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广瘟疫论

发蒸
时疫愈后,有发骨蒸如劳瘵者,乃余热留于阴分也,不可以其羸瘦而遽用虚损门治法。必察其六府,有结邪,则仍攻其邪为主,次察其经络;有壅瘀,则仍通其壅瘀为主,次察其气道;有痰涎,则仍利其痰涎为主。数者俱无,然后以清热为主,或无邪而阴伤,方可纯用养阴之药,或分其余邪之轻重,亏损之多少,而兼用养阴清热药,进退加减以和之更妙。
 
妇人
妇人时疫悉与男子同,惟当经期则治法略异,以其关乎血室也。凡遇感疫值经期者,治法必兼少阳,以少阳与厥阴为表里,厥阴为血室,血室一动,邪必乘虚而犯之,须分适来因受病而止、适来受病而自行、适断而受病三种,则虚实自见。

凡经水适来而受疫气遽止者,必有瘀血,要再察其胁、腰、少腹,有牵引作痛拒按者,必以清热、消瘀为主,小柴胡加赤芍、延胡、桃仁、归尾、丹皮。

凡经水适来而受疫气,疫病虽发而经水照常自行者,不必治其经血,但治其疫邪而病自愈。盖病本未犯血室,故经血自行如常也。仲景所谓∶勿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者。正指此,非谓总不用药也。

凡经水适断而受邪者,经行已尽则血海空虚,邪必乘虚而陷入血海,若见腰、胁及少腹满痛者,大柴胡汤加桃仁、赤芍,逐其血室之邪始愈。

凡妇人受疫,但见昼日明了,至夜谵语,即当询其经期,以防热入血室之渐。
 
妊娠
妊娠感时疫,须治之于早,则热不深入而伤胎。当汗、当清之证,当速治不待言,当下之证尤不可迟。若因妊娠忌下伤胎之说,因循略迟,则胎受热蒸而反易坠。一见里证,速下其热,其胎反安然无事。盖有病则病受之,内经所谓∶有故无殒者,于此见之,此历验不诬者。妊娠受疫,当下失下,至于舌黑腰痛,少腹下坠至急,则其胎多死腹中,自欲坠矣。此时下亦坠,不下亦坠,然下之胎坠,母犹可救十中二、三,不下则母无生理,胎亦不能独存。同一坠胎,而此善于彼,当明言于病家,而后施治下药,虽三承气皆可用,惟芒硝当慎,以其专主伤胎,非大实、大热、大燥,不可试也。
 
小儿
小儿受时疫悉与大人同,而时见惊搐类于惊风,误治多死,用大人治疫清解诸法,减小剂料以治之则愈。小儿不能言,遇当下证,既不知其谵妄,复难验其舌苔,则当验其唇,唇赤而燥即是下证,此幼科之要诀也。
 
诸方
大青龙汤

麻黄 桂枝 杏仁 石膏 甘草(炙)

加姜、枣煎。

六神通解散(捶法,有川芎、羌活、细辛。)

麻黄(一钱) 甘草(一钱) 黄芩(二钱) 苍术(二钱) 石膏(一钱半)滑石(一钱半) 豆豉(十粒)

加葱、姜煎。

九味羌活汤

羌活(一钱半) 防风(一钱半) 细辛(五分) 苍术(二钱半) 白芷(一钱) 川芎(一钱) 黄芩(一钱) 生地(一钱) 甘草(一钱)

加生姜、葱白煎。

葳蕤汤(一方有干葛,无菊花。)

葳蕤(二钱半) 麻黄(五分) 白薇(五分) 青木香(五分) 羌活(五分) 杏仁(五分) 川芎(五分) 甘草(五分) 石膏(一钱半) 菊花(一钱半)

白水煎。

大羌活汤

羌活 防风 细辛 苍术 白术 川芎 黄芩 生地 甘草 防己 知母 独活 黄连

白水煎。

人参败毒散

人参 茯苓 甘草 枳壳 桔梗 柴胡 前胡 羌活 独活 川芎 薄荷

加生姜煎。

吴氏达原饮

槟榔(二钱) 浓朴(一钱) 草果仁(五分) 知母(一钱) 黄芩(一钱)芍药(一钱) 甘草(五分)

白水煎。

小柴胡汤

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甘草

加生姜、大枣煎。

炙甘草汤

人参 甘草(炙) 桂枝 阿胶(蛤粉炒) 麦冬 生地 大麻仁

加生姜、大枣、水酒各半煎。

柴胡四物汤

柴胡 半夏 人参 黄芩 甘草 当归 川芎 白芍 生地

加姜、枣煎。

参胡三白汤

人参(一钱半) 白术(一钱半) 柴胡(二钱) 白芍(一钱半) 白茯苓(一钱半)

