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兄长的关注!
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深度!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一定要牵涉到自然的道理。本人在解释自然的生命生理时,用的是我们大家能看的见、摸的着的有形的形质模型,以达到被世人理解接受的目的,这是本人的理论的特征。
中医言的五行中金行在自然界的形质是金属,那金属的性质是什么呢?他在自然生养生命的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呢?首先金属它的质地在五行中是最沉的,这就保证了金属能够有效的依附及附着在地面之下的土中,那金属为什么非得附着在土中呢?这就与它的作用有关了。自然的金属形质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吸收太阳照到地面的热量,而附着在土下的金属就完成了一个重要的作用,那便是将太阳的热能沉降到土下,将热量沉降到土下有什么重要作用呢?那就是为地球的植物提供了能够使其生存的热量温度了,现代的科学就讲了植物的生长是以温度为必要条件的!这就是我们古人讲的金行的沉降作用,沉降中的“沉”,讲的是金属的质地最沉,而沉降的“降”,便是这个将太阳的热量沉到土下。这就是本人要讲的五行中金气沉降的作用,这与古人相比的五行“萧杀、潜降、收敛”的“金曰从革”的解释,那个更加形象呢?那个更能说明其实质呢?我想兄长您心中一定是有了定位了!
话又说回来,这跟人体的肺又有什么关系呢?本人的理论仍是以古人的“天人合一”的理论为根据的,这是不能变的!人身秉自然的金气而生的脏腑呢便是肺及大肠了,而人体的胃呢也是兼有金气的性质,对于胃俯燥金的性质的特殊作用请兄长关注本人的“三维立体的中医”的发布。好了我们在说回来,自然土中的金属将热量沉降到地下,此保证了土下的温度,但自然植物也是需要土上的温度范围的,在自然中这又是怎么实现的呢?这就要牵出一个自然界的形质-大气层,自然的大气层性质中它的自身也是具有吸收热量的作用,现代科学研究显示大气层中的水气及气体会吸收红外线(也就是热能),这可让地球保持较均匀的温度而无温差大的情况,而大气层本身具有质量(这是在地球的引力的作用下而实现的),故大气层在自然的性质上是属于金气的性质,即沉降固定热量的性质和自然金属形质的作用是一致的,而自然立秋之后地面上的植物叶落凋零,呈现一片萧杀、收敛、洁净的性质变化,这全都是立秋后大气的压力(即质量的沉降,此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下沉作用的结果,这就是古人说的金气主萧杀、收敛、洁净的自然现象的来源,那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立秋后太阳的照射地面的时间由长而渐而缩短,也就是说立秋后地面和大气层之间的热力在减少,也就是说地面的热力不能再支撑大气的质量的压力,而导致大气压力增加了而下沉。说的这么多目的是什么呢?这就是在解释人身秉自然金气而生的肺金相当于自然的什么形质模型,这就是地面上方的大气层。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身肺金作用便是将人身上的相火阳热降到身下的作用,这与自然大气层的作用是一致的。那既然自然的大气层相当于人身的肺金,那自然的地面下的金属在人身有相对应的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自然产生了人,那人身就要全都具有自然的形质模型,那具体是什么呢?那就是人身的胃俯及大肠腑,这是为什么呢?自然土中的金属,要在人身找到与自热此形质模型相对应的,那就必须具有土的性质,人身胃俯及大肠乃是属于胃家的,这个属于胃家的性质就决定了此二者具有了土的性质。“土中的金属”,那胃俯及大肠腑的金气的性质呢?这就很容易了,人身的胃俯是兼有燥金的性质的,而大肠腑乃是秉金气而生的,从以上的论述上看,自然土中金属的形质模型对应人身便是胃俯及大肠腑。
返回来我们再说说自然大气层的形质模型对应的人身的肺金这个生理吧。自然立秋之后是自然大气压力沉降向下的,此时地面上的热量是向下运动的,此时的过程相当于人身的肺金沉降作用,但我们的古人在讲到肺金的作用时是言肺主宣降的,就是说在肺金的沉降的性质之前是有个宣的作用,即停止不降的作用,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作用过程在自然中有没有形质模型呢?答案又是肯定的。那我们就来看看在立秋之前是什么季节呢?是小暑及大暑,那这两个季节的自然状态又是什么样的呢?这两个季节乃是最热的时候,就是说太阳照射到地面的热量最是多的时候,也是地面上热力最是强盛的时候,此时的大气压力在此强大的热力的支撑下是不能沉降的,这就是为什么大气压了只有在立秋的时候才可真正沉降的原因了!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在自然小暑、大暑季节中此时已经存在了三伏的自然生理状态,三伏的“伏”是伏而不动之意,此乃是蓄势待发,此乃是为日后的沉降作先期的准备,自然地小暑、大暑时候是自然蓄积热量的时候,此季节的热量是为秋、冬后植物的保暖作准备的,这是生命不能缺少的,这相当于自然世界的阳根。大气压力的下沉是在立秋的时候,而在小暑、大暑为什么也要出现三伏的大气压力的变化呢?这是因为自然为了不让太阳照射到地面的热量散失过多,此在自然热力最是强盛的时候,便有了大压力之动,即三伏来蓄积这个热量,而这个三伏的作用也是大气压力的作用,此相当于人身者亦是肺金的作用,而自然大气的压力是在立秋才正式的沉降,而小大暑季节的三伏的又怎么描述呢?伏者伏而不动,蓄势而发,此就产生了自然的“宣”的作用,即是肺金的宣的作用,对应自然来说肺金的宣的作用就是相当于人身肺的呼吸的“吸”,此储存氧气也。肺金主宣降,宣者此储存、蓄势待发,此为肺金的沉降作先期准备。说了这么多,皆是在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来用自然看得见摸的着的自然生理现象来解释人身的生理运动的实质,不这样就不能说明中医的生理是科学的。
道理讲完了,我们在说回我们的问题,就是说肺金的宣发,是不是说明肺金在五行之中质地是最沉的?通过上面的讲解,肺金的宣的作用之所以不沉降,不是说肺金的“轻”,不是肺金轻的不沉降,而是人身肺金在宣的时候,其下部的相火热力是最盛的,此在生理状态下不让其沉降,此等到肺金蓄积满了之后再沉降,也就是说肺金的质地沉降的性质不变,只是其下部的热力的阻挡而已。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肺金下部的相火热力不足了,此会出现一个什么病理状态呢?就是出现肺金在不该降的时候而沉降了,就会出现肺金的沉降太过,此在临床就会出现压气、短气的病理状态,那怎么治疗呢?用柴胡汤吗?金贵要略中有一条,在胸闷压气的病理时是有用“人参汤”而治疗的,这就是这个道理!此是火力的不足所导致的故也!
那又有人会说了,西医讲肺是大部分肺泡的,这便是一种轻的表现,我以上说的是肺金的五行金行的性质,此不涉及形质的问题,对于形质言自然的大气是气体的,其形质亦是轻的,但它在性质上是具有金属的沉降的性质的,因为其有质量而受地球的引力作用,这与人身的肺金的形质也是一致的。
自然界中的五行-植物、太阳、地球、金属、及水里溶解了金属离子(即真水),此是本人的自然生理部分的自然五行的形质模型,请大家关注本人的《三维立体中医》在本站的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