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什么是中医的掘墓人?

铁骨铮铮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1/31
帖子
141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年龄
69
—— 刘世峰

“中医掘墓人”是一个流传了很久的说法,也是中医前辈忧心如焚的呐喊,让人深感震撼,也让人心中不安。那么,什么是“中医掘墓人”?他们有什么特征和危害?这值得大家深思。近读邓铁涛教授给曹东义的信,使我受到很深的感触。邓老在信中说:“我年事已高,无法去教育这些中医学院毕业的‘中医掘墓人’!要打破藩蓠(中医药报,2012.7.20,p3)的作者居然提“头发可以止血吗?”的问题。他连头发与血余炭都分不开,到底这个藩蓠是他自作的还是中医的呢?而《中国中医药报》也不加按语原文以登了!”
笔者认为,所谓“中医掘墓人”,是指那些学中医的人自身又不相信中医,要抛弃中医固有理论;抛弃“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抛弃中医经典去搞所谓创新。不相信中医能治病,如前两年网络里署名“王教授”的人,写出《中医负我,我负中医》的长篇文章,认为中医不科学。又如有个网名叫川耗子的人在博客上发文《扁鹊,我凭什么崇拜你?》,说他“最近,重新阅读《史记》这一篇文章,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审视这位行业鼻祖,发现他却是一位不太光鲜的角色,多少年来,中医药界把他奉为医学神人而加以崇拜,在这位扁鹊先生学医和行医方式的影响下,使中医药的发展走上了一条神秘而怪异之路,他的一些所作所为至今还为中医药产生着很坏的影响。”曹东义教授研究扁鹊生平事迹多年,著有《神医扁鹊之谜》等学术著作,他一针见血指出:“川耗子歪说扁鹊,污损古人,蒙骗今人,不是读书少,而是别有用心。”
面对中医界开展的“读经典,做临床”活动,川耗子说:“我觉得,按照中医界目前的状况,只有黄帝/歧伯才能把《内经》讲清楚。要不,几千年来,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自己已经把《内经》弄明白了?照此逻辑推演下去,中医的最高境界就是几千年前的《内经》水平。所以,我建议,中医界开展一次新‘焚书’运动,凡《内经》以外的医书统统焚掉。”他们谈论中医,忽左忽右,抽象肯定,具体否定;面对西方医学,既不自信,也不自强,阴阳怪气,妄自菲薄。他们认为古代中医理论,中医经典,前辈中医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不行,不需要继承什么,唯有“创新”才行,要把传统的理论完全推倒重建。
按照“中医掘墓人”的理想,只有把故宫、长城拆了,建成钢筋水泥的才符合时代的要求。把古鼎、铜钱融化了,才能发挥其物质作用。他们不需要历史,也不需要文化,只要物质利益最大化。
笔者认为:中医药要走向伟大复兴,至始至终要坚持学中医经典。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说“经典是中医的根”,并说“只有根基牢固,才能千年不倒。”经典是根,也是中医学科的基础,就像西医的解剖、生理生化那样,无论谁学习、什么时候学习,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多临床,才能解决治疗疾病的实际问题,才能有信心。邓铁涛先生主张“临床史观”,认为只有具备临床经验的人,才能正确认识中医的历史成就与现实作用。因此,坚持学习和掌握中医阴阳五行固有理论框架,坚持中医思维,才能坚持中医始终“姓中”。
倡导健康云服务联盟的负责人王明华,是一位西学中人员,他曾经撰文《中医的问题在于不再中医》,指出了中医西化、异化的危害。他说:“中医的问题,并不是中医原来的文化本身出了问题,不是中华文化或中医的文化过时了,不是中医不再适应中国的科学进步和市场经济,主要问题在于中医教育者和行医者的本身不再清楚什么是中医”。 他认为“中医是中华文化的正传,只要中华文化不倒,中医就有信心。‘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中医本来有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医中药应该有竞争优势!应该在国内在国外逐步兴盛!应该成为政府弘扬中华文化的‘强者’!”没有中国梦的中医梦是难以实现的,没有中医梦的中国梦也是残缺不全的。如果中医人背离中国国学文化,对中医失去自信心,搞中医西化,不坚持中医自身的理念,中医不再是中医,中医复兴的大业还有希望实现吗?
石家庄市西医博士王彬说:“读到博士,始知西医有致命缺陷,但当时还是不相信中医的,后来真正见识到了传说中的医道,才知道手到病除是真的,妙手回春是真的,大医是医心的,是不用药就可以治好人的病,就凭一双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文化,真正的医道,也才明白‘望而知之谓之神’,这是真的,也就明白了扁鹊、孙思邈、李时珍都是传承了中医文化。没有对道德参悟是理解不了中医文化的。”
中医独特的学术理念,与西医的理论和方法不同,中医临床有效解决疑难病症,不仅赢得了患者的信赖,而且也感化了很多愿意虚心学习中医的西医人员。当年受组织委派的西学中人员,今天由于各种机缘自愿学习中医的西医,也在逐渐被中医文化所化。“中医掘墓人”的不时一唱,只能是民族虚无主义的哀鸣。只要大家认清了他们的危害,继续在“读经典,做临床”的正确道路上不断奋进,中医事业的复兴就会早一天到来。
 
