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200克附子起死回生

焦三仙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5063
获得点赞
115
声望
38
——李可破格救心汤的临床应用

郭博信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我虽为李可老师的弟子,但近20年来一直倾力于中医图书出版工作,与其他弟子不可同日而语,现仅谈点学习李可老师的“破格救心汤”的临床体会。
李可老师的破格救心汤载于《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脱胎于《伤寒论》四逆汤类方和张锡纯氏来复汤。李可老师一生致力于急症的研究,根据他的实践经验,救治心衰患者,四逆汤类方虽补阳而救脱不足,来复汤虽救脱而补阳不足,两方合为一方不仅可以互补,尤其是在破格重用附子、山萸肉后发生了质变,更增入活磁石吸纳上下,维系阴阳,麝香开窍醒神,开中有补,从而成为扶正固脱、救治心衰的破格救心汤。
方中关键是附子,非重用不足以奏功。伍以大量炙甘草,一以监制附子巨毒使不至于偾事,一以甘草甘缓之性使姜附逗留于中,使逐阴回阳之力持久。如此可谓师古而不泥古,继承中有大胆创新,组方严谨周全,可以放胆使用。
2000年10月6日,我在山西省临汾旺安医院应诊时,适逢因风心病、肾衰竭住院的一名65岁男性患者,心肌扩大,于下午6时忽然不能说话,用手指在心脏处比划,示意此处极端痛苦,不能平卧,呼吸难以接续,面色灰暗,口唇指甲青紫,手冷过肘,足冷过膝,汗出如油,舌红光无苔,脉浮虚大而数(260次/分),血压已测不出,气息奄奄,证属阳脱阴竭,危在倾刻,速与大剂破格救心汤:
附子200克 净山萸肉120克 干姜、炙甘草各60克 红参20克(另煎浓汁兑服) 生龙牡粉30克 麝香1克(分3次冲服),因病势危急,用开水武火急煎,随煎随喂。
晚8时许,病势未转,二剂时附子加至400克,稍稳定;晚11时又服第三剂,附子加至500克,病势开始趋缓。至次日清晨6时,已不喘,口唇指甲青紫已退,四肢转温,已能坐起说话,脉亦变缓(90次/分),血压160/70mmHg。调理1周后出院。
通过这一病例,我深深体会到,李可老师的破格救心汤确实可挽垂绝之阳,救暴脱之阴,认识到老师说的“附子为强心主将,其毒性正是起死回生药救之所在。”真是独具慧眼。
 
病在危微之间,西医下达病危通知,患者家属忙延请老中医救治.我知此有起死回生之功,神会其中方义,无須抄方照搬,我经常出入洋医院,全仗此法..此帖学问真谛,功力深厚,价值干金.重用附子,是力挽残阳,不得已而为之,岂可妄用,小用附子,是微温阳气,抚恤屡伤之阳.附子无干姜則不热,久煎則毒性去而温性存,况温法有温通,温散,温下,温润,寒温并用众多治則,并不限于温扶.学医者取众家之長,弃众家之偏,切勿陷于火神,寒涼,攻下,滋阴等无谓之争,要有自已的主見.众家之所以立言,是因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诊治对象不同,因感而发,如張子和治的是黎藿之人,体多壮实,故用汗吐下祛邪为先,景岳出入官宦富貴之家,**过度,体貭多虚,故用左右归温补填精,战乱饥馑之年,中卅脾胃失调,李东垣故出益气补中之方论,瘟疫当前,秽浊横空,吴又可故立达原诸方.
此帖空谷静寂,何故?
 
学医者取众家之長,弃众家之偏,切勿陷于火神,寒涼,攻下,滋阴等无谓之争,要有自已的主見.众家之所以立言,是因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诊治对象不同,因感而发。
此乃医家真谛,感谢金老锦言。但愿其他中医学者也能了解此言,以免误入无畏之争论之中。
 
记得有篇文章说:一个教授教了诸多的学生,最后有人问到,是否要从中找几个弟子。该教授面带为难之色:“不会从这批学生中选一个。”
有人问为什么?
该教授讲:“该批学生没有一个人有自己思想的”。可见一个中医学者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和认识是多么的重要。
 
医应有胆有识,缺一不可.否则要不徘徊犹豫,敷衍塞责,要不或盲温瞎补,或冰天雪地,至死不悟!
 
