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11/11
- 帖子
- 2050
- 获得点赞
- 26
- 声望
- 0
- 年龄
- 47
岐黄之书,汗牛充栋,而妇科证治尤烦。然各家诸书非博而弗精,即约而未尽。苟非脉理通明,见识广大者仍复茫然失据,更致传信传疑,此有书而不如无书也。顾胎产著名者非无其人,但延请而始能测病之源,临症而后定药之性,甚有薪传失实,贻误堪虞。夫胎产为居家恒有之事,荒陬僻壤,安能尽觅良医,而昏夜仓皇顷刻难求药饵,诚可慨焉!仆悯世之艰,忘己之拙,合刊是编上卷,为昔人潜寓□提,得其全璧,多述调经种子,胎前临产之说,症治方书了如指掌。中卷则独宗生化汤为主,而按症加减,详述临产及产后诸调理事宜,毫无遗义。下卷则类及叶老人调经种子,阴阳 仙枣胎息立成,及倪涵初先生痢疟永效方,一并公世而兮。颜其目曰《宁坤秘笈》,末则直书曰《经验良方》。倘家执是编,体察阴阳,于未孕欲孕之先,按治胎元于临产即产之后,是不特妇科秘术和盘托出而失传,贻误之弊。殆可无忧。其视博而未精,约而未尽者相去为何如哉!至末卷经验诸方,珍藏尚多,此仅吉光片羽,统俟续刻,俾得共观全豹云。
乾隆丙午孟秋闰月中浣耶溪月田砺堂氏题
[上卷] 妇女之病九十一症,治法七十九方
第一经前
论其症,血来如胆水,五心作热,腰痛,并小腹痛,面黄色,不思饮食。乃气血虚,先退其热,然后调经。次月胜血而愈。先用黄芩散治之。
黄芩散方一
黄芩(六分)川芎(八分)当归白芍苍术(各一钱)甘草(三分)知母(五分)花粉(五分)水煎温服。后用调经丸。
调经丸方二
三棱莪术当归白芍生地熟地(各一钱)玄胡(一两)茯苓(一两)川芎小茴香乌药(各八分)大茴香(八分)砂仁(五钱)香附(一两一钱)米糊为丸,不拘时酒服。
第二月经后
论其症,经来如漏水,头昏目暗,小腹作痛更兼白带,咽中臭如鱼腥,恶心吐逆。先用理经四物汤,后用补内当归丸。
理经四物汤三
当归川芎生地柴胡白术香附玄胡白芍黄芩三棱水煎,临卧热服。
补内当归丸四
当归续断白芷阿胶浓朴茯苓苁蓉蒲黄(各一两,炒黑)萸肉(一两)川芎(八钱)熟地(一两五钱)甘草干姜(各五钱)附子(二钱)炼蜜为丸,空心温酒下七八十粒,次月即愈。
第三月经或前或后
论其症,因脾土不胜不思饮食,由此血衰,经或前或后,宜补脾则血旺气匀,自然应期,宜服紫金丸。
紫金丸五
陈皮(五钱)良姜莪术(各八钱)槟榔砂仁红花(各六钱)枳壳乌药(各八钱)三棱(一两)米糊为丸,用米汤送八十粒。
第四月经血虚发热
论其症,因妇人性急或行经时房事触伤,胁中结一块如鸡蛋大,在左右两胁。月水不行,变成五心烦热,头痛目暗, 咳嗽生痰。若半年一年不医,肉瘦泄泻则难治。宜先止热,用逍遥散。
逍遥散六
当归白芍川芎柴胡花粉(各八分)黄芩(六分)薄荷叶(四分)胆草(五分)地骨皮石连肉(各一钱)水煎空心服,后止其嗽,用紫菀汤。
紫菀汤七
杏仁(一钱五分,去皮尖)阿胶(炒研,八分)待药煎好方入白桑皮(一钱,蜜炙)五味子(五分)知母(一钱,炒)川贝(一钱,去心)紫菀 桔梗苏子(各八分)枳实(一钱)款冬花(六分)水煎,临卧服。