鼓掌,给老师献花我们正在和姬老师学习呢!
 
伤寒不是经典?
温病不是经典?
 
问得好,川耗子是要焚烧《内经》以下的中医书籍。

虽然这些经典多多少少 都有借鉴内经的内容~ 它们都是内经的补充 与实践~
光讲理论 不实践 有何用~
 
好样的,中医的未来和希望都在你们身上。

谢谢老师的夸奖!
我就黄毛丫头一个!中医的粉丝而已。不过很热爱中医,也在努力学习中医!虽然我被某昂贵的主任医生误治成“虚虚”!但不影响我对纯真中医的热情!
明晚姬老师给我们上第二次课。楼上的“蜀水一方”也和教师一起学习。他还是个小屁孩呢!
 
谢谢老师的夸奖!
我就黄毛丫头一个!中医的粉丝而已。不过很热爱中医,也在努力学习中医!虽然我被某昂

学中医爱中医是基础,你们了不起哦。
 
继续在“读经典,做临床”的正确道路上不断奋进,中医事业的复兴就会早一天到来。

很对,很对,连中医基本经典都没读,套用几个古方,胡扯一些阴阳的空洞概念,实际是在破坏中医事业。
 
继续在“读经典,做临床”的正确道路上不断奋进,中医事业的复兴就会早一天到来。

很对,很对,连中医基

说得太对了,我支持你。
 
虽然这些经典多多少少 都有借鉴内经的内容~ 它们都是内经的补充 与实践~
光讲理论 不实践 有何用~

呵呵。您说的非常那好。很赞成
应该把后世注释内经的人统统枪毙。再到古墓把内经之前医家挖出来

不过你也不一定能代表你家祖宗的。也得把你。然后再把你祖宗从黄土挖出来
 
《内经》《伤寒》可以留下来作为中国古代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再继续用以治疗现代疾病。现代疾病都是经西医治疗,“现场被破坏”,无证可辨的情形。不是古中医不对,而是时代改变了古中医的命运。
新中医已经在中华大地孕育了60年,现在即将问世了。
 
刘先生的见解有一定道理。我还想补充一点。邓铁涛大师是上世纪的人,他没有什么文化,看病水平说高也不是特别高的。他坚持经典没错,由于他所处的时代和文化水平决定的。他除了经典以外,可能什么也不知道了。
对于经典历朝历代都有不同解释。大家是否想过原因。因为3000年前的人和后代的认知水平的不一样的。经典确实很伟大,伟大的让人都学不会。伟大的3000年都在为其争论。其实,就在经典之前还有更远古,更伟大的东西,我们可以路走回去。再往自己身上一看,我们全身长满了毛,我们终于回归到猴猿时代了。
对经典的理解,它只所以颠扑不破,那是因为它处在哲学面层。古代没有细节学科,只有哲学。经典的哲学方向应该坚持。指导思想也可以参考。然而当今时代知识早已爆炸,在经典的哲学方向性下,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做,却无人去做,只愿意守着经典,陶醉于经典。假如黄帝真的能够活过来,也未必自豪得起来。他一定会惭愧的说,我的给你们指了一下方向,让你们朝那里走。你们几千年都不走路,还躲在我的怀抱里,人家孔子的“后生可畏”!我的中医后生怎么几千年都断不了奶。岂不成了白痴?孔子虽没有我伟大,而人家的弟子伟大,人家也就伟大起来了。我的弟子无能,我脸上还有什么光彩?
 
