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泽运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12/31 帖子 1226 获得点赞 46 声望 48 2013/04/06 #81 话虽说的尖刻,可句句是真。敢于说真话、实话的,现在太少了。楼主,你是一个真汉子!
余泽运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12/31 帖子 1226 获得点赞 46 声望 48 2013/04/06 #82 余泽运 说: 话虽说的尖刻,可句句是真。敢于说真话、实话的,现在太少了。楼主,你是一个真汉子! 点击展开... 中医看病,汤方辩证最捷径,也最有效。我看《伤寒论》、《金匮要略》就是以汤方辩证为主。
514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2/02 帖子 326 获得点赞 15 声望 18 年龄 56 2013/04/06 #83 哈哈哈哈,妙!,我跟恩师学医时,恩师曾经说“熟读汤头三百个,不会开方也会开”,也是强调汤方辨证的。
李天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06 帖子 98 获得点赞 1 声望 16 2013/11/24 #84 治病不行,是加减不灵,朱丹溪治痰用二陈,治气用四君,治血用四物,治胃用平胃,再掺以郁法,也就是几个方子在加减。
兴歌华夏中医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12/11/14 帖子 1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3/11/30 #86 王老师~~~您第三本书什么时候出呀?等你大作等了好久哟~~我和我爸都很喜欢您写的书,语言精彩内容实用~~~~
人 人间天上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3/08/22 帖子 60 获得点赞 3 声望 8 2013/11/30 #89 李荣伟 说: 她眼睛瞟着研究生记录的主诉,右手的三个手指头按着患者的寸关尺,然后叫患者伸出舌头,她瞟了一眼, 点击展开... 姜是老的辣啊!抓得住精粹,那一瞟眼的功夫,非二,三十年难见其功!
李荣伟 闻名全坛 版主 注册 2011/09/25 帖子 14106 获得点赞 1143 声望 113 所在地 安阳 2013/11/30 #90 人间天上 说: 姜是老的辣啊!抓得住精粹,那一瞟眼的功夫,非二,三十年难见其功! 点击展开... 呵呵,咱不是姜,也不老,或许永远不会老,呵呵,长不大。
丹心仁术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7/27 帖子 36 获得点赞 2 声望 0 2013/12/14 #92 有时也有同感,我就元升甘桔汤加蝉衣僵蚕射干.再结合因时因人因症做加减,把大部分咽喉病及咽炎引起的咳喘都搞定了.有时中医也是一门经验医学.活学活用最关键!
我 我心淡然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13/12/20 帖子 2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3/12/20 #93 王老师,你好!我从你的书《杏林薪传》上抄了一个治痔新方,就是生黄芪用量50克那个,吃了两剂,现在大便溏,肚子总是翻滚,有点不舒服,不知道要怎么样加减一下方子,感觉痔核好像小了一点点,是混合痔,请老师看到贴子赐教一下!
王老师,你好!我从你的书《杏林薪传》上抄了一个治痔新方,就是生黄芪用量50克那个,吃了两剂,现在大便溏,肚子总是翻滚,有点不舒服,不知道要怎么样加减一下方子,感觉痔核好像小了一点点,是混合痔,请老师看到贴子赐教一下!
李荣伟 闻名全坛 版主 注册 2011/09/25 帖子 14106 获得点赞 1143 声望 113 所在地 安阳 2014/01/05 #96 丹心仁术 说: 有时也有同感,我就元升甘桔汤加蝉衣僵蚕射干.再结合因时因人因症做加减,把大部分咽喉病及咽炎引起的咳喘都搞 点击展开...
起舞弄清影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5/05 帖子 217 获得点赞 4 声望 18 2014/01/05 #97 现在大多数人认为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唯一。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伤寒论也就是汤药方书所本的理论和内经并不是一个理论体系。看来内经还是偏于指导针灸,汤药可能真是方证辨证另有理论所本?
刘国栋 不私聊 高级会员 注册 2013/12/15 帖子 2854 获得点赞 867 声望 113 年龄 45 所在地 辽宁大连 2014/01/05 #98 楼主和前面几位的回帖道出了玄机。 半天100多的诊量,试问谁能细致。首诊用常法,这基本没啥错,我也如此,但常法无效,二诊咋办?挨个方子试?这不科学啊,也不符合医者的利益。那就得从理论中找方法。 不过,有的病,根本就没道理可讲。所以医生也不得不像搞法律的一样,在法条之外,研究判例。这判例在医学中,我们叫它医案。
楼主和前面几位的回帖道出了玄机。 半天100多的诊量,试问谁能细致。首诊用常法,这基本没啥错,我也如此,但常法无效,二诊咋办?挨个方子试?这不科学啊,也不符合医者的利益。那就得从理论中找方法。 不过,有的病,根本就没道理可讲。所以医生也不得不像搞法律的一样,在法条之外,研究判例。这判例在医学中,我们叫它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