第五经闭发热
论其症,因行经时,及产后因食生冷并食水果。血见水则滞故也。起初一二月作寒作热,五心烦躁,脾土胜自然经水流通。若半年不治,变成骨蒸。子午面热,肌肉消瘦,泄泻不止,急宜治之。倘病甚重,急用鸦片三厘调甘草汤送下,有起死回生之妙,宜用逍遥散、紫菀汤二方。俱详第四。
第六行经气血作痛
论其症,经来一半血未曾尽,腹中作痛,变发潮热,或有不热,须破其余血,热止痛安,宜用红花散。
红花散八
枳壳(六分)红花(一钱,炒)牛膝当归苏木赤芍三棱莪术(各八分)川芎(五分)水煎,空心服。
第七经来不止
经来一日不止,有半月之久,乃血妄行,问其妇,曾吃椒、姜热物过度否?是谓热症,须用金拘散。
金拘散方九
续断阿胶(炒)地榆当归白芷(各一钱)黄芩川芎白芍(各八分)熟地(二钱)水煎,空心服。
第八经来如黄水
此症人虚不可用凉药,须暖其经,以和其血。次月血胜而愈。宜用加味四物汤。
加味四物汤方十
当归乌药川芎玄胡小茴香白芍(各八分)熟地(一钱)姜枣水煎。空心服。
第九经来如绿水
此症全无血色,乃大虚大寒。不可用凉药,要用乌鸡丸半月。非但病愈,又能怀孕。
乌鸡丸方十一
天雄附子(三钱)鹿茸山药苁蓉肉桂蒲黄(炒黑)当归萸肉川芎(各五钱)白芍(一两)熟地(一两五钱)乌鸡肉(皮油不用,酒蒸,三钱)米糊为丸,空心酒送下百丸。
第十经来全白色
此症无血色,五心烦热,小便作痛,面色青黄,乃血气虚也。服此半月必孕,宜用乌鸡丸。方详第十一。
第十一经来成块
如葱白色,又如死猪血黑色。头昏目暗,唇麻,此症虚也。急用内补当归汤。方详第四。
第十二经来臭如夏月之腐
此乃血弱,更兼热物,譬如水干涸,沟渠久则臭也。身衰,旧血新血不接则臭,宜用龙骨丸。
龙骨丸方十二
龙骨海螵蛸牡蛎生地(各一钱)当归川芎白芍茯苓(各八分)黄芩(六分)蜜丸,空心服百丸。
汤药方十三
当归三棱莪术赤芍丹皮白术(各八分)香附条芩陈皮木通(各八分)姜(一片)水煎服
第十三经来不止如鱼脑
双足疼痛不能动履,乃下元虚冷,更兼风邪所致,宜行血行气,用疏风止痛散。
疏风止痛散方十四
当归天麻僵蚕乌药牛膝独活(各一钱)石南藤乳香紫金花骨碎补(各一钱)川芎(五分)姜(三片)葱白(三个)酒煎,空心服。
第十四经来如牛膜片
此症经来不止兼牛膜色一般,昏迷倒地乃气血变成,虽惊无事,用朱砂丸。
朱砂丸方十五
朱砂(一钱)白茯苓(一两)水和为丸,姜汤送下五十粒立效。
第十五经来如血胞经来不止
或下血胞三五个如鸡蛋大,如用刀割开内石榴子,其妇昏迷不知人事亦无妨,宜用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方十六
当归白术(各一钱)川芎白芍人参茯苓(各八分)生地黄(各一钱)姜、枣煎,空心服三五帖立效。内有甘草、肉桂末二味米炒,令老肉桂味辛,恐动血,宜加减用之为要。
第十六经来疼痛
小便如刀割此乃血门不开,皆用八珍散无效,宜用牛膝汤一剂有功。
牛膝汤方十七