”没有中国梦的中医梦是难以实现的,没有中医梦的中国梦也是残缺不全的。”说的很不错。
我对“梦”的理解应当是希望,或者是未来的展望。不知对否?不过在我眼里的中医人对希望和未来都不怎么感冒,而对过去,对历史饶有兴趣。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看,应该属行业性心理疾病。也称创伤后的“情结”。其实,我也明白,自1840年至今,中医只剩下最后一块阵地了,再坚守不住就完了。中国中西医结合的失败,已经让中医无梦可做了。中医人坚守也是有道理的。
我还是原先的主张。坚守医理,还得创新。创新不单是中医需要,任何行业、任何人、任何物种和生命都是以继承和创新---阴阳双向进行才能得以生存。中医梦一定要做,是中医未来的梦!应有自信,坚信中医界自身会出现更伟大的未来人才,振兴中医未来。经典虽说颠扑不破,但已经不能激发我们做梦了!
 
所谓中医创新,清末民国称“汇通”,建国初称“结合”,名医大家医术精湛,却人数罕见。大家都学不会。其实名家不是保守,他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教会人。中医高校学生所学的是中西医两个学科的基础理论。始终是两张皮。没有人能够真正结合。现代医术也就无人学会。反过来看,经典反而好学一些。仲景之所以称千古医圣,并不是由于他的医术精湛无双,而是他创立的辨证套方法则大家容易掌握。能够在古时极端低劣的文化条件下,将大批的文化不高的人培养成临床人员,为劳苦大众解决医疗问题。普及千古,造福万民。
当今我们的文化程度都很高,应该具有创新的设想。创新并不是凭空而来,还是在仲景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更好的办法。仲景时代确实距我们不近。现代人只要不怕困难,勇于探索,中医还是有发展前景的。相反,保守经典,反对创新,结果可能更不理想。
 
《中医的问题在于不再中医》,指出了中医西化、异化的危害。
建国后,中医进行了创新,确实出了问题。直到现在中医科研的错误也无法纠偏。中医的探索者,与经典的捍卫者,有着同样的执拗。他们绝不会放弃西化工作。因为的思维运行已经停滞,只不过是个科学工具,绝不可能按照中医经典的正确思想理念去研究。中医探索者,与经典的捍卫者有着同样的执拗,这即是历史造成的,也是中医发展变革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这一现象,可能会持续更长的时期。我估计,至少还得持续一万年。巫卜和医分家已经3000年了,谁也没有说服谁。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是无法改变的。
双方也只有相互批判批判,过过嘴瘾而已。
 
”曹东义教授研究扁鹊生平事迹多年,著有《神医扁鹊之谜》等学术著作,他一针见血指出:“川耗子歪说扁鹊,污损古人,蒙骗今人,不是读书少,而是别有用心。”
曹东义教授既然是中医学教授,可有展示其教授精湛绝技,使中医学术提高之大作? 不研究如何看病,却在那里扯闲淡。 从现代文章中编几篇《回归中医》,从古书上抄几句《神医扁鹊之谜》之类的没有学术价值的书籍,实在是糟蹋国家纸张,破坏环境。
 
近读邓铁涛教授给曹东义的信,使我受到很深的感触。邓老在信中说:“我年事已高,无法去教育这些中医学院毕业的‘中医掘墓人’!
邓大师年事已高,还关心中医事业,可歌可泣!但不思创新中医,纵涌走向回归,他老人家也算一份。中国以往的大师,如悲鸿、鲁迅、思成等,都是创新人物;从邓大师起,大师这个称誉,就开始赋予那些开历史倒车的人物了!试问苍天:究竟谁是‘中医掘墓人’?开历史倒车,将中医拉回到巫卜时代的人才是!
 
“ 笔者认为,所谓“中医掘墓人”,是指那些学中医的人自身又不相信中医,要抛弃中医固有理论;抛弃“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抛弃中医经典去搞所谓创新。不相信中医能治病。”
此言不妥!国家、世界都在鼓励学术创新!并对创新者以诺贝尔奖为代表的各种奖项予以鼓励。宇宙间只有中医界不能创新,创新就要被扣上所谓“中医掘墓人”大帽子。此帽应该留给自己戴。
中医能不能治病,不是相信,或不相信的问题。而是究竟能不能治病的问题。究竟能治哪些病?能治到什么程度?谁知道? 28位汉医国医大师可知否,大师们会看“已病”吗? 据我所知中医只能“治未病”。给健康人把把脉,开点营养药而已。还让大家如何相信?荒芜的时代,只能造就人才的荒芜。中医界不去开发研究新医术,老医术有学不会,只会在这里指责别人。这是中医界最大的弊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