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岐伯说:学医真难



个人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内经》之所以称之为经典。毕竟是内经时代文化的结晶。以现代文化来解释中医内经,就好用西餐的文化来解释火锅。
 
学习中医经典要放开思路,不能被注家的解释所束缚。因为注家的解释只是各自的理解,并不一定是经典的原意。
 
回复 42# yyssdd


不是几千年都搞不懂,只是进百年有些停滞,原因很多,理论是否有问题也许算一种

但我看,很多还是学习的方向存在问题
 
不懂医术,但知道中医应该是建立在中国最初的【天 地 人】哲学基础上的。

未来中医的发展,一定要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因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终极目的,也许是能够能做到【长生不老】,与天地共存亡。

你说这个难不难?
 
长生不老 连佛祖释迦牟尼都没做到 困难是挺大地
 
回复 48# yyssdd


呵呵
这个说清楚还真复杂
中医能看病,也能看好病,但不是什么病都一定可以医好的,西医、中医都一样。如果一点实际问题都不能解决,谁还学中医用中医呀,我们也不傻嘛O(∩_∩)O~。
 
上下几千年,人都在和疾病做斗争。不管怎样努力,前赴后继,最终天命难违的病还是斗不过。
 
学医真难,难于上青天吗?要突破三关,一诊病关,就是现代科学的西医也只能确定病位,那么病性是无能为力了,病因那?但是中医对病性病因可确定,病位模糊。各有利弊,综合起来中医占优势。二治病关,西医是长出来就取,取了再长,直至生命消亡。而中医朔本求原,消除病因,各有长处。三患者配合关。说得简单,真正做到,谈何容易。
 
难就难在中医的不确定性

学习并不困难
 
学医自医以来,只在加桂枝问题上出现了肝亢,别的还凑合,以五脏为基础,行气血,相生相克小问题用中医解决不算太困难,只是在有些相矛盾的病情中用药才要格外注意
 

是学问的开始
解惑,一个要到经典中找,一个要到实践中去证
 
回复 12# 孙洪彪


学医就像修行一样,别人只能给你指路,没法替代你去学和领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经典需要实践去证,没错,问题是像内经这样的经典,什么样的实践才能证明它呢,靠我们通常理解的实践比如行医看病能证得了吗?绝对不可能,这辈子都别想。因为内经是高屋建瓴的一本经典,它的大部分都不是在行医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它不是一本狭义上的医书。它需要另外一种特别的实践才能证明。这个特殊的实践是什么,本人已在“中医初涉”板块中有较详细的阐述,在此不赘。
 
回复 56# 昨非今亦非


医工分上下,才智有高低。难求个个都得道,悟道,全盘通晓从经典中得到各自所需要的,那怕只是能解决部分疾苦也是好的
 
学习是要功夫积累,偷懒是不行的,但现在社会一味求快,这就难了,我想我高中语文老师说过的,做到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报练达即文章!中医是门系统学问,含现代人们说的数理,哲学,病理,气相等。也是个实践科学!理伦来源于实践,又要回归于实践,从实践临床中总结领悟,这对提高认识与治病都有好处!内经的前几章,就是生活自然现象!平时对生活多观察,你就会有些体会!
 
你们还是多用时间去看书吧!思不如学也!!学中医是一辈子的事,自古以来就没有人敢说他学通了,只有学的多的人,没有学的完的人!!
 
再难也要学,不仅是国粹,还可以救死扶伤,关键可以救自己
 
最重要的是兴趣,日观一语,熟而通之即可
 
这个帖子的标题挺好, 岐伯嘴里啥话都能说出来。

岐伯还说了, 我不懂中医。
 
兴泰先生当能熟练运用灵枢吧。
我过去见过王泽佩先生,以经脉行度定药量。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