牛膝(三两)乳香麝香(各一钱)水碗半,煎牛膝至一碗,临服磨乳香、麝香入内,空心服之即愈。如系火症,可用朱砂六一散。
第十七经来吊阴痛不可忍。
此症两条筋从阴吊起至乳上疼痛,身上发热,宜用川楝汤二剂即愈。
川楝汤方十八
川楝子猪苓泽泻(各八分)麻黄(六分)木香(三分)小茴香白术乌药乳香元胡(各一钱)槟榔(八分)大茴香一钱姜(三片)葱(一根)水煎,对火服,发汗即愈。
第十八经来未尽潮热气痛
此症经来一半又觉口渴,小肠痛,此因伤食生冷,血滞不行,有余血在内,不可用补剂,只宜凉药。若补用莪术散 ,热去经尽,痛止热退。
莪术散方十九
莪术三棱红花牛膝苏子(各一钱)水煎空心服。
第十九经来已尽作痛
此症手足麻痹,乃腹中虚冷,血气衰甚。用人参四物汤治之。
人参四物汤方二十
人参(一钱)白芍(一钱)当归(二钱)川芎(八分)姜(三片)枣(三枚)水煎服,即愈。
第二十经来结成一块
如皂角一条横过,痛不可忍,不思饮食,面色青黄,急服元胡散治之。
元胡散方二十一
元胡(四钱)发灰(三钱)共为末,酒调服下,服之半月,其块自消。
第二十一经来胁气痛
经来胁内一块如杯大,其色淡黄,宜治块为先,用四物元胡汤治之。
四物元胡汤方二十二
当归川芎白芍(各八分)元胡(一钱)熟地(一钱五分)姜(三片)酒煎。加沉香三分,食后服。或归、芎、白芍、熟地、元胡各四两,沉香五钱,分作四股,酒煎。或为末,酒送下。
第二十二经来遍身疼痛
经来二三日遍身疼痛,及寒邪入骨,或热或不热,宜解表。用乌药顺气散发汗即愈。
乌药顺气散方二十三
乌药僵蚕白芷陈皮枳壳(各八分)干姜甘草(各五分)麻黄(四分,去节)姜(三片)葱(一根)水煎服即愈。
第二十三触经伤寒
经来误食生冷,遍身潮热,痰气紧满,恶寒,四肢厥冷,乃触经伤寒。急投五积散即安。
五积散方二十四
浓朴陈皮桔梗白芷枳壳当归白茯苓香附半夏(各一钱)川芎干姜(各五分)苍术柴胡(各四分)青皮(六分)姜(三片)葱(一根)水煎热服。
第二十四经逆上行
经从口出,此因过食椒姜热毒之物,其血乱行。急服犀角地黄汤数剂立效。
犀角地黄汤方二十五
犀角白芍丹皮枳实(各一钱)黄芩橘红桔梗百草霜(各八分)生地(二钱)甘草(三分)水煎,空心服即愈。
第二十五经水从口鼻出
咳嗽气紧,宜推血下行,当用红花散七帖,次用冬花散止嗽下气,不须五七帖,热去全安。
红花散方二十六
红花黄芩苏木(各八分)花粉(六分)水煎空心服。
冬花散方二十七
冬花蕊粟壳(蜜炙)桔梗枳壳苏子紫菀知母(各八分)桑皮(炒)石膏杏仁(各二钱)水煎服。
第二十六逐日经来
此症经水日有几点则止,或五日,或十日,又来数点。一月当三四次,面色青黄,先宜艾胶汤三帖。
艾胶汤方二十八
阿胶(炒)熟地(各二钱)艾叶(三钱)川芎(八分)枣(三枚)水煎。空心服后,用紫金丸。方详第三症,服之次月即安。
第二十七经来狂言如见鬼神
此症经来,或因家事触怒,阻逆血攻心,不知人事,狂言鬼神,先用麝香散,宁心定志。
麝香散方二十九
麝香沉香(炙)甘草(各三钱)柴胡桔梗茯神(各八分)远志(二钱,去心)木香(五分)人参(八分)水煎,不拘时服,后用茯苓丸即愈。
