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11/11
- 帖子
- 2050
- 获得点赞
- 22
- 声望
- 0
- 年龄
- 47
品名:
板蓝根
别名:
菘蓝、北板蓝、大青根。概述:
板蓝根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有悠久的应用历史。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
蓝实之名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苏颂《本草图经》曰:"按蓝有数种,有木蓝,出岭南,不入药。有菘蓝,可以为淀者,亦为马蓝"。《本草纲目》载:"蓝凡五种,各有主治,……蓼蓝叶如蓼,松蓝叶如白菘,马蓝叶如苦荬,即郭璞所谓大叶冬蓝,俗中所谓板蓝者,……"。
产地分布:
菘蓝主要分布于安徽、河北、江苏、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四川、山西、山东、辽宁、黑龙江、甘肃、新疆、宁夏、广东。主产于安徽太和、临泉、怀远、界首、利辛、亳州、涡阳、阜南、阜阳、蒙城;河北定县、安国、安平、元氏、深泽、博野、新乐、望都、晋县、赵县、无极、灵寿、高邑、藁城、万金;江苏宿迁、泰县、高邮、如皋、海门、射阳、海安、东台、大丰;河南郸城;陕西礼寿、合阳、彬县、歧山、凤翔;湖北浠水、罗田、黄冈、广水、孝感、鄂州、新洲;湖南新宁、临武;四川夹江、双流、洪雅、什邡、盐亭、江油、简阳、宜宾;山西霍县、岚县、怀仁、天镇、应县、定襄、武乡、太原、阳曲、垣曲、寿阳、柳林、临汾、榆次、清徐;山东日照、安丘、高密、沂南、临沭、郯城、汶上、宁阳、枣庄、济南、商河、泰安;辽宁新金、康平、盖县、瓦房店、义县、辽阳、开原;黑龙江龙江、宁安、绥化;甘肃敦煌、民勤、镇原、华亭、徽县、甘谷、武山、景泰、合阳;新疆呼图壁、奇台、石河子、库尔勒、莎东、麦盖提;宁夏固原、泾源、海源。
地方习用品:马蓝主要分布于福建、四川、湖南、浙江、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
板蓝根主要分布于安徽、河北、江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甘肃、东北等地。主产于安徽亳州、涡阳、太和、宿县、临泉、界首、利辛、阜阳、蒙城、阜南等;江苏泰县、高邮、如皋、海门、射阳、宿迁等;河北安国、定县、安平、元氏、深泽、晋县、高邑等;内蒙古赤峰牛营子镇及周边宁城小成子一带;陕西彬县、凤翔、歧山、合阳、礼寿等;河南洛阳、三门峡、灵宝、商丘、睢县、郸城 等;山西新降、降县、侯马、运城、芮城等;甘肃庆阳、镇原、陇西、通渭、渭原等。质量以安徽亳州、宿县为佳。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板蓝根分布广、适应性强、生产周期短等因素,它的产地受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影响,变化、转移较快。如:亳州、宿县一带为传统产区,近两年受市价影响,生产面积严重萎缩,产量大大下降。而甘肃陇西一带由于信息不灵、生活水平较低,近年仍保持着大规模的生产。东北黑龙江一带目前为仅次于甘肃的第二大产区。
形态特征:
2年生草本,主根长20-50厘米,直径1-2.5厘米,外皮浅黄棕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光滑无毛。叶互生,基生叶具柄,较大,叶片长圆状椭圆形,茎生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下部叶较大,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细锯齿。复总状花序,花小黄色,无苞;花萼4,绿色;花瓣4,黄色,雄蕊6,4强;雌蕊1。长角果长圆形,扁平,边缘翅状,紫色,种子1枚。
地方习用品:马蓝[Strobilanthes cusia(Nees)O.Ktze.]。多年生草本,灌木状。茎直立,基部稍木质化,多分枝,高达1米,茎节明显,有钝棱,嫩枝被褐色细软毛。叶对生,叶片倒卵状长圆形边缘有浅锯齿,侧脉4-8对,穗状花序,花少数,着生枝顶;苞片叶状,长1-2厘米,早落;花萼裂片5,花冠筒状漏斗形,淡紫色,雄蕊4,2强,花丝基部有膜相连,着生于花冠管上方;子房上位,蒴果,种子4。
生态环境:
菘蓝野生于湿润肥沃的沟边或林缘。多栽培于气候温暖,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 沃的砂质壤土。
生物学特性:
菘蓝具有喜光,怕积水,喜肥,耐寒的特性。
生长发育:种子在温度16-21℃,且有足够的湿度时,播种后约5天出苗。在8月上、中旬播种,当年只能形成叶簇,呈蓬座状越冬。翌年3月开始抽苔、现蕾,4月开花,6月果实相继成熟,全生育周期约9-11个月。 生长习性:
菘蓝具有喜光,怕积水,喜肥,耐寒的特性。
板蓝根
别名:
菘蓝、北板蓝、大青根。概述:
板蓝根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有悠久的应用历史。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
蓝实之名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苏颂《本草图经》曰:"按蓝有数种,有木蓝,出岭南,不入药。有菘蓝,可以为淀者,亦为马蓝"。《本草纲目》载:"蓝凡五种,各有主治,……蓼蓝叶如蓼,松蓝叶如白菘,马蓝叶如苦荬,即郭璞所谓大叶冬蓝,俗中所谓板蓝者,……"。
产地分布:
菘蓝主要分布于安徽、河北、江苏、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四川、山西、山东、辽宁、黑龙江、甘肃、新疆、宁夏、广东。主产于安徽太和、临泉、怀远、界首、利辛、亳州、涡阳、阜南、阜阳、蒙城;河北定县、安国、安平、元氏、深泽、博野、新乐、望都、晋县、赵县、无极、灵寿、高邑、藁城、万金;江苏宿迁、泰县、高邮、如皋、海门、射阳、海安、东台、大丰;河南郸城;陕西礼寿、合阳、彬县、歧山、凤翔;湖北浠水、罗田、黄冈、广水、孝感、鄂州、新洲;湖南新宁、临武;四川夹江、双流、洪雅、什邡、盐亭、江油、简阳、宜宾;山西霍县、岚县、怀仁、天镇、应县、定襄、武乡、太原、阳曲、垣曲、寿阳、柳林、临汾、榆次、清徐;山东日照、安丘、高密、沂南、临沭、郯城、汶上、宁阳、枣庄、济南、商河、泰安;辽宁新金、康平、盖县、瓦房店、义县、辽阳、开原;黑龙江龙江、宁安、绥化;甘肃敦煌、民勤、镇原、华亭、徽县、甘谷、武山、景泰、合阳;新疆呼图壁、奇台、石河子、库尔勒、莎东、麦盖提;宁夏固原、泾源、海源。
地方习用品:马蓝主要分布于福建、四川、湖南、浙江、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
板蓝根主要分布于安徽、河北、江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甘肃、东北等地。主产于安徽亳州、涡阳、太和、宿县、临泉、界首、利辛、阜阳、蒙城、阜南等;江苏泰县、高邮、如皋、海门、射阳、宿迁等;河北安国、定县、安平、元氏、深泽、晋县、高邑等;内蒙古赤峰牛营子镇及周边宁城小成子一带;陕西彬县、凤翔、歧山、合阳、礼寿等;河南洛阳、三门峡、灵宝、商丘、睢县、郸城 等;山西新降、降县、侯马、运城、芮城等;甘肃庆阳、镇原、陇西、通渭、渭原等。质量以安徽亳州、宿县为佳。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板蓝根分布广、适应性强、生产周期短等因素,它的产地受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影响,变化、转移较快。如:亳州、宿县一带为传统产区,近两年受市价影响,生产面积严重萎缩,产量大大下降。而甘肃陇西一带由于信息不灵、生活水平较低,近年仍保持着大规模的生产。东北黑龙江一带目前为仅次于甘肃的第二大产区。
形态特征:
2年生草本,主根长20-50厘米,直径1-2.5厘米,外皮浅黄棕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光滑无毛。叶互生,基生叶具柄,较大,叶片长圆状椭圆形,茎生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下部叶较大,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细锯齿。复总状花序,花小黄色,无苞;花萼4,绿色;花瓣4,黄色,雄蕊6,4强;雌蕊1。长角果长圆形,扁平,边缘翅状,紫色,种子1枚。
地方习用品:马蓝[Strobilanthes cusia(Nees)O.Ktze.]。多年生草本,灌木状。茎直立,基部稍木质化,多分枝,高达1米,茎节明显,有钝棱,嫩枝被褐色细软毛。叶对生,叶片倒卵状长圆形边缘有浅锯齿,侧脉4-8对,穗状花序,花少数,着生枝顶;苞片叶状,长1-2厘米,早落;花萼裂片5,花冠筒状漏斗形,淡紫色,雄蕊4,2强,花丝基部有膜相连,着生于花冠管上方;子房上位,蒴果,种子4。
生态环境:
菘蓝野生于湿润肥沃的沟边或林缘。多栽培于气候温暖,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 沃的砂质壤土。
生物学特性:
菘蓝具有喜光,怕积水,喜肥,耐寒的特性。
生长发育:种子在温度16-21℃,且有足够的湿度时,播种后约5天出苗。在8月上、中旬播种,当年只能形成叶簇,呈蓬座状越冬。翌年3月开始抽苔、现蕾,4月开花,6月果实相继成熟,全生育周期约9-11个月。 生长习性:
菘蓝具有喜光,怕积水,喜肥,耐寒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