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与jinsongtingdr商榷创建中医伤寒六经医学系统模式之中西沟通【一】

郝守玉郝志玲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0/05
帖子
616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与jinsongtingdr商榷创建中医伤寒六经医学系统模式之中西沟通【一】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 郝守玉

【整体观和辨证观是祖国医学大厦的奇珍瑰宝。无论从六经辨证本身,或者同其他辨证之间的关系来看

,都具有强烈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使我们能够把祖国医学当作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六经辨证是

祖国医学中最严密的辨证“系统”,六经中三阴三阳是该系统中的六个要素】。【它既表示伤寒病六种类型

的证候,又体现伤寒病发展过程中的六个阶段,是一个综合了病因、病机、病位、病势、病情、病变的有机

的统一体】。【那“六经”的顺序究竟是怎样呢?我们以古典医著为认识基础,以系统论为研究手段,以临

床实际为检验标准,总结出伤寒“六经”的新次序。即:三阳:太阳、少阳、阳明。三阴:太阴、厥阴、少

阴。】
依据你上述的三段话,我认为以系统论为导向,不必把伤寒六经看做是系统中的六个要素,而应该看

做是阳气与阴液两个系统要素,围绕人体系统稳态与稳态的涨落,而发生的阴阳消长、盛衰的系统状态变化

过程。这样就能把伤寒病六种类型,与伤寒病发展过程中的六个阶段,统一起来。而且也能把温病学派的营

卫气血辨证统一起来。并且还能与西医学有关发热的状态调定点知识结合起来。因为它们都是研究人体系统

发热状态过程稳态变化的理论,针对的是同一人体客体发热状态变化的,这个同一客观规律,只是主观形成

的概念不同,而出现的差别罢了。你的意见怎样?大家有什么看法?
 
《从系统论看六经辨证程序》这篇文章,是作者发表于1985年《温州中医》杂志的第一期,我现在已经把六经辨证之间的传变,扩大到现代的西医临床医学领域中,而且本人创立了金氏营血瘀络厥辨证,主要用于温热病引起的中毒性休克和DIC抢救。中医经历了两千多年沧桑,由于时代的变迁和人类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已经走到分子生物学的时代,西医学已经对各种疾病的特异性治疗日趋成熟,人们对于疾病有了新的认识,在治疗及诊断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传统的中医,特别是对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治疗,已经跟不上科学时代的步伐。因此,中医辨证论治,必须要增容扩大,建立一个治疗与抢救危重病人新的医学模式,才能跟上现代医学发展的步伐,才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现状和挑战。本人所创立的营血瘀络厥辨证程序,是继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之后,中医第三大温热病之辨证。它主要用于抢救现代温热病最后阶段的危重病证,是一个中医全息治疗的辨证程序,是一个中医宏观调控和西医微观分析的医学模式,是一个定性把握与定量分析的群体共存的医学模型,是一个注重横向联系和纵向深入的病理整合新系统。金氏以营、血、瘀、络、厥中医术语,作为五个代名词,来包括疾病变化的五个病理阶段和病位,用中医的全息理论建立营血瘀络厥辩证程序模式。该辨证的程序,是用一个圆周五角结构为病理模型,这个模型的建立与控制论中的自同态机器模型极为相似。其围绕着360度传变为顺传,在圆周内五角星中传变为逆传。其中上半周为营血瘀分,属阳证阴虚证,下半周为瘀络厥分,属阴证阳衰证。在一般的情况下,营血瘀三阳为传,瘀络厥三阴为病。根据这个模型,可以有效地指导危重病证的调节与控制。控制论认为,人体一切疾病的变化规律,都是通过圆的传变而趋向螺旋形式发展。做为一个完整的中医全息结构的辨证系统,应该是一个具有整体性、有序性、联系性、动态性的有机过程。营、血、瘀、络、厥辨证程序,是在张仲景伤寒六经辨证和温病学家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基础上创立的。它是根据中医其他辨证有关营卫气血,阴阳虚实方面的论述,结合作者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对热性病的病理变化,以及证候类型,做出了理论性的概括。它是运用中医历代诸多辩证方法,将中医整体辩证观的理论重新分化、重构、整合、归位,较为系统地揭示了中医危重证候变化在更深层次上的规律,是中医临床和现代医学结合的共同资源上不断延伸和发展的新事物。营血瘀络厥辨证,是重症温热病最后阶段的末端辨证系统,主要用于控制与抢救危重病人,也可以做为中西医抢救危重病人疾病的病理模型。营血瘀络厥辨证与现代医学临床结合,弥补了中医学其他辨证的欠缺,构成了完善的中医辨证全息系统。它是一个全新的辨证系统的模式,是一个疾病发生的质与量变化的病理模型。营血瘀络厥辨证的创立,使中医的整个辨证系统更加趋向完整,使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在抢救危重病人方面,有新的进展和突破。营血瘀络厥辨证系统,是一个由宏观辨证,走向微观辨证;是一个由低层次规律,走向高层次规律;是一个由单一学科,走向多学科;是一个由传统的中医辨证,走向数字化的中医辨证。使现代先进技术的数据资源、生化指标、病理切片、DN**段等兼容、融入中医辨证理论体系中,将会进一步提高中医对危重病人的治疗与抢救的疗效,将对中医的临床疾病的诊治重症病人方面,起到划时代的进程。
 
回复金先生;谢谢先生的热情回复,你说【《从系统论看六经辨证程序》这篇文章,是作者发表于1985年《

温州中医》杂志的第一期,至今已有26年的时间,文章内容肯定要更新。我现在已经把六经辨证之间的传变

,扩大到现代的西医临床医学领域中,而且本人创立了金氏营血瘀络厥辨证医学病理模型,主要用于温热病

引起的中毒性休克和DIC危重病人的抢救。】愿你为中医现代化做出贡献。
现在我要与你商榷的问题是你的伤寒六经辨证模型与你的营血瘀络厥辨证医学病理模型,以系统论为导

向,如何结合现代西医学现有关于发热调定点理论知识,在人体同一个客体上,如何沟通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