茯苓丸方三十
远志(去骨)茯苓(各八钱)朱砂(三钱)猪心(一个)用早米糊为丸如桐子大,用金银汤送五十粒即愈。
第二十八经来常呕吐
经来常呕吐,不思饮食,宜用丁香散。
丁香散方三十一
丁香干姜(各五分)白术(一钱)为末,每清晨米汤送三匙。
第二十九经来饮食即呕吐
此症乃痰在胸膈,挂住谷米,不能下胃,投乌梅丸化去痰涎,后用九仙散。
乌梅丸方三十二
木香雄黄(各五钱)草果(一个)乳香没药(各一钱)乌梅为丸如弹子大,每日早晨口含化一丸。
九仙夺命丹方三十三
草果(一个)浓朴茯苓(各一钱)豆果枳壳木香山楂陈皮苍术(各一钱)共为末,姜汤下。
第三十经来遍身浮肿
此因脾土虚弱,不能充变而为肿,宜用木香调胃散。
木香调胃散方三十四
木香甘草干姜(各三分)莪术木通山楂大腹皮(各八分)砂仁苍术(各一钱六分)陈皮红花(各五分)香附车前(各一钱)萆(三分)水煎,空心服。
第三十一经来泄泻
若经动之时五更泄泻如儿屎,此乃肾虚,不必治脾,用调中汤三五帖即安。
调中汤方三十五
人参白术(各八分)五味子甘草(各三分)干姜(五分)姜(三片)水煎,空心服即愈。
第三十二经来大小便俱出
此名磋经,因吃热物过多,积久而成,宜用分利五苓散,调其热毒,调其阴阳即安。
分利五苓散方三十六
猪苓泽泻白术赤茯苓(各一钱)阿胶(炒)川芎当归(各八分)水煎,空心服即愈。
第三十三妇人白带
用白种鸡冠花煎老酒,服之即愈。
第三十四经来常咳嗽
此症咽中出血,乃肺金枯燥,急用茯苓汤退其嗽,再用鸡苏丸除其根。
茯苓汤方三十七
茯苓川芎苏叶前胡半夏桔梗枳实干姜陈皮(各八分)当归白芍生地(各一钱)人参(五分)桑白皮(六分)甘草(三分)姜(三片)水煎,空心服即愈。
鸡苏丸方三十八
萝卜子(九钱)贝母(四两)共为末,蜜丸桐子大,空心白滚水送下五十粒即愈。
第三十五经水来腹大如鼓
此症月水不来二三月以至七八月腹大如鼓,人以为孕一日,崩下血来,其胞血中有物如虾蟆子,昏迷不知人事,体壮者可服十全大补汤,体瘦者死。
十全大补方详第十五症
乾隆丙午孟秋闰月中浣耶溪月田砺堂氏题
[上卷] 妇女之病九十一症,治法七十九方
第一经前
论其症,血来如胆水,五心作热,腰痛,并小腹痛,面黄色,不思饮食。乃气血虚,先退其热,然后调经。次月胜血而愈。先用黄芩散治之。
黄芩散方一
黄芩(六分)川芎(八分)当归白芍苍术(各一钱)甘草(三分)知母(五分)花粉(五分)水煎温服。后用调经丸。
调经丸方二
三棱莪术当归白芍生地熟地(各一钱)玄胡(一两)茯苓(一两)川芎小茴香乌药(各八分)大茴香(八分)砂仁(五钱)香附(一两一钱)米糊为丸,不拘时酒服。
第二月经后
论其症,经来如漏水,头昏目暗,小腹作痛更兼白带,咽中臭如鱼腥,恶心吐逆。先用理经四物汤,后用补内当归丸。
理经四物汤三
当归川芎生地柴胡白术香附玄胡白芍黄芩三棱水煎,临卧热服。
补内当归丸四
当归续断白芷阿胶浓朴茯苓苁蓉蒲黄(各一两,炒黑)萸肉(一两)川芎(八钱)熟地(一两五钱)甘草干姜(各五钱)附子(二钱)炼蜜为丸,空心温酒下七八十粒,次月即愈。
