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散寒活血通络法应用验案
王某某 女 33岁
2008-3-13腰凉左下肢阳陵泉穴处发凉5年。5年前腰部扭伤,经治腰痛缓解,此后出现全身乏力,纳可,寐安,二便调,舌淡胖苔白稍腻脉沉细。
中药略
针刺 夹脊 阳陵泉 关元 不留针 右合谷 左太溪 三阴交 留针
艾炷隔姜灸夹脊3壮
按:留针期间腰凉左下肢阳陵泉穴处发凉感消失,出针后继续用艾炷隔姜灸3壮,左足心汗出,停灸。(中药尚未服用)
2008-3-14下午,中药服完一剂,从昨天针刺后腰部凉感及左下肢阳陵泉穴处发凉感消失,至今天下午凉感未再出现,舌淡苔白脉濡弦滑略数
针刺 夹脊 阳陵泉 关元 不留针 左合谷 右太溪 三阴交 留针
艾炷隔姜灸夹脊3壮
2008-3-15左下肢阳陵泉穴处稍有不适感,舌淡紫苔白脉细弦稍数左弦滑
针刺 夹脊 阳陵泉 关元 不留针 右合谷 左太溪 三阴交 留针
艾炷隔姜灸夹脊3壮
按:根据案中脉症认为,阳虚寒凝,筋脉失去阳气的温煦为基本病机。根据“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的理论,以温阳(温肾阳)散寒,活血通络立法。
王某某 女 33岁
2008-3-13腰凉左下肢阳陵泉穴处发凉5年。5年前腰部扭伤,经治腰痛缓解,此后出现全身乏力,纳可,寐安,二便调,舌淡胖苔白稍腻脉沉细。
中药略
针刺 夹脊 阳陵泉 关元 不留针 右合谷 左太溪 三阴交 留针
艾炷隔姜灸夹脊3壮
按:留针期间腰凉左下肢阳陵泉穴处发凉感消失,出针后继续用艾炷隔姜灸3壮,左足心汗出,停灸。(中药尚未服用)
2008-3-14下午,中药服完一剂,从昨天针刺后腰部凉感及左下肢阳陵泉穴处发凉感消失,至今天下午凉感未再出现,舌淡苔白脉濡弦滑略数
针刺 夹脊 阳陵泉 关元 不留针 左合谷 右太溪 三阴交 留针
艾炷隔姜灸夹脊3壮
2008-3-15左下肢阳陵泉穴处稍有不适感,舌淡紫苔白脉细弦稍数左弦滑
针刺 夹脊 阳陵泉 关元 不留针 右合谷 左太溪 三阴交 留针
艾炷隔姜灸夹脊3壮
按:根据案中脉症认为,阳虚寒凝,筋脉失去阳气的温煦为基本病机。根据“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的理论,以温阳(温肾阳)散寒,活血通络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