白水煎。若脉微弱,口渴心烦,加麦冬、五味子。若烦,口苦,心下痞,加黄连、枳实。若不眠,加竹茹。

清脾饮

青皮 柴胡 浓朴 黄芩 半夏 甘草 茯苓 白术 草果

加生姜煎。

大承气汤

大黄(四钱,酒洗) 芒硝(二钱) 浓朴(二钱) 枳实(一钱)

白水煎。

小承气汤

大黄(四钱) 浓朴(一钱) 枳实(一钱)

白水煎。

调胃承气汤

大黄(三钱,酒浸) 芒硝(二钱) 甘草(一钱)

白水煎。

人参白虎汤

石膏 知母 甘草 人参

加粳米煎。

黄龙汤

大黄(三钱) 芒硝(二钱) 浓朴(一钱半) 枳实(一钱) 甘草(一钱)人参(一钱半) 当归(二钱)

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

六味地黄汤

熟地 山药 山萸肉 茯苓 丹皮 泽泻

新汲井水煎。

生脉散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白水煎。

四物汤

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

新汲井水煎。

越婢汤

麻黄 石膏 甘草

加生姜、大枣煎。

阳旦汤

桂枝 芍药 甘草 黄芩

加生姜、大枣煎。

黄芩汤

黄芩 芍药 甘草

加大枣煎。

栀子豉汤

栀子 香豉

先煮栀子,后入香豉,白水煎。

黄连解毒汤

黄连 黄柏 黄芩 栀子(等分)

白水煎。

小陷胸汤

黄连 半夏 栝蒌实

先煎栝蒌实,后内二味,白水煎。

导赤泻心汤

黄连(酒洗) 黄芩(酒洗) 山栀(姜汁炒黑) 滑石(飞) 知母(盐酒拌)犀角(镑) 甘草(生) 人参 麦冬(去心) 茯苓(各一钱)

加灯心、生姜、大枣煎。

猪苓汤

猪苓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各一两)

白水煎。

天水散(加朱砂,名益元散。)

滑石(六钱) 甘草(一钱)

研细末,井水或灯心汤调。

柴葛解肌汤(捶法,加石膏一钱。)

柴胡 葛根 甘草 黄芩 芍药 羌活 白芷 桔梗

加姜、枣煎。

吴氏三消饮

槟榔 浓朴 草果 知母 葛根 芍药 甘草 羌活 黄芩 柴胡 大黄

加姜、枣煎。

六君子汤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草 陈皮 半夏

加姜、枣煎。

归脾汤(一方无白芍。)

人参 白术 黄 茯神 枣仁 远志 木香 当归 白芍 炙甘草

加桂元肉、姜、枣煎。

清燥汤

苍术(一钱,炒) 白术(五分,炒) 黄 (一钱半) 人参(三分) 茯苓(三分) 黄连(一分,炒) 黄柏(二分,酒炒) 甘草(二分) 陈皮(五分) 猪苓(二分) 泽泻(五分) 升麻(二分) 柴胡(一分) 五味子(九粒) 神曲(二分,炒) 麦冬(二分)当归(二分,酒洗) 生地黄(二分)

白水煎。

大柴胡汤

柴胡(一钱) 大黄(二钱) 枳实(一钱) 黄芩(一钱) 半夏(一钱) 白芍(一钱)

加生姜三钱,大枣一钱煎。

吴氏清燥养荣汤

知母 天花粉 当归身 白芍 甘草 生地(汁) 陈皮

加灯心煎。

补中益气汤

人参 白术(炒) 黄 (蜜炙) 炙草 陈皮 当归 升麻(蜜炙) 柴胡(炒)

加姜、枣煎。

三黄石膏汤

黄柏 黄芩 黄连 栀子 淡豆豉 麻黄 石膏

加生姜、大枣、细茶煎。热服。

防风通圣散(又名双解散。)

防风 大黄 当归 芍药 芒硝 荆芥 麻黄 栀子 连翘 甘草 桔梗 石膏 滑石 薄荷 黄芩 白术 川芎

加生姜、葱白煎。

逍遥散

柴胡 当归 白芍 白术 茯苓 甘草 薄荷

加煨姜煎。

瓜蒂散

甜瓜蒂(炒黄) 赤小豆

共为末,熟水或韭水调。量虚实服,或用搐鼻。

葛根葱白汤

葛根 芍药 知母 川芎

加葱白、生姜煎。

平胃散

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

加姜、枣煎。

吴氏承气养荣汤

知母 当归 芍药 生地黄 大黄 枳实 浓朴

加姜煎。

凉膈散

芒硝 大黄(酒浸) 山栀 连翘 黄芩(酒炒) 甘草 薄荷

加竹叶,蜜煎。

四苓散(吴氏有陈皮,无白术,亦名四苓散。)

