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岐伯说:学医真难

回复 15# meijie22


千万法门,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深入进去,都可以了
所谓大道相通,,就是不论从哪里入手,只要到了一定层次,道理都是一样的
 




清晰、精辟,受教,
 
回复 19# 李兴太




初窥门径即自先生始,再次感谢
 
发现一个大错误

这段话是岐伯说的,不是黄帝说的

改过来了~~
 
后面是黄帝说的。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齐戒择吉日不敢受也。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汉朝以前的文字大多是写在竹简上的,每写一个字都很麻烦哦,所以很少废话,更是惜字如金,读《内经》每每见到很多这样的‘客气话’,可以想见当时的人对医学的学问是如何的恭敬和虔诚喔,而现在的我们的学习态度又是如何呢?
 
阅读能力非常重要,只看解说,那经文的理解有很多种.各家都有理.我还是喜欢看原文,不能理解的地方,查一查.多看几次.真理就在其中.
 
回复 26# 村夫


佛经里说:所见皆为虚妄

各家的理解是各家的,不是自己,想要变成自己的东西,还是要自己去读,去体会,去实践,然后有得
 
《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中,对上面的这段话做了更进一步的阐释.正在学习中

岁运太过,则运星北越。运气相得,则各行以道。

故岁运太过,畏星失色,而兼其母;不及则色兼其所不胜。

肖者瞿瞿,莫知其妙,闵闵之当,孰者为良,妄行无征,示畏侯王。

帝曰:其灾应何如?

岐伯曰:亦各从其化也,故时至有盛衰,凌犯有逆顺,留守有多少,形见有善恶,宿属有胜负,征应有吉凶矣。

帝曰:其善恶何谓也?

岐伯曰:有喜有怒,有忧有丧,有泽有燥,此象之常也,必谨察之。

帝曰:六者高下异乎?

岐伯曰:象见高下,其应一也,故人亦应之。

帝曰:善。其德化政令之动静损益皆何如?

岐伯曰:夫德化政令灾变,不能相加也;胜负盛衰,不能相多也;往来小大,不能相过也;用之升降,不能相无也;各从其动而复之耳。

帝曰:其病生何如?

岐伯曰:德化者,气之祥;政令者,气之章;变易者,复之纪;灾眚者,伤之始;气相胜者和,不相胜者病;重感于邪则甚也。

帝曰:善。所谓精光之论,大圣之业,宣明大道,通于无穷,究于无极也。余闻之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非夫子孰能言至道欤。乃择良兆而藏之灵室,每旦读之,命曰气交变,非斋戒不敢发,慎传也。
 
学好了难,专注一下
 
回28#
融会贯通矣!
 
恭喜北影毕业了 :)
 
回复 31# 老熊猫


啥意思?
 
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

病变都是从细微处开始变化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了才能体察的到.

琢磨着,最先知道了这个变化的,能在细微变化的时候就能进行干预防变的,才是高明的医生---越提前越高明
 
没学会古文 就别学中医嘛真是的 再说了 中国人 不懂古文.多丢人
 


不骗你,现在的中医大半对古文似懂非懂
 
回复 20# 孙洪彪


黄帝燕坐,召雷公而问之曰:汝受术诵书者,若能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为余言子所长,五脏六腑,胆胃大小肠,脾胞膀胱,脑髓涕唾,哭泣悲哀,水所从行,此皆人之所生,治之过失,子务明之,可以十全,即不能知,为世所怨。
由上可见,学习中医要博览杂学,取类比像。
 
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贪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惧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

治病之道,气内为宝,循求其理,求之不得,过在表里。

守数据治,无失俞理,能行此术,终身不殆。

不知俞理,五脏菀热,痈发六腑。诊病不审,是谓失常,谨守此治,与经相明。

上经下经,揆度阴阳,奇恒五中,决以明堂,审于始终,可以横行。
 
回复 36# 王家祥


孙思邈也说: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呵呵,穷极一生,能成就几人哦
 
回复 38# 孙洪彪


个人认为学习中医,至少要对《内经》时代一些文化有所了解。否则无法深入。中国文化都有一个共通性,中医并不是脱离的独立文化。《易经》为天下第一经,其原理也就是掌握了事物之间的共通性。
 
回复 39# 王家祥




有理,从你这个说法,我想是不是现在的人学不懂中医的原因,首先是没学会古人的思维、逻辑方法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