作者没有说明是否有西医参与。
 
此处风景,别具一格,引人浮想联翩。虽隔数年,犹如身临其境,惊心动魄,缕缕汗出。
 
清凉派,感觉如何呀~~
 
呵呵,说实话,附子的功效皆知,从200克到500克来证明此案的的成功,咱不认可
 
附子的最大作用是强心
 
“两座讲的都有理,本县心中有主意”,该用得用,不可妄用,通情达理人之常情。
 
您用过?您吃过?您感受到了附子的强心作用? 要是你感受到了附子强心作用,找块麻面石板,搓搓脚趾头,只有好处没坏处。 发表于 昨天 21:40

我不是大夫,没用过

但是,铺天盖地的出版物记载着附子的应用实例,我看到了~!
 
急救这种事,大概离中医还是远点,用的机会不多。如果单单是强心,一点硝酸甘油就可以了,何必那么费劲?
 
失液的形成与中西医学不同的补液治疗
消化道失液性疾病,多出自腹泻!
但目前医学,还没有说明为什么会有腹泻这个问题!
其实古人早有定论:大道至简!这就是胃肠肝脏组织细胞持续变冷而过度舒张储能储水后再被供血加热,剧烈的产热并热痉挛性收缩,组织细胞外排能量水分的吐泻,就是脱水的必然出现!
这个原理出自树木阴面皮厚而阳面皮薄,植树时不能反种了,如果将阴面皮厚侧错对了阳面,就是树木错对阳面处剧烈产热炎症与皮暴烈收缩死亡的必然发生。但维持原来位置,阳面低储能面对高热阳面,就不会有低储能原阳面继续面对高热阳面产生剧烈炎症与暴烈收缩树皮死亡的发生!
这就是如同胃肠肝脏持续变冷高储能舒张,冷而向日葵阴面舒张,冷舒张供血动脉增加持续高储能胃肠肝脏高供血出现!这就是胃肠肝脏持续高储能后高供血,剧烈产热并痉挛性热收缩-吐泻外散热出现!
而回流血液在下腔静脉过热收缩后,回流血液不能正常进入心脏,所以外出肠道与肝脏进入吐泻外排能量与水分的途径!
这就是人体循环补液减少,外循环供氧供能减少出现,这必然是外周组织细胞变冷,冷而外周组织细胞舒张自保储能储水出现,这必然是循环液体减少而严重脱水出现!
此时表现病人无力,就需大量补液出现!
西医学快速静脉补液,增加循环液量,有维持生命血压与微循环供应的能力。
但中医学也有用热药补药口服进行看不见补液的补液治疗!
具体原理是如下的!
因为人体胃肠肝脏与四肢任何组织细胞外,都会有被水分所包围的事实!而水分内都会有溶解状态的氧气与一氧化氮共存。一氧化氮分子量是30,而氧气的分子量是32,一氧化氮与氧气有近乎一样的容水性。但一氧化氮分子量小于氧气,所以一氧化氮增加,就是氧气进入细胞减少出现,而一氧化氮组织内减少,就是氧气进入细胞增加出现!
所以有强力吸附一氧化氮能力的热药-也是吸附一氧化氮吸附剂物质进入胃肠肝脏,就是能吸附减少组织内一氧化氮,增加氧气进入胃肠肝脏组织细胞,剧烈产热并像向日葵热收缩出现,这就是胃肠肝脏吸收热药后收缩增加胃肠肝脏给心脏供液出现,也是全身循环液的被补充出现! 也就是全身组织供血增加变热出现。
另外热药进入外周组织细胞,继续吸附组织内一氧化氮,增加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这必然是外周组织变热,热而细胞外排能量与水分-像向日葵阳面热并合成能量,但总热收缩并外送能量与水分而阳面总乏能乏水出现!
这就是中医使用热药口服,使热药进入全身组织,吸附人体组织内一氧化氮,增加氧气进入细胞产热并外排能量水分,补充人体液体与循环出现而治疗疾病!
 
附子的最大作用是强心

附子是在强心!
但为什么回强心?这是急需要弄明的问题!
心肌细胞被水包围,水中存在溶解状态的氧气与一氧化氮。但一氧化氮分子量比氧气要小,一氧化氮分子量是30,而氧气的分子量是32。所以一氧化氮浓度增高,就是氧气进入心肌细胞必然的减少,而一氧化氮减少就是氧气进入稀薄增加!
所以口服附子,就是附子液内存在一氧化氮吸附剂,吸附心肌组织内一氧化氮,增加氧气进入心肌细胞,向日葵热收缩出现,这就是附子的强心作用出现!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