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百度百科中医词条编辑录(122条):瘨

河间金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6
帖子
6715
获得点赞
254
声望
63
年龄
63
百度百科中医词条编辑录(122条)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前 言
闲暇工作之余,喜欢上网浏览,百度搜索,查阅资料,以备临床之需。久之,便发现百度百科中某些中医学词条的解释有欠尽完善之处,遂搜求医史文献,查考相关典籍,予以补漏拾缺,以求完善。截止目前,共参与编辑词条319条(极少数词条编辑2-3次),并创建词条43条,复杂版本数104条,字数约10万字,而且成为核心用户(编辑通过率≥85%,复杂版本数≥50条)。某些相关词条内容有雷同之处,并非为凑数,乃为完善该词条内容,特此说明。

下面是在百度百科词条中参与编辑的第122条。

122 瘨

又,瘨,当为“疽”之讹字,形似传抄致误。如《素问•腹中论》:“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高粱芳草石药。石药发瘨,芳草发狂。”经文中“石药发瘨”,当为“石药发疽”。 瘨,当为“疽”之讹字,形似传抄致误。

瘨,晋•皇甫谧《甲乙经•卷十一•第六》作“疽”,即“石药发疽”。石药乃丹石之品,经过火煅加工而入药,性则温热。古代炼丹之风非常盛行,若热病服之,易致痈疽疮毒等病疾。

“石药发疽”,古籍亦有记载。如《史记•仓公列传》:“齐王侍医遂病,自练五石服之。臣意往过之,遂谓意曰:‘不肖有病,幸诊遂也。’臣意即诊之,告曰:‘公病中热。论曰:中热不溲者,不可服五石。石之为药精悍,公服之不得数溲,亟勿服,色将发痈。’……意告之后百余日,果为疽发乳上,入缺盆,死。”此仓公诊籍中“石药发疽”之例证。诚如时贤胡天雄《素问补识》所云:“仓公诊此籍,可为‘石药发疽’之铁证。若作瘨,不论为癫疾之癫或(月真)胀之(月真),皆不可解。”

热中消中,即消渴病,病机为阴虚燥热,膏粱厚味、芳草、石药当属在禁之例。明•张介宾《类经•消瘅热中》云:“三者皆能助热,亦能销阴,凡病热者所当禁用。”若误用之,或加重病情,或转发他疾。痈疽是消渴病之一大并发症,其发生之因,或系服丹石之剂而成。如隋•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消渴候》云:“夫消渴者……由少服五石诸丸散……其病变多发痈疽。”该书《渴利候》亦云:“渴利者……由少时服乳石,石热盛……其病变多发痈疽,以其内热……热气留滞,故成痈疽。”此石药致消渴发痈疽之机理也。

又,唐•孙思邈《千金方•痈疽》云:“痈疽……其病源,多是药气所作,或有上世服石,遂令子孙多有此疾。”该书《消渴篇》云:“消渴之后,即作痈疽,皆由石热。”而该书《发背篇》亦云:“凡发背,皆因服食五石,寒石更生散所致,亦有单服钟乳而发者。”此“石药发疽”之又一论述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