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11/11
- 帖子
- 2050
- 获得点赞
- 26
- 声望
- 0
- 年龄
- 47
品名:
地龙
别名:
蚯蚓、曲蟮、亚细亚环毛蚓、土蟺等。
概述:
地龙为清热定惊的较常用动物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
本品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Perrier)]或缟蚯蚓[Allolobophora caliginosa(Savigny)trapezoides(Ant.Duges)]的干燥体。前者习称"广地龙",后者习称"土地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
蚯蚓药用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称为"白颈蚯蚓",列为下品。梁《本草经集注》记载:"入药用白颈,是其老者"。地龙名称始载于宋代《图经本草》,谓"白颈蚯蚓生平土,今处处平泽膏壤土中皆有之,……方家谓之地龙"。《本草纲目》记载"蚓之行也,引而后申,其 如丘,故名蚯蚓。"并列有40条处方,蚯蚓粪下又列21 条处方。可见,明以前地龙(白颈蚯蚓)就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之后,《医林改错》、《本草从新》等本草著作对地龙也皆有记述。
产地分布:
参环毛蚓分布几遍全国。主产于广东兴宁、河源、博罗、南海、鹤山、番禺、开平、惠阳、惠东、高州;广西容县、梧州、北流等县。
缟蚯蚓分布几遍全国。过去产于河南、山东、安徽,但目前已不再大量收购。
地方习用品:威廉环毛蚯蚓分布于河北、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天津、北京、上海。主产于上海奉贤、南汇、松江、金山、川沙。
形态特征:
1、参环毛蚓 体圆柱形,长115-375毫米,宽6-12毫米。体背面紫灰色。受精囊孔2对,在腹侧7/8和8/9节间。在孔之内侧,节间沟前后各有一排小乳头突,约10个左右。盲肠腹缘有齿状小囊。受精囊的坛呈袋形,其管短,盲管亦短,内端2/3屈曲,为纳精囊。
2、缟蚯蚓 体长110-220毫米,宽4-6毫米。体灰褐色。第一背孔在第8/9节间。受精囊孔2对,在9/10,10/11节间沟。受精囊小而圆,其管极短。
习用品:威廉环毛蚓(Pheretima guillelmi Michaelsen),体长154-240毫米,宽6-9毫米。体背面青灰色,或灰青色,有时因生活环境的影响体色变深呈青灰色。受精囊孔三对,在腹面两侧6/7、7/8和8/9节间沟里小横裂缝中一个小突起上。盲肠为单式,受精囊的盲管内端2/3在一平面上,向左右弯曲,为纳精囊。
生态环境:
蚯蚓为穴居性动物,忌光,一年四季都生活在土中。在土质松软、温度、湿度适宜,富含有机质,结构良好PH6-7.5的砂壤土中数量较多。多生活在土表以下的0-40厘米处。随季节变化,上下移动,春秋两季多集中地表至于20厘米处;夏季和冬季则集中于15-30厘米处。
生物学特性:
蚯蚓在土中运动是靠体节上的刚毛和纵肌、横肌交替伸缩来完成的。性喜静,在噪声环境中难以生存。用皮肤呼吸,当气压下降或土壤中含水量过高时,土壤中含氧量降低,蚯蚓会钻上地面呼吸。
