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动则头胀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7
获得点赞
89
声望
38
年龄
54
女,38,某银行职员

半月前,突发头晕、头胀。在市二院:ct检查,疑为腔隙性脑梗,血压160/95mmhg,其他检查无异常。因恶西药,故求中药治疗。体型中等,面色黄白,恶寒,尿频,饮食二便可,舌色淡薄白苔,脉沉细无力,双尺尤弱。

考虑:阳气不足,不能温煦周身,血脉拘急,血液运行不畅,故头晕、头胀,血压升高。

用济生肾气丸方加味治疗十余日,恶寒、尿频消失,头晕、头胀偶然有轻度发作(血压升高时出现,但已经大减),血压基本在正常范围内,舌淡红苔净,脉濡,尺脉不足。




此为近期我治疗的病例,从症状上看已然有效,但血压还是不稳定,在中午、下午,或活动量稍大时血压会增高,最高可达160/90,晨起最低110/75,大多数时间在130/80上下。

发上来,希望各位同道共同探讨下,现在的血压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下一步的治疗方向当如何?
 
这是肾上腺素性高血压,不是器质性的高血压,根本人情绪有关~!
 
此症实为“中风”,只是程度轻一点。此病在脾寒湿、肝气郁,受刺激后肝气妄行,冲动脾气,脾中寒湿浊气上冲入脑而发病。这就是中风的真正原因,此风为内风,而非自然之风。用济生肾气丸方加味治疗虽有效,只能利其湿,但其病未除。
其实中风因身体条件不同、病的程度不同,有很多表现形式,只是多数人不明病因,所以难以认定,只能认定那种突然晕厥的典型病症。可理中补脾配以汗法祛脑部余寒(热敷法也行)。
 
此症实为“中风”,只是程度轻一点。此病在脾寒湿、肝气郁,受刺激后肝气妄行,冲动脾气,脾中寒湿浊气



这个是今早复诊的病例。我把方子敲上来,供同道斧正。

党参10 黄芪15 白术10 白芍15 茯苓10 川芎6 升麻3 柴胡6 防风6 秦艽10 生地20 山茱萸15 麦冬10 五味子10 附子6
 
这个是今早复诊的病例。我把方子敲上来,供同道斧正。

党参10 黄芪15 白术10 白

道理大家来谈

疗效如何,我后面再反馈
 
脹属于实证,晕属于虚证,本方去外安内便解本病。
 
不用斧正。

前面的用药,症状上缓解的很快,患者还是满意的,不过血压虽降但还是不是很稳定,我自己反思了下,有些东西在道理上还有些纠结,所以很希望同道多多指教
 
现在高血压的很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无‘症’可循,来了就是想降压。这例是纯中药治疗,所以个人觉得更有探讨价值
 
今天的方子是 升阳益气汤和地黄饮子的底子
 
现在高血压的很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无‘症’可循,来了就是想降压。这例是纯中药治疗,所以个人觉得更有探

高血压不能一概而论。
 
今天的方子是 升阳益气汤和地黄饮子的底子

不满老兄,我不懂这个饮,那个汤。只明白一点经络与各经用药,所以知道你的用药是对的。并且权威性的给与肯定。如果某个专家教授敢于挑战你的方剂,那就是对中国中医祖先的否定,同时也说明他这个专家叫兽是假的。
 
党参10 黄芪15 白术10 白芍15 茯苓10 川芎6 升麻3 柴胡6 防风6 秦艽10 生地20 山茱萸15 麦冬10 五味子10 附子6

该患者中气虚,最主要是肾虚,血压不稳是肝风内动的缘故,看似阳虚,其中必有伏火,否则,不会血压忽高忽低

此药方升散太过,恐煽风点火~

党参10 黄芪15 白术10 白芍15 茯苓10 生地15 黄连6 黄芩10 阿胶10 酸枣仁15 柏子仁10

天冬15 麦冬10 女贞子20 旱莲草10 ,津少加桔梗10

这个药方是祛心肝伏火,补中养血安神

此药方适合中虚虚风萌动者~
 
党参10 黄芪15 白术10 白芍15 茯苓10 川芎6 升麻3 柴胡6 防风6 秦艽10 生地20 山茱萸15 麦冬



若见舌红脉数,佐以芩、连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