第三月经或前或后
论其症,因脾土不胜不思饮食,由此血衰,经或前或后,宜补脾则血旺气匀,自然应期,宜服紫金丸。
紫金丸五
陈皮(五钱)良姜莪术(各八钱)槟榔砂仁红花(各六钱)枳壳乌药(各八钱)三棱(一两)米糊为丸,用米汤送八十粒。
第四月经血虚发热
论其症,因妇人性急或行经时房事触伤,胁中结一块如鸡蛋大,在左右两胁。月水不行,变成五心烦热,头痛目暗, 咳嗽生痰。若半年一年不医,肉瘦泄泻则难治。宜先止热,用逍遥散。
逍遥散六
当归白芍川芎柴胡花粉(各八分)黄芩(六分)薄荷叶(四分)胆草(五分)地骨皮石连肉(各一钱)水煎空心服,后止其嗽,用紫菀汤。
紫菀汤七
杏仁(一钱五分,去皮尖)阿胶(炒研,八分)待药煎好方入白桑皮(一钱,蜜炙)五味子(五分)知母(一钱,炒)川贝(一钱,去心)紫菀 桔梗苏子(各八分)枳实(一钱)款冬花(六分)水煎,临卧服。
第五经闭发热
论其症,因行经时,及产后因食生冷并食水果。血见水则滞故也。起初一二月作寒作热,五心烦躁,脾土胜自然经水流通。若半年不治,变成骨蒸。子午面热,肌肉消瘦,泄泻不止,急宜治之。倘病甚重,急用鸦片三厘调甘草汤送下,有起死回生之妙,宜用逍遥散、紫菀汤二方。俱详第四。
第六行经气血作痛
论其症,经来一半血未曾尽,腹中作痛,变发潮热,或有不热,须破其余血,热止痛安,宜用红花散。
红花散八
枳壳(六分)红花(一钱,炒)牛膝当归苏木赤芍三棱莪术(各八分)川芎(五分)水煎,空心服。
第七经来不止
经来一日不止,有半月之久,乃血妄行,问其妇,曾吃椒、姜热物过度否?是谓热症,须用金拘散。
金拘散方九
续断阿胶(炒)地榆当归白芷(各一钱)黄芩川芎白芍(各八分)熟地(二钱)水煎,空心服。
第八经来如黄水
此症人虚不可用凉药,须暖其经,以和其血。次月血胜而愈。宜用加味四物汤。
加味四物汤方十
当归乌药川芎玄胡小茴香白芍(各八分)熟地(一钱)姜枣水煎。空心服。
第九经来如绿水
此症全无血色,乃大虚大寒。不可用凉药,要用乌鸡丸半月。非但病愈,又能怀孕。
乌鸡丸方十一
天雄附子(三钱)鹿茸山药苁蓉肉桂蒲黄(炒黑)当归萸肉川芎(各五钱)白芍(一两)熟地(一两五钱)乌鸡肉(皮油不用,酒蒸,三钱)米糊为丸,空心酒送下百丸。
第十经来全白色
此症无血色,五心烦热,小便作痛,面色青黄,乃血气虚也。服此半月必孕,宜用乌鸡丸。方详第十一。
第十一经来成块
如葱白色,又如死猪血黑色。头昏目暗,唇麻,此症虚也。急用内补当归汤。方详第四。
第十二经来臭如夏月之腐
此乃血弱,更兼热物,譬如水干涸,沟渠久则臭也。身衰,旧血新血不接则臭,宜用龙骨丸。
龙骨丸方十二
龙骨海螵蛸牡蛎生地(各一钱)当归川芎白芍茯苓(各八分)黄芩(六分)蜜丸,空心服百丸。
汤药方十三
当归三棱莪术赤芍丹皮白术(各八分)香附条芩陈皮木通(各八分)姜(一片)水煎服
第十三经来不止如鱼脑
双足疼痛不能动履,乃下元虚冷,更兼风邪所致,宜行血行气,用疏风止痛散。
疏风止痛散方十四
