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11/09
- 帖子
- 16494
- 获得点赞
- 295
- 声望
- 63
【原文】
彭更1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2于诸侯,不 以泰(3)乎?”
孟子曰:“非其道,则一章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 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
曰:“否。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曰:“子不通功易事4,以羡5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 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6)皆得食于子。于此有人焉,人则孝,出则
悌,守先王之道,以待(7)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子何尊梓匠轮 舆而轻为仁义者哉?”
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 以求食与?”
曰:“子何以其志为哉?其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 志乎?食功乎?”
曰:“食志。”
曰:“有人于此,毁瓦画漫(8),其志将以求食也,则子食之乎?”
曰:“否”
曰:“然则子非食志也,食功也。”
【注释】
1彭更:人名,孟子的学生。2传食:指住在诸侯的驿舍(宾馆)里 接受饮食。传,驿舍,相当于今天的宾馆。3泰:同“太”,过分。
(4)通功易事:交流成果,交换物资。5羡:余,多余。(6)梓匠轮舆:
梓人、匠人批木工;轮人、舆人指制造车轮和车箱的工人。(7)待:同
“持”,扶持。(8)墁(man):本义为粉刷墙壁的工具,这里指新粉刷过的 墙壁。
彭更1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2于诸侯,不 以泰(3)乎?”
孟子曰:“非其道,则一章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 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
曰:“否。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曰:“子不通功易事4,以羡5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 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6)皆得食于子。于此有人焉,人则孝,出则
悌,守先王之道,以待(7)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子何尊梓匠轮 舆而轻为仁义者哉?”
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 以求食与?”
曰:“子何以其志为哉?其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 志乎?食功乎?”
曰:“食志。”
曰:“有人于此,毁瓦画漫(8),其志将以求食也,则子食之乎?”
曰:“否”
曰:“然则子非食志也,食功也。”
【注释】
1彭更:人名,孟子的学生。2传食:指住在诸侯的驿舍(宾馆)里 接受饮食。传,驿舍,相当于今天的宾馆。3泰:同“太”,过分。
(4)通功易事:交流成果,交换物资。5羡:余,多余。(6)梓匠轮舆:
梓人、匠人批木工;轮人、舆人指制造车轮和车箱的工人。(7)待:同
“持”,扶持。(8)墁(man):本义为粉刷墙壁的工具,这里指新粉刷过的 墙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