蚯蚓属杂食性动物。喜食甜味品,酸味、咸味尚可。厌食有苦味的食物。蚯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交配是两条蚯蚓相互倒抱逆向交接,将精子输入对方的受精囊内。交配后,待卵成熟,环带分泌粘稠物质,形成外面的粘液管和里面的卵茧。随着蚯蚓向后蠕动,粘液管与卵茧向前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完成受精,从头部脱下,在湿润的土壤内发育。
生长习性:
性喜静,在噪声环境中难以生存。蚯蚓属杂食性动物。喜食甜味品,酸味、咸味尚可。厌食有苦味的食物。生长周期:多年生。
采收及加工:
1、采收 人工饲养的蚯蚓应适时捕收成蚓,野生蚯蚓一般在5-9月间捕收,其中,5-7月,气温适宜,雨水充沛,为参环毛蚓生长繁殖盛期,是采集最佳时期。常用的采集方法有⑴夜间人工捕捉:参环毛蚓喜将头钻出地面,"打雾"(当地习称),并发出"吱、吱"的哨声。此时可携电筒等顺声寻觅,捕捉时,用手抓住头部拔出,为避免拔断,须做到动作敏捷、出其不意、即抓又拔,如遇到参环毛蚓猛力下缩时,应先抓住不动,待下缩力减弱时,再快速拔出。天气闷热或雨后夜晚,参环毛蚓大量出土,是人工捕捉的好时机。⑵引捕:选清晨或雨后,用鲜辣蓼草1公斤、茶麸0.2公斤捣烂成糊状,加入清水约50公斤,撒泼在参环毛蚓较多的地方,几分种后,参环毛蚓受刺激出土,即可捕捉。4月初-5月初用水浸地翻耕种植水稻前,用水浸地时,威廉环毛蚓大量出土,浮出水面呼吸,是捕捉的最佳时机;也可趁暴雨前后,气压下降,威廉环毛蚓爬上地面时人工捕捉;亦可选择潮湿疏松、富含有机质、蚯蚓粪便较多的地方挖掘采集。
2、加工 将捕捉的蚯蚓用草木灰、木屑或米糠拌和,去其体外粘液,然后,用刀或剪将其自头至尾剖开,除去泥杂,摊平贴在竹杆、芦苇茎或其它物体上,晒干。
加工时,如遇雨天,可采用铁锅焙烘。具体做法:将铁锅倒放,下用柴或煤加热,将已剖开去泥杂的蚯蚓贴在铁锅四周,待受热翘起后取下。一般铁锅温度应控制在100℃左右,不宜过高;要及时清除铁锅上的残留物;加工的地龙极易回潮,仍须在晴天晒干。
地龙
别名:
蚯蚓、曲蟮、亚细亚环毛蚓、土蟺等。
概述:
地龙为清热定惊的较常用动物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
本品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Perrier)]或缟蚯蚓[Allolobophora caliginosa(Savigny)trapezoides(Ant.Duges)]的干燥体。前者习称"广地龙",后者习称"土地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
蚯蚓药用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称为"白颈蚯蚓",列为下品。梁《本草经集注》记载:"入药用白颈,是其老者"。地龙名称始载于宋代《图经本草》,谓"白颈蚯蚓生平土,今处处平泽膏壤土中皆有之,……方家谓之地龙"。《本草纲目》记载"蚓之行也,引而后申,其 如丘,故名蚯蚓。"并列有40条处方,蚯蚓粪下又列21 条处方。可见,明以前地龙(白颈蚯蚓)就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之后,《医林改错》、《本草从新》等本草著作对地龙也皆有记述。
产地分布:
参环毛蚓分布几遍全国。主产于广东兴宁、河源、博罗、南海、鹤山、番禺、开平、惠阳、惠东、高州;广西容县、梧州、北流等县。
缟蚯蚓分布几遍全国。过去产于河南、山东、安徽,但目前已不再大量收购。
地方习用品:威廉环毛蚯蚓分布于河北、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天津、北京、上海。主产于上海奉贤、南汇、松江、金山、川沙。