当归天麻僵蚕乌药牛膝独活(各一钱)石南藤乳香紫金花骨碎补(各一钱)川芎(五分)姜(三片)葱白(三个)酒煎,空心服。
第十四经来如牛膜片
此症经来不止兼牛膜色一般,昏迷倒地乃气血变成,虽惊无事,用朱砂丸。
朱砂丸方十五
朱砂(一钱)白茯苓(一两)水和为丸,姜汤送下五十粒立效。
第十五经来如血胞经来不止
或下血胞三五个如鸡蛋大,如用刀割开内石榴子,其妇昏迷不知人事亦无妨,宜用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方十六
当归白术(各一钱)川芎白芍人参茯苓(各八分)生地黄(各一钱)姜、枣煎,空心服三五帖立效。内有甘草、肉桂末二味米炒,令老肉桂味辛,恐动血,宜加减用之为要。
第十六经来疼痛
小便如刀割此乃血门不开,皆用八珍散无效,宜用牛膝汤一剂有功。
牛膝汤方十七
牛膝(三两)乳香麝香(各一钱)水碗半,煎牛膝至一碗,临服磨乳香、麝香入内,空心服之即愈。如系火症,可用朱砂六一散。
第十七经来吊阴痛不可忍。
此症两条筋从阴吊起至乳上疼痛,身上发热,宜用川楝汤二剂即愈。
川楝汤方十八
川楝子猪苓泽泻(各八分)麻黄(六分)木香(三分)小茴香白术乌药乳香元胡(各一钱)槟榔(八分)大茴香一钱姜(三片)葱(一根)水煎,对火服,发汗即愈。
第十八经来未尽潮热气痛
此症经来一半又觉口渴,小肠痛,此因伤食生冷,血滞不行,有余血在内,不可用补剂,只宜凉药。若补用莪术散 ,热去经尽,痛止热退。
莪术散方十九
莪术三棱红花牛膝苏子(各一钱)水煎空心服。
第十九经来已尽作痛
此症手足麻痹,乃腹中虚冷,血气衰甚。用人参四物汤治之。
人参四物汤方二十
人参(一钱)白芍(一钱)当归(二钱)川芎(八分)姜(三片)枣(三枚)水煎服,即愈。
第二十经来结成一块
如皂角一条横过,痛不可忍,不思饮食,面色青黄,急服元胡散治之。
元胡散方二十一
元胡(四钱)发灰(三钱)共为末,酒调服下,服之半月,其块自消。
第二十一经来胁气痛
经来胁内一块如杯大,其色淡黄,宜治块为先,用四物元胡汤治之。
四物元胡汤方二十二
当归川芎白芍(各八分)元胡(一钱)熟地(一钱五分)姜(三片)酒煎。加沉香三分,食后服。或归、芎、白芍、熟地、元胡各四两,沉香五钱,分作四股,酒煎。或为末,酒送下。
第二十二经来遍身疼痛
经来二三日遍身疼痛,及寒邪入骨,或热或不热,宜解表。用乌药顺气散发汗即愈。
乌药顺气散方二十三
乌药僵蚕白芷陈皮枳壳(各八分)干姜甘草(各五分)麻黄(四分,去节)姜(三片)葱(一根)水煎服即愈。
第二十三触经伤寒
经来误食生冷,遍身潮热,痰气紧满,恶寒,四肢厥冷,乃触经伤寒。急投五积散即安。
五积散方二十四
浓朴陈皮桔梗白芷枳壳当归白茯苓香附半夏(各一钱)川芎干姜(各五分)苍术柴胡(各四分)青皮(六分)姜(三片)葱(一根)水煎热服。
第二十四经逆上行
经从口出,此因过食椒姜热毒之物,其血乱行。急服犀角地黄汤数剂立效。
犀角地黄汤方二十五
犀角白芍丹皮枳实(各一钱)黄芩橘红桔梗百草霜(各八分)生地(二钱)甘草(三分)水煎,空心服即愈。
