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11/11
- 帖子
- 2050
- 获得点赞
- 26
- 声望
- 0
- 年龄
- 47
狗脊—别名品名:
狗脊
拉丁名:药材Rhizoma Cibotii原植物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L)J.Sm.
英文名:East Asian Tree Fern Rhizome
别名:
金毛狗、黄狗头、亦名强 、扶筋、百枝、狗青、强膂、扶盖、苟脊、金毛狮子、三面青、猴毛头、狗仔毛、鲸口蕨、毛狗儿、金丝毛、金毛猴、金毛狗脊、金狗脊、黄狗脊。
狗脊—概述概述:
本品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L.)J.Sm.的干燥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李时珍谓:"狗脊有二种:一种根黑色,如狗脊骨;一种有金黄毛,如狗形,皆可人药。"所称金黄色者即目前所用之狗脊,黑色者为某几种蕨类之根茎,属于地区用药。
狗脊—产地分布产地分布:
分布我国西南部和南部,东南至福建和台湾省。主产福建、四川、云南、贵州。其中以福建宁德,四川宜宾、乐山、江津、泸县等产量较大。
狗脊—形态特征形态特征:
金毛狗的根状茎平卧,木质,粗大,密被锈黄色长柔毛。叶一型,簇生,叶柄粗厚,长120厘米,基部被丛生呈垫状的金黄色长柔毛,上部光滑,叶片长大,阔卵状三角形或阔卵状长圆形,长达180厘米或过之,宽约与长等或不及,三回羽状分裂;羽片互生,长圆形,长达80厘米,有3-4厘米长的柄;一回小羽片互生,彼此靠近,线状披针形,长约15厘米,基部宽约2.5厘米,向上渐尖,羽状深裂几达小羽轴,近革质,裂片狭长圆状镰形或线状镰形,长1-1.4厘米,短尖,边缘有微锯齿,干时下面变灰白或灰蓝色,叶脉不分枝,但在不育的羽片上二叉状;孢子囊群在每一能育裂片上1-5对,很少6对,近边缘着生,位于下部小脉顶端,囊群盖棕褐色,二唇状,成熟时张开如蚌壳;孢子四面型,透明。
狗脊—生态环境生态环境:
生于山脚沟边及林下阴处,酸性土壤中。
狗脊—生物学特征
生物学特性:
根茎不规则长圆形或球形块状,长10-25cm,直径4-8cm。表面深棕色,残留有金黄色的长茸毛,上面残留数个棕红色坚硬的叶柄基,下面丛生黑色细根。狗脊片呈不规则的长条形或圆形,切面淡棕色,近边缘1-4mm处有棕黄色凸出的木质部环圈。质脆,带粉性,蒸煮品显黑棕色,半透明。味淡,微涩。
狗脊—生长习性生长习性:
野生于山谷沟旁或林下阴湿处。为喜阴、喜湿植物,在阴凉湿润的环境,忌烈日直射。光照过强时,则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变黄,逐渐枯萎。以酸性土壤种植为好。
狗脊—生长周期生长周期:
一般栽培4-5年后采收。
狗脊—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狗脊以根茎入药。一般栽培4-5年后采收。全年均可采收,但以秋末冬初采时为佳。除去泥沙,削去细根、叶柄及黄色柔毛后,切片晒干者为生狗脊。根茎经水蒸后,晒至六七成干时,再切片晒干者为熟狗脊。广西、浙江等地加工时每100斤狗脊加入3-5斤黑豆皮,煮至颜色变黑后,捞出晒干。
炮制:
狗脊:将原药用火燎去残毛,大小分开,清水浸泡24-48小时,洗净.捞起,沥干余水,入容器内麻袋盖闷,待润透,切O.6-O.7cm厚圆片,晒干。又称"生狗脊片"。饮片黄白色或淡棕色,近外皮处有一条隆起的环纹(内皮层环)或条纹,中心布满小点,边缘不整齐,外皮有未除净的金黄色长柔毛。质坚脆,易折断。
炒狗脊 取净砂子置炒药锅内,用大火加热,将砂子至轻松,加入净狗脊翻炒至表面鼓起并显深黄火色,取出,筛去砂子,摊凉后,撞去或刮尽黄茸毛。饮片表面近深棕色,鼓起,稍松脆,易折断。砂烫制后,可除去毛茸,使药材膨胀,酥脆,有效成分易于溶出。
制狗脊 将原药去毛,浸泡,闷润如生狗脊方法,入蒸笼文武火蒸约一天,切开里外均呈棕黑色为度,取出,晾至半干,切0.6-0.7cm厚圆片,晒干。饮片呈黑棕色,质坚硬,味淡,微涩、微甘。蒸制后,能增强温补作用。 骨碎补因有治骨伤而补骨碎的作用得名骨碎补,别名申姜。野生分布于我国的长江以南、湖南、贵州等省,主要附生于树干或石壁上,采挖起来不易。前几年价格在5元左右,产量不是很大,存货也少,供需平衡价较稳。自去年由于人们外出务工劳资的上涨,采挖一天不及外出务工,且危险,所以采挖的人减少,产量较往年大幅减少,市价由5-5.5元升至6-6.5元。骨碎补有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的功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销量较大。经现代医学研究又发现骨碎补含多种黄酮甙,其主要成分为柚皮甙,是抗菌、活血祛瘀和增加心肌细胞机能的主要活性成分,还有骨碎补对骨关节、软骨有刺激细胞代偿性增生作用,不断有关骨碎补的新研究成果的报道,众商家认为销量将会有增不减,后市将缓慢上涨。
狗脊
拉丁名:药材Rhizoma Cibotii原植物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L)J.Sm.