茯苓 猪苓 泽泻 白术

白水煎。

桃仁承气汤

大黄 芒硝 甘草 桃仁 桂枝

白水煎。

茵陈蒿汤

茵陈 大黄 栀子

白水煎。

吴氏举斑汤

白芍(一钱) 当归(一钱) 升麻(五分) 白芷(七分) 柴胡(七分) 穿山甲(二钱,炙黄)

加姜煎。

犀角地黄汤

犀角 生地 丹皮 芍药

白水煎。

三黄泻心汤(《汤液论》有黄芩,《保命集》有甘草。)

大黄 川黄连

以麻沸汤渍之须臾,绞去滓,温服。

藿香正气散

大腹皮 紫苏 藿香 甘草 桔梗 陈皮 茯苓 苍术 浓朴 半夏曲 白芷

加姜、枣。

桔皮半夏汤

陈皮 半夏

加生姜煎。

竹叶石膏汤

人参 半夏 麦冬 甘草 竹叶 石膏

加粳米、生姜煎。

大半夏汤

半夏 人参 白蜜

以水和药,蜜扬之二百四十遍,再煎。

理中汤

人参 白术 炒干姜 炙甘草

白水煎。

十枣汤

芫花(熬) 甘遂 大戟(等分)

大枣十枚,煮汤。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

二陈汤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白虎汤

石膏 知母 甘草

加粳米。

白虎加苍术汤

即白虎汤加苍术

白虎举斑汤

石膏 知母 甘草 人参

白水煎。

大陷胸汤

大黄(二两)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为末)

先煮大黄,去滓,内芒硝,煮一、二沸,内甘遂末,温服。

大陷胸丸

大黄(八两) 芒硝 葶苈(炒) 杏仁(去皮尖,各半升)

合研取弹大一丸,别捣甘遂末一钱,白蜜二合,煮服。

抵当汤

水蛭(三十,猪脂熬黑) 虻虫(三十,去头、足、翅) 桃仁(三十,去皮尖,研) 大黄(四两,酒浸)

白水煎。

八珍汤

人参 茯苓 当归 熟地 白术 甘草 白芍 川芎

加姜、枣煎。

葛根芩连汤

葛根 黄连 黄芩 甘草

白水煎。

麻仁丸

麻仁(二升) 芍药(半升) 大黄(一斤,去皮) 枳实(一斤) 浓朴(一尺,去皮)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炼蜜丸。

天王补心丹(一方有石菖蒲四钱,无五味子。一方有甘草。)

生地(四两,酒洗) 人参(五钱) 元参(五钱,炒) 丹参(五钱,炒)茯神(五钱) 桔梗(五钱) 远志(五钱,去心,炒) 枣仁(一两,炒) 五味子(一两,炒) 天冬(一两,去心,炒) 麦冬(一两,去心,炒) 当归(一两,酒洗) 柏子仁(一两,炒去油)

蜜丸,朱砂为衣,灯心汤下。

荆防败毒散

荆芥 防风 柴胡 羌活 独活 前胡 川芎 枳壳 人参 甘草 桔梗 茯苓(等分)

加薄荷叶煎。

仓廪汤

人参 茯苓 甘草 前胡 柴胡 羌活 独活 桔梗 枳壳 川芎

加陈仓米、生姜煎。

四君子汤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加姜、枣煎。

异功散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陈皮

加姜、枣煎。

附子汤

附子 白术 白茯苓 白芍 人参

白水煎。

吴氏安神养血汤

茯神 枣仁 当归 远志 桔梗 芍药 地黄 陈皮 甘草

加龙眼肉煎。

建中汤(此小建中汤。)

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大枣、饴糖煎。

普济消毒饮

黄芩 黄连 人参 桔红 元参 甘草 桔梗 柴胡 薄荷 连翘 鼠粘子 板蓝根 马屁勃 白僵蚕 升麻

白水煎。

吴氏蒌贝养荣汤

知母 花粉 贝母 栝蒌实 桔红 白芍 当归 紫苏子

白水煎。

吴氏柴胡养荣汤

柴胡 黄芩 陈皮 甘草 花粉 当归 白芍 生地 知母

加生姜、大枣煎。

吴氏柴胡清燥汤

柴胡 黄芩 陈皮 甘草 花粉 知母

加生姜、大枣煎。

吴氏人参养荣汤

人参 麦冬 辽五味 地黄 归身 白芍 知母 陈皮 甘草

白水煎。

吴氏参附养荣汤

当归(一钱) 白芍(一钱) 生地(三钱) 人参(一钱) 附子(七分,炮) 炒干姜(一钱)

白水煎。

犀角大青汤

犀角(上) 大青(中) 元参(中) 甘草(下) 升麻(中) 黄连(中)黄芩(中) 黄柏(下) 山栀(中)

水二钟,煎一钟。

柴葛五苓散

柴胡 葛根 茯苓 泽泻 猪苓 白术 桂枝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