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一个刘渡舟的医案上来:林某某,男,52岁,1994年4月18日就诊。大便下利达一年之久,先后用多种抗菌素,收
你好,我分析一下你的病案,不妥之处,请指教。
林某某,男,52岁,1994年4月18日就诊。大便下利达一年之久,---病程较长。
先后用多种抗菌素,收效不大。---西医治法,可以不管。
每日腹泻3~6次,呈水样便,---脾主运化,水湿不运,郁结肠道。
并挟有少量脓血,-脓为痰,血,为气虚不固所致。
伴有里急后重,---结合脓血,为痢疾的表现。
腹部有压痛,---不痛则痛,不营也会痛,不松也会痛。
以左下腹为甚,-肝生于左。
畏寒,--气有温煦作用,气虚所致。
发热(37.5℃左右)舌红,---气郁所致。
苔白,---寒证
脉沉弦。---沉主里,弦主气滞。
粪便镜检有红、白细胞及少量吞噬细胞。西医诊为“慢性菌痢’’。---西医的,可以不管。
综上所致,为脾虚不运,痰湿郁结,导致气滞,气滞日久,出现郁热。治疗时就要补气健脾而运化水湿,少佐以理气解郁即可。
看看方子:炙甘草和大枣,健脾益气,助脾运化;生姜散寒的同时更能解郁;桂枝,温经散寒,活血通脉,,既能散寒,又能理气;白芍,缓急止痛,柔肝安脾,量大之后,增强沉降之力,可达下焦,治疗腹痛,尤为对症。
至于桂枝汤,上海著名老中医张耀卿说“桂枝汤为张仲景一百十三方之主方,有扶正达邪之功。方中桂枝、生姜辛通卫阳;芍药、大枣和营敛阴,甘草调和阴阳。又桂枝、甘草辛甘扶阳;芍药、甘草酸甘化阴;桂枝、芍药调和营卫。”他归纳桂枝汤的功用为:调和营卫;解肌发汗;阳虚自汗;胃阳不足;奔豚气喘;少腹虚寒疞痛;风湿痹痛;虚喘;小儿慢脾风;滋阴和阳;冻疮;外科阴证。有人用桂枝汤加当归、制川草乌治风寒湿痹;桂枝汤加青蒿、白薇治原因不明之低热,辄能应手取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