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古人养生的两条妙计

八月惊雷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1/09
帖子
16494
获得点赞
295
声望
63
养生、养生,养好了才能生生不息,才能朝气蓬勃,才能身心愉悦,才能生命旺盛。养生的“养”是手段,是方法,“生”才是目的。为了实现“生”的目的,我们的手段和方法,可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

第一条妙计——养德:也就是说道德高尚的人必然长寿,长寿者必然是品德高尚的。关于“寿”多数人都理解成是单一的实际年龄。其实“寿”还有第二层含意,这就是“死而不亡”。有的人实际年龄不很长,但他英名传之久远。原因就是他的“德”扎根于人心。孔子说:“大德必得其寿”。孟子提出的“爱生而不苟生”的积极养生观,就是把“仁义”,“道德”看成高于生命,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是仁人志士的养生之本。唐代名医孙思邈亦说:“道德全,不祈善而得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

第二条妙计——养中和之气。古代《中庸》书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医理论认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道家养生概要》书中说:“少言语以养内气,寡色欲以养精气,薄滋味以养生气,咽津液以养脏气,戒嗔怒以养肝气,节粮食以养胃气,不漏精以养肾气,慎行藏以养神气。”这些都是滋养中和之气的良方妙计。 (樊志诚)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