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我讲之惊世骇俗:相克者相生

一脑门官司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0/01
帖子
241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年龄
43
水养火而生,火养金而生,金养木而生,木养土而生,土养水而生.可以问,少问,得而不思,不如不得.少问而知之,则为己缘.
此贴只回答一周.
 
朦胧中似有玄机全都没懂

先第一问:水如何养火呀?
 
火当旺,而不当炎.得水之制,旺而不炎.
其生曰常,得常则常生,长生.
不制则物极必反.
木之所生火为母道,水之所生火为父道.
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育而不教,有失于道.
伤寒门中亦有所提及,阴行二十五周天是也.

以后此类问题不再回答.
 


既然是骇俗之说,当然会有反对声音.但此说到底害不害人,待观吧.
其实此类说法,自古多有提及,只未多论而已.
 
火当旺,而不当炎.得水之制,旺而不炎.
这里的水、火是指什么?若指物质,火不炎当称为木、煤、油,火不炎水制什么?
 
回复 6# 李兴太


水火所指阴阳象,非物质.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西医的唯物论毫不相干.请注意,是两种学术理论间的关系.更何况传统中医是与<<灵>><<素>>二经,<<易>><<难>>等,以及传统国学相关,例如朱丹溪所学的<<程朱理学>>之类.国学之中,并无它物.
积阳成火,火壮成炎,物质何来?中医讲象,别讲物质,现代中医教材中大量引用西医理论佐证于中医理论,可哪一个能讲清楚了?不得全貌.
只有用中医传统的理论去解释,才有通.
至于先生自己文中所说金生水,我提出要靠火,古人早有多方论述.
象,于五行中,用现在的话讲,可以说是抽象概念,这该如何理解,如何掌握,全凭一心.金生水,不通,可火煅金生水,则通.
如果说水该怎么解释,我只说,水象.金象遇火象则熔,生水象,遇寒则凝或复而为坚.

此类问题以后不再做答.

讲到这,再另外讲一下"寒痰"始生.我还是简单几句话.
戊己两土得水谷而生清降浊,布于庚辛两金,辛金者肺.母强则子从母令,清华之气得升并布;子强用事则母败,进而生湿,在肺为痰.正如春季生发,地气上行,遇寒为露,为雾.
 


火之炎为其本性,不炎正是因水之制.火得水制,不得大旺成炎,则成平常态.
若火失炎之本性,则火自灭,土不生,水自泛,五行乱,诸象灭.
 
先生不懂阴阳,经云:“阴阳同类异物也”,若阴阳水火既济,何以谈水火?只有阴阳偏胜或偏衰才能称为水火。有制之火不为火,有制之水不为水。
 
没看出有啥惊世骇俗,很普通。
 


既济之卦,是水火既济,所讲也是一象.为水火所生,是所谓平衡.正因其不平而平,才为常态.若水还是水,火还是火,而无既济,还何谈平衡呢?人活着,是靠水,还是靠火呢?是靠阴还是靠阳呢?要说两者都靠,不平衡怎么能行呢?算我不懂阴阳吧,可这既济,不也是有相克而生之理吗?正所谓阴阳互根互用,就在于一个既济.
 
阴阳互根是指“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若以先生之论水养火,必然火也养水,作如何解释?
 
回复 13# 李兴太
四圣心源 卷一 天人解 五行生克

五行之理,有生有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
相克者,制其太过也。
木性发散,敛之以金气,则木不过散;火性升炎,伏之以水气,则火不过炎;土性濡湿,疏之以木气,则土不过湿;金性收敛,温之以火气,则金不过收;水性降润,渗之以土气,则水不过润,皆气化自然之妙也。

另外,学此学,当以古法为制,不可妄融于外道.我之前也说过,不可以唯物论性质的思考方式去理解传统学术.毕竟传统就是传统,并无它物.
话至此已明,望多思.
 
易经上火水可是未济,火不克水,火克金,应该找火养金的例证
 
回复14#
当以古法为制,不可妄融于外道.
既然依古法为制,为何说出水生火的外道来?
 
回复 17# 李兴太

癸水生乙木,乙木生丁火,此之生,全赖己土左转之力.
如果你说"火"是"木"生,那也是对的.这没错,但我说"癸水"生.
另外,"水"生"火"之论不是外道,而是先贤们早有论述的.
你还是跳不出物质性思维.到此为止吧.
 
回复18#
癸水生乙木,乙木生丁火
先生讲占术,论五行长生,哪知甲木生亥,乙木生午此乃基本常识。
 
回复 19# 李兴太


你这么说就不是我不懂,而是黄元御不懂,那些都是他说的.是张机教的他.
另外那不是什么占术,是后天八卦,是讲阴阳会生的.是以十天干为讲的.讲的就是阴阳互生的过程.是<<伤寒论>>的精髓.由张机唯一心法传人黄元御所书.拜托您老先读一读再说.
 
什么是中医?你们太在意阴阳五行!谈论太多的玄理!宋时理学兴医学沦!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