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膏药汇集

膏药
处方来源:《外科启玄》卷十二。
组成: 当归6钱,白芷6钱,黄连6钱,白及6钱,白蔹6钱,黄柏6钱,厚朴6钱,五倍子6钱,雄黄6钱,没药6钱,血竭6钱,海螵蛸6钱,黄丹(飞)6钱,乳香2钱半,轻粉1钱。
主治: 内外臁疮。
用法用量: 贴之,外用布包定。有脓水,常洗去之,药水内加盐洗之效。
制备方法: 上为末,香油熬熟,调成膏。
 
膏蜜汤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三四九
组成: 猪膏2分,白蜜1升,生地黄(切)1升。
主治: 产后余血冲心,痛急欲死。
用法用量: 分5服,日3次。
制备方法: 用猪膏煎地黄赤色,出之,纳蜜和之令调。
 
膏药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三一五。
组成: 沥青1两,萆麻1两。
主治: 诸疮,一切打伤肿毒。
用法用量: 贴疮。
制备方法: 上同捣烂,摊纸上。
 
摩顶细辛膏
处方来源:《圣惠》卷二十二。
组成: 细辛3两,当归3两,桂心2两,天雄2两(去皮脐,生用),白芷1两半,芎?1两,干姜1两,乌头2两(去皮脐,生用),松柏叶4两,生地黄5斤(取自然汁),朱砂1两(细研),猪肪3斤。
主治: 风头眩。
用法用量: 用摩头顶。
制备方法: 上捣筛如麻子大,以地黄汁浸1宿,先煎猪肪,销去筋膜,下火停冷,下地黄汁并浸者药同煎令白芷色黄,去滓,入朱砂末,用柳木篦不住手搅,令凝,收于瓷盒内。
 
膏药
处方来源:《外科启玄》卷十一。
组成: 真麻油半斤,清桐油半斤,猪毛3两。
主治: 发背诸疮。
用法用量: 摊贴。
制备方法: 二油煎滚,下猪毛熬化后,下黄丹8两,滴水成珠,去火毒。
 
膏药
处方来源:《赤水玄珠》卷三十。
组成: 猪油(熬去滓)1两,香油3钱,乳香5钱,没药5钱,孩儿茶7钱,冰片1分,轻粉5分,麝香1分。
主治: 杨梅疮漏。
用法用量: 贴患处。
制备方法: 二油同熬,离火稍冷,加乳香、没药搅匀,再入孩儿茶搅匀,又入冰片、轻粉、麝香,待冷,做膏药。
 
膏药
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三一五。
组成: 真香油1斤,黄丹半斤,巴豆70粒,木鳖子5枚,川山甲5片。
主治: 一切恶疮,打扑走注疮痛。
制备方法: 香油用铁锅熬滚,下川山甲,煎黄色取出,却下木鳖子,亦煎黄色取出,然后下巴豆熬黄色取出,用生绢滤去滓,将油入砂锅内浸;火再熬,下丹,用柳枝三条不住手搅一时久,候沫高三寸可住手,将油滴水中不散成珠为度。
 
膏药
处方来源:《奇方类编》卷下。
 
膏药
处方来源:《奇方类编》卷下。
组成: 香油1斤,野大黄根半斤。
主治: 一切寒凉腰气,筋骨流痰。
用法用量: 摊贴之。
制备方法: 煎枯,去滓,入黄丹6两,熬成膏。
 
膏药
处方来源:《外科启玄》卷十二。
组成: 沉香、麝香、轻粉、银朱、荔枝肉各等分。
主治: 瘰疬硬核不消不破。
用法用量: 贴患处。
制备方法: 入熟鱼胶捣成膏。
 
碧云散
处方来源:《慈幼新书》卷六。
组成: 冰片5分,铜绿5分。
主治: 痘风眼。
用法用量: 用蜜调粘入钟子内,以柏木板1小块,艾1小丸,安放板上烧烟,将钟子内药,向烟熏之,俟烟尽,再取井水滴数点,入药调匀。用新笔缓缓蘸抹眼皮红处数次,勿见风。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
 