第二十五经水从口鼻出
咳嗽气紧,宜推血下行,当用红花散七帖,次用冬花散止嗽下气,不须五七帖,热去全安。
红花散方二十六
红花黄芩苏木(各八分)花粉(六分)水煎空心服。
冬花散方二十七
冬花蕊粟壳(蜜炙)桔梗枳壳苏子紫菀知母(各八分)桑皮(炒)石膏杏仁(各二钱)水煎服。
第二十六逐日经来
此症经水日有几点则止,或五日,或十日,又来数点。一月当三四次,面色青黄,先宜艾胶汤三帖。
艾胶汤方二十八
阿胶(炒)熟地(各二钱)艾叶(三钱)川芎(八分)枣(三枚)水煎。空心服后,用紫金丸。方详第三症,服之次月即安。
第二十七经来狂言如见鬼神
此症经来,或因家事触怒,阻逆血攻心,不知人事,狂言鬼神,先用麝香散,宁心定志。
麝香散方二十九
麝香沉香(炙)甘草(各三钱)柴胡桔梗茯神(各八分)远志(二钱,去心)木香(五分)人参(八分)水煎,不拘时服,后用茯苓丸即愈。
茯苓丸方三十
远志(去骨)茯苓(各八钱)朱砂(三钱)猪心(一个)用早米糊为丸如桐子大,用金银汤送五十粒即愈。
第二十八经来常呕吐
经来常呕吐,不思饮食,宜用丁香散。
丁香散方三十一
丁香干姜(各五分)白术(一钱)为末,每清晨米汤送三匙。
第二十九经来饮食即呕吐
此症乃痰在胸膈,挂住谷米,不能下胃,投乌梅丸化去痰涎,后用九仙散。
乌梅丸方三十二
木香雄黄(各五钱)草果(一个)乳香没药(各一钱)乌梅为丸如弹子大,每日早晨口含化一丸。
九仙夺命丹方三十三
草果(一个)浓朴茯苓(各一钱)豆果枳壳木香山楂陈皮苍术(各一钱)共为末,姜汤下。
第三十经来遍身浮肿
此因脾土虚弱,不能充变而为肿,宜用木香调胃散。
木香调胃散方三十四
木香甘草干姜(各三分)莪术木通山楂大腹皮(各八分)砂仁苍术(各一钱六分)陈皮红花(各五分)香附车前(各一钱)萆(三分)水煎,空心服。
第三十一经来泄泻
若经动之时五更泄泻如儿屎,此乃肾虚,不必治脾,用调中汤三五帖即安。
调中汤方三十五
人参白术(各八分)五味子甘草(各三分)干姜(五分)姜(三片)水煎,空心服即愈。
第三十二经来大小便俱出
此名磋经,因吃热物过多,积久而成,宜用分利五苓散,调其热毒,调其阴阳即安。
分利五苓散方三十六
猪苓泽泻白术赤茯苓(各一钱)阿胶(炒)川芎当归(各八分)水煎,空心服即愈。
第三十三妇人白带
用白种鸡冠花煎老酒,服之即愈。
第三十四经来常咳嗽
此症咽中出血,乃肺金枯燥,急用茯苓汤退其嗽,再用鸡苏丸除其根。
茯苓汤方三十七
茯苓川芎苏叶前胡半夏桔梗枳实干姜陈皮(各八分)当归白芍生地(各一钱)人参(五分)桑白皮(六分)甘草(三分)姜(三片)水煎,空心服即愈。
鸡苏丸方三十八
萝卜子(九钱)贝母(四两)共为末,蜜丸桐子大,空心白滚水送下五十粒即愈。
第三十五经水来腹大如鼓
此症月水不来二三月以至七八月腹大如鼓,人以为孕一日,崩下血来,其胞血中有物如虾蟆子,昏迷不知人事,体壮者可服十全大补汤,体瘦者死。
十全大补方详第十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