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十年十案之五 腹痛原因未明案

杏李园主人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12/17
帖子
1585
获得点赞
12
声望
0
十年十案之五
腹痛原因未明案


黄女。40岁。小腹刺痛2年余。白天如常,夜间则发作,报腹而坐,不能入睡,痛苦不堪。
2006
5月来诊。询其近2年在各医院行彩超、尿检等多种检查,未出明确诊断,屡用各种中西药物,了无寸功。
望诊:舌苔厚白腻
触诊:腹软无结块;脉诊:沉中略紧。此乃下焦虚寒、日久化瘀,瘀积夹杂,是以入夜剧痛。白天阳气主令,故可缓解。处仲景大黄附子汤、孙真人温脾汤合方,并加入全虫、蜈蚣解痉,元胡、失笑以化瘀,半夏、竹茹以化湿。全方味多量重,每剂达20味药。药入口即效,当夜虽痛而可忍受,不必坐起。后以上方为基础,连服30余剂,至今未发。
按:此案于西医无明确诊断,于我中医则病因清晰,验证了陆广莘先生的话:你那个所谓的现代先进检查手段,可能还不那么先进。此种情况临床屡见,提示我们,现代检查手段只是辅助,仍需以中医四诊合参为主,这也就是朱良春先生辩证于辨病相结合辩证是绝对的,辨病是相对的之意。
方中附子半夏同用,人参五灵脂同用,古有先例,近贤更屡有专文驳斥不可同用之非,尤以朱良春先生说理最畅。吾屡有应用,从未见毒副作用。因并无新的个人见解,不赘述。


1


腹痛误药案
2008
1111日。朱女。45岁。教师。病情与上基本相同,多次检查未明原因,治疗不能见效。花费过万。吾力言无妨,用药与上案也基本相同,药入即舒,连服数剂,疼痛大减。
2008
1129日,抓药2剂。当晚饭后服下,是夜痛势加剧,全身发颤发冷,于某医处打止疼针亦不能止。30日晨其家人带药来找我,说给治坏了。我查药后发现原方中附子20克一粒皆无,询问药房调剂,原来忘了。至此原因清晰明了:大黄附子汤中附子监制大黄之寒,则大黄去性存用也,今无附子,大黄性寒下攻,患者下焦本就虚寒,今寒上加寒,岂非雪上加霜?能不痛剧乎?

遂告之以老生姜20克、带须葱根1把,急煎,兑入老陈醋适量频服。是日连服此方2次,腹痛渐缓,次日晨回复元气。于第二剂中补足附子20克再服,并无任何不适。
原方录于此,供大家参评:
白芷30、小茴香30、砂仁15、乌药20、附子20、细辛3、大黄10(后下)、徐长卿30、蒲公英15、元胡30、沉香5(后下)、全虫10、蜈蚣1条、九香虫10、焦三仙各10、枳壳10、厚朴10、人参10、黄芪15、防风10.
按:此类患者吾历年经治20多例,皆有应手之效。唯此例,因调剂疏忽,一药之失,致使全方药性大变,改温通为寒通。试问:谁敢轻视调剂乎?
2
术后腹痛案

孙妇。54岁。2005年夏天于某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并行阑尾切除。术后2天出现腹痛、恶心、乏力、畏寒。手术医生甚为惶恐,进行各种检查无异,又请多科会诊,拟行剖腹探查,患者拒绝,遂出院来我处求治。
我凭脉据证,结合当时两种手术同时进行、手术时间较长则伤气,而手术时天气炎热、手术室冷气开放则冷气入腹,断为下焦虚寒、兼夹瘀滞,乃虚寒瘀互结之证。投温经汤、少腹逐瘀丸加减,3剂痛减,6剂痊愈。
按:此案并不复杂。重点在于结合患病之因,故能应手而愈。
此案效之所在,辩证乎?霸药乎?诸君明察。


杏李园主人。2008.12.15.



 
朋友最近治疗一例顽固脐周疼痛的患者,推荐朋友学习了这个医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