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循环运动控制论与阴阳五行学说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们知道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基础,也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他到底和系统循环运动控制论之间又怎样的联系和区别?系统是对世界万物的高度概括。不论事物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是自然的还是社会的,都可以用系统来概括。阴阳是对系统相对属性功能状态的高度概括,比如积极,消极,亢进和低下,热和冷,光明和黑暗,正常和异常等等。譬如系统平衡和失衡,正常和异常,平衡正常属阳,失衡异常属阴,系统功能亢进属阳,低下属阴,血脉的通畅属阳,阻塞属阴,合成收敛为阴,分解发散属阳,呼为阳,吸为阴,进为阴,出为阳,上为阳,下为阴。吸收为阴,排泄为阳等。系统总是在做这样或者那样的阴阳循环运动。系统和阴阳循环运动是统一的。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功能。五行学说是研究系统五行属性功能循环运动及其之间相互影响的理论。五行是系统特性的具体的表现,五行学说是系统循环运动控制论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系统是对包括阴阳五行在内的所有事物的概括。系统循环运动控制论是对包括阴阳五行学说在内的所有事物间相互影响的规律的高度概括。五行只是对事物进行的属性功能分类,这种分类是模糊不明确的,在他的指导下所认识的事物只是外在功能上的认识,不能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去认识,所以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不深入的,是不确切的,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治疗也是不准确的。在这种五行理论指导下认识事物,只能停留在事物表面上的属性和功能的的认识,不能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去认识为什么有这种属性和功能。别譬如说肺金主呼吸,从整体的外部看是这样的,但是他的内部到底是怎样进行呼吸的,按传统的中医阴阳五行理论望闻问切无从而知,其他的像心火,肾水,肝木,脾土他们内部到底是怎样进行的,按传统的中医理论是无从而知的我们的认识总不能停留在外部的整体观念上,也就是说传统的中医的认识是不全面不深入的,在传统的中医理论指导下只能认识到那个水平,这就是他的缺陷,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我们的祖先在那样的时代能够认识到那样的水平,已经是难能可贵,在当时来说是最高水平。我们作为后来者既然认识到传统中医的局限性及缺陷,那么我们有责任进行完善和提高。我们总不能停留在老祖宗的认识水平上,如果这样中医祖宗并不高兴,他们为所创的基业没有发展而担忧,希望有后来者能够超越他们,就像我们总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在自己的所创立的基础上能够有大发展,大超越,能够做的比自己更好更高,我们没有一个喜欢自己的后代吃老本,吃着老本还自以为荣。
虽然有缺陷,但是我们并不是全盘否定,我们要吸收其精华,它的精华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循环运动控制的思想,阴阳间的循环运动控制,五行间的循环运动控制,但是阴阳和五行并不是事物,并不是物质,而是事物的属性功能标志。他们只有具体到事物上才有意义。就像男女一样,男女只是人属性的标志,只有具体到人才有意义,才能说明是那个男人或者那个女人。这就是说我们必须引入一个主体概念,使阴阳五行要有个主体,这样具体到主体上那么才有意义。这个概念是什么呢?哪个概念能够概括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呢?那就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