形态特征:
1、参环毛蚓 体圆柱形,长115-375毫米,宽6-12毫米。体背面紫灰色。受精囊孔2对,在腹侧7/8和8/9节间。在孔之内侧,节间沟前后各有一排小乳头突,约10个左右。盲肠腹缘有齿状小囊。受精囊的坛呈袋形,其管短,盲管亦短,内端2/3屈曲,为纳精囊。
2、缟蚯蚓 体长110-220毫米,宽4-6毫米。体灰褐色。第一背孔在第8/9节间。受精囊孔2对,在9/10,10/11节间沟。受精囊小而圆,其管极短。
习用品:威廉环毛蚓(Pheretima guillelmi Michaelsen),体长154-240毫米,宽6-9毫米。体背面青灰色,或灰青色,有时因生活环境的影响体色变深呈青灰色。受精囊孔三对,在腹面两侧6/7、7/8和8/9节间沟里小横裂缝中一个小突起上。盲肠为单式,受精囊的盲管内端2/3在一平面上,向左右弯曲,为纳精囊。
生态环境:
蚯蚓为穴居性动物,忌光,一年四季都生活在土中。在土质松软、温度、湿度适宜,富含有机质,结构良好PH6-7.5的砂壤土中数量较多。多生活在土表以下的0-40厘米处。随季节变化,上下移动,春秋两季多集中地表至于20厘米处;夏季和冬季则集中于15-30厘米处。
生物学特性:
蚯蚓在土中运动是靠体节上的刚毛和纵肌、横肌交替伸缩来完成的。性喜静,在噪声环境中难以生存。用皮肤呼吸,当气压下降或土壤中含水量过高时,土壤中含氧量降低,蚯蚓会钻上地面呼吸。
蚯蚓属杂食性动物。喜食甜味品,酸味、咸味尚可。厌食有苦味的食物。蚯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交配是两条蚯蚓相互倒抱逆向交接,将精子输入对方的受精囊内。交配后,待卵成熟,环带分泌粘稠物质,形成外面的粘液管和里面的卵茧。随着蚯蚓向后蠕动,粘液管与卵茧向前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完成受精,从头部脱下,在湿润的土壤内发育。
生长习性:
性喜静,在噪声环境中难以生存。蚯蚓属杂食性动物。喜食甜味品,酸味、咸味尚可。厌食有苦味的食物。生长周期:多年生。
采收及加工:
1、采收 人工饲养的蚯蚓应适时捕收成蚓,野生蚯蚓一般在5-9月间捕收,其中,5-7月,气温适宜,雨水充沛,为参环毛蚓生长繁殖盛期,是采集最佳时期。常用的采集方法有⑴夜间人工捕捉:参环毛蚓喜将头钻出地面,"打雾"(当地习称),并发出"吱、吱"的哨声。此时可携电筒等顺声寻觅,捕捉时,用手抓住头部拔出,为避免拔断,须做到动作敏捷、出其不意、即抓又拔,如遇到参环毛蚓猛力下缩时,应先抓住不动,待下缩力减弱时,再快速拔出。天气闷热或雨后夜晚,参环毛蚓大量出土,是人工捕捉的好时机。⑵引捕:选清晨或雨后,用鲜辣蓼草1公斤、茶麸0.2公斤捣烂成糊状,加入清水约50公斤,撒泼在参环毛蚓较多的地方,几分种后,参环毛蚓受刺激出土,即可捕捉。4月初-5月初用水浸地翻耕种植水稻前,用水浸地时,威廉环毛蚓大量出土,浮出水面呼吸,是捕捉的最佳时机;也可趁暴雨前后,气压下降,威廉环毛蚓爬上地面时人工捕捉;亦可选择潮湿疏松、富含有机质、蚯蚓粪便较多的地方挖掘采集。
2、加工 将捕捉的蚯蚓用草木灰、木屑或米糠拌和,去其体外粘液,然后,用刀或剪将其自头至尾剖开,除去泥杂,摊平贴在竹杆、芦苇茎或其它物体上,晒干。
加工时,如遇雨天,可采用铁锅焙烘。具体做法:将铁锅倒放,下用柴或煤加热,将已剖开去泥杂的蚯蚓贴在铁锅四周,待受热翘起后取下。一般铁锅温度应控制在100℃左右,不宜过高;要及时清除铁锅上的残留物;加工的地龙极易回潮,仍须在晴天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