲火煎灼。

可能有人要置疑了:如今喜欢喝冷饮冰啤的人那么多,他们不也会经常凉了胃吗?
但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点:古人今人都经常吃冰冷饮食,但吃冷的原因截然不同:
今天爱喝冷饮冰啤的是那些无肉不欢肝胃郁热的人,他们吃冷的目的是缓解内热。
而古代人吃寒食酌清泉的原因是客观生活条件限制,没有肝胃郁热也不得不吃冷。

所以今人的脾肺气虚型虚劳,更适合使用李东垣的【升阳益胃汤】。
此方中既有补益脾肺之气的黄芪人参,又有疏郁解表的柴胡羌活,还有清利湿热的黄连泽泻……
与今人的饮食不节和情绪压力对脾胃的损伤所导致的证候更为吻合。
 

附件

总结以下几点:

主诉:失眠加重,体重急剧下降。
长期睡眠早醒,入睡很快。但今年夏天出现无法入睡。//为什么夏天不容易睡,到北京却可以了,气温的问题,郁热扰神。
怕冷,无口渴,喜温饮。 //不是阴虚,是中虚,所以喜温水,怕冷可能是血虚,也可能是气血都不足。

1、舌上无热象,凉药不可用,舌苔微白腻。
2、楼主的舌苔,以及吃药的反应,凉药不可用。生地你最多舒服两天,第三天你就吃不消了,百合固金都吃不消,因为不是阴虚。
3、你吃滋阴的药,暂时舒服,后面第2天感觉胃寒,心脏不舒服的原因是,滋阴药打掉了你的虚热而已,舌苔不是阴虚的象。
4、淡豆豉9和生栀子3,喝下去睡着了。 //说明有郁热的,先怀疑是气机郁滞,或者有其他实邪阻了气机,形成了郁热。
5、首乌藤里有大黄素,泻中气的,不要轻易用,尤其中虚的人。
6、主诉的两个问题,怀疑是中虚关系大,我治了不少早醒的,瘀血和血虚最多。

考虑建中、补血、宣郁。

参考方:
生白术4 党参4 白梅花2 茯神4
桃仁2 当归身7 淮小麦5 枣肉2个
炙甘草2 莲子肉2
再跟您请教下,中虚我从来不怀疑。但为啥是以中虚为主呢?您所说的血虚和阴虚有何区别?
曾经有个医生围绕下面这个方子加加减减了几个月,是不是比较偏向你说的建中补血?当时我也是心悸怔忡、早醒,吃了没啥用。最后心悸这个问题后来我自己用生地一下子就减轻了。

莲子炒白术生山药茯神炒酸枣仁首乌藤炙甘草鸡血藤制女贞子太子参
20​
10​
20​
15​
10​
30​
10​
15​
30​
10​
 
气贵在流动,精贵在神静。当栀子豉出现透热外出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清气营两蕃之火,可以用清开灵,也可以黄芩汤加元参赤芍生地之类。百合熟地之塞责,本来蠲逐的湿热又胶柱了。越积越热,气分的热内侵。
先用炙甘草和生甘草各半的甘草泻心汤加玄参赤芍丹皮。把湿热停滞伤的中气补起来吧。越虚越不流通,虚火更炽。其实开始的时候就该甘草泻心,要不不会因为一点透散就成了内热,本来是胃阴先亏。
个人见解。
 
中药是可以调节人体血液分布的,用大寒大热药的时候尤甚!
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得凉则行迟,得热则沸溢。(结合经典现场总结的,哈哈哈)
你所清的那个脏腑血液流行变缓,那血液就会堆积在该脏腑的来路,就是生我之脏腑。
你清心火用栀子豉汤,那么血液就会堆积在肝胆,血液带来的热量也同样滞留在肝胆;肝火旺克脾土,脾病胃先受,所以你觉得胃寒。
另外清心火,减少了火生土,也会导致看起来脾虚!
实际上是痰浊中阻,也叫中满,中满忌甘,所以常规健脾的药几乎无效,尤其含甘草的。
其实还是血热,这种脾虚,需要清肝火疏通脾胃,用龙胆草,僵蚕,估计会出现胃火还得加点石膏知母。
人体是一个整体,血热很容易顾此失彼!
温病就别用伤寒方了!
可以这样说吧,现在的失眠几乎都是心火,但因为不是伤寒而是温病所以很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伤寒心火失眠可以单用栀子豉汤,的那温病不行。
其实还有水牛角,麦冬,莲子心、黄连、绿豆、苦瓜等等。药食同调见效会比较快。
看楼主每次说食欲很好似乎挺高兴,其实吃得越多,体内积热越多,症状越重。
控制饮食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哪怕后面食欲再好也不能多吃。
不想说了,我的帖子挂在那里好几年了,基本没有脱出里面的范围。
 
患者性别、年龄、生活、工作环境、长居地等这些信息都很重要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