英文名:East Asian Tree Fern Rhizome
别名:
金毛狗、黄狗头、亦名强 、扶筋、百枝、狗青、强膂、扶盖、苟脊、金毛狮子、三面青、猴毛头、狗仔毛、鲸口蕨、毛狗儿、金丝毛、金毛猴、金毛狗脊、金狗脊、黄狗脊。
狗脊—概述概述:
本品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L.)J.Sm.的干燥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李时珍谓:"狗脊有二种:一种根黑色,如狗脊骨;一种有金黄毛,如狗形,皆可人药。"所称金黄色者即目前所用之狗脊,黑色者为某几种蕨类之根茎,属于地区用药。
狗脊—产地分布产地分布:
分布我国西南部和南部,东南至福建和台湾省。主产福建、四川、云南、贵州。其中以福建宁德,四川宜宾、乐山、江津、泸县等产量较大。
狗脊—形态特征形态特征:
金毛狗的根状茎平卧,木质,粗大,密被锈黄色长柔毛。叶一型,簇生,叶柄粗厚,长120厘米,基部被丛生呈垫状的金黄色长柔毛,上部光滑,叶片长大,阔卵状三角形或阔卵状长圆形,长达180厘米或过之,宽约与长等或不及,三回羽状分裂;羽片互生,长圆形,长达80厘米,有3-4厘米长的柄;一回小羽片互生,彼此靠近,线状披针形,长约15厘米,基部宽约2.5厘米,向上渐尖,羽状深裂几达小羽轴,近革质,裂片狭长圆状镰形或线状镰形,长1-1.4厘米,短尖,边缘有微锯齿,干时下面变灰白或灰蓝色,叶脉不分枝,但在不育的羽片上二叉状;孢子囊群在每一能育裂片上1-5对,很少6对,近边缘着生,位于下部小脉顶端,囊群盖棕褐色,二唇状,成熟时张开如蚌壳;孢子四面型,透明。
狗脊—生态环境生态环境:
生于山脚沟边及林下阴处,酸性土壤中。
狗脊—生物学特征
生物学特性:
根茎不规则长圆形或球形块状,长10-25cm,直径4-8cm。表面深棕色,残留有金黄色的长茸毛,上面残留数个棕红色坚硬的叶柄基,下面丛生黑色细根。狗脊片呈不规则的长条形或圆形,切面淡棕色,近边缘1-4mm处有棕黄色凸出的木质部环圈。质脆,带粉性,蒸煮品显黑棕色,半透明。味淡,微涩。
狗脊—生长习性生长习性:
野生于山谷沟旁或林下阴湿处。为喜阴、喜湿植物,在阴凉湿润的环境,忌烈日直射。光照过强时,则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变黄,逐渐枯萎。以酸性土壤种植为好。
狗脊—生长周期生长周期:
一般栽培4-5年后采收。
狗脊—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狗脊以根茎入药。一般栽培4-5年后采收。全年均可采收,但以秋末冬初采时为佳。除去泥沙,削去细根、叶柄及黄色柔毛后,切片晒干者为生狗脊。根茎经水蒸后,晒至六七成干时,再切片晒干者为熟狗脊。广西、浙江等地加工时每100斤狗脊加入3-5斤黑豆皮,煮至颜色变黑后,捞出晒干。
炮制:
狗脊:将原药用火燎去残毛,大小分开,清水浸泡24-48小时,洗净.捞起,沥干余水,入容器内麻袋盖闷,待润透,切O.6-O.7cm厚圆片,晒干。又称"生狗脊片"。饮片黄白色或淡棕色,近外皮处有一条隆起的环纹(内皮层环)或条纹,中心布满小点,边缘不整齐,外皮有未除净的金黄色长柔毛。质坚脆,易折断。
炒狗脊 取净砂子置炒药锅内,用大火加热,将砂子至轻松,加入净狗脊翻炒至表面鼓起并显深黄火色,取出,筛去砂子,摊凉后,撞去或刮尽黄茸毛。饮片表面近深棕色,鼓起,稍松脆,易折断。砂烫制后,可除去毛茸,使药材膨胀,酥脆,有效成分易于溶出。
制狗脊 将原药去毛,浸泡,闷润如生狗脊方法,入蒸笼文武火蒸约一天,切开里外均呈棕黑色为度,取出,晾至半干,切0.6-0.7cm厚圆片,晒干。饮片呈黑棕色,质坚硬,味淡,微涩、微甘。蒸制后,能增强温补作用。 骨碎补因有治骨伤而补骨碎的作用得名骨碎补,别名申姜。野生分布于我国的长江以南、湖南、贵州等省,主要附生于树干或石壁上,采挖起来不易。前几年价格在5元左右,产量不是很大,存货也少,供需平衡价较稳。自去年由于人们外出务工劳资的上涨,采挖一天不及外出务工,且危险,所以采挖的人减少,产量较往年大幅减少,市价由5-5.5元升至6-6.5元。骨碎补有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的功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销量较大。经现代医学研究又发现骨碎补含多种黄酮甙,其主要成分为柚皮甙,是抗菌、活血祛瘀和增加心肌细胞机能的主要活性成分,还有骨碎补对骨关节、软骨有刺激细胞代偿性增生作用,不断有关骨碎补的新研究成果的报道,众商家认为销量将会有增不减,后市将缓慢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