膏药
处方来源:《医部全录》卷一九四引叶心仰方。
组成: 蒺藜4钱,冰片1分,麝香1分,乳香(去油)1钱,没药(去油)1钱,轻粉1钱,青龙骨2钱,象皮2钱。
主治: 裙边疮。
用法用量: 贴患处。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麻油4两,蒸滚,先放松香2两,熬至滴水成珠,入铅粉2钱,黄丹1两,取起。
 
凤仙膏(温煦薄贴))
[主治]风湿热痹(类风湿性关节炎)。
[处方](★◙№007)鲜凤仙茎500克(连枝叶花葱根茎洗净日曝半干)、大生地180克、当归须120克、急性子150克、天南星90克、川乌60克、草乌60克、干姜60克、羌活60克、独活60克。
[制用法]上药各切片用麻油7500毫升煎沸,人凤仙茎熬20分钟,俟不爆再人生地,又熬10余分钟,乃入诸药,煎枯滤净。另人净锅,慢火熬沸,入筛净黄丹,筛细铅粉各750克,柳木棍不住手搅极匀,膏成离火,予研细麝香5克,乳香、没药去油各30克,上安桂末、丁香末各60克调匀,入水成团,藏如常法,每用摊成厚膏贴之。
选自《中医外科诊疗学》
 
乌姜软膏(回阳玉龙膏)
[主治]痈疮,痹风湿,鹤膝风等症。
[处方](★◙№007)生草乌90克(炒)、淡干姜60克(煨)、赤芍药30克(炒)、生南星30克(煨)、白芷30克(生研)、肉桂15克(不见炒)。
[制法]共研细末。
[用法]每用9.15克,温酒调敷患处。
[禁忌]不可人口。
选自《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黄参膏(万应膏)
[主治]舒筋活血,驱风散寒。受风受寒,手足麻木,腰疼腿疼,肚腹疼痛,积聚痞块。
[处方](★◙№007)大黄90克、元参90克、赤芍90克、木鳖子90克、白芷90克、生血余45克、生地405克、当归405克、蜈蚣2条(1.5克)。
[制法]以上药料用香油7500毫升,炸枯去渣滤净,炼沸,再入漳丹2700克,搅匀成膏,每膏药油7500毫升,对肉桂面45克,阿魏面、乳香面、没药面各180克搅匀,每张净油4.5克重。
[用法]贴患处。
选自《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鹳草膏(舒筋活络膏)
[主治]散风活血,化瘀止痛。筋骨疼痛,手足麻木。
[处方](★◙№007)老鹳草27克、生虎骨72克、防风27克、红花18克、木瓜27克、怀牛膝18克、骨碎补27克、青风藤27克、功带叶18克、当归27克、麻黄9克、海风藤27克。
[制法]上药用香油7500毫升炸枯去渣滤净,炼沸,再入漳丹2700克搅匀成膏,每膏药油7500毫升,对乳香面、没药面各27克,麝香3.6克搅匀,每大张净油30毫升,小张净油15毫升。
[用法]贴患处。
[禁忌]孕妇忌贴腹部。
选自《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六生膏(追风膏)
[主治]舒筋活血,追风散寒。风湿性关节炎,筋骨疼痛,四肢麻木,行步艰难,腰脊疼痛。
[处方](★◙№007)生草乌75克、生草大戟75克、生山甲75克、生桃仁75克、生地36克、生川乌18克、怀牛膝75克、麻黄75克、当归75克、天麻75克、羌活75克、细辛75克、乌药75克、白芷75克、良姜75克、独活75克、赤芍75克、海风藤75克、红花75克、蛇蜕18克、苏木36克、蜈蚣20条、灵仙75克、熟地36克、续断36克、五加皮18克。
[制法]上药用香油7500毫升炸枯去渣滤净,炼沸,再入漳丹2700克搅匀成膏,每膏药油7500毫升,对肉桂面75克,冰片3.6克,没药面、雄黄面、檀香面、血竭面各11克,麝香3.6克,乳香面all克,公丁香3.6克,每大张净油30毫升,小张15毫升。
[用法]贴患处。
[禁忌]孕妇忌贴腰腹部。
选自《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苍耳膏(追风膏)
[主治]风湿寒痹,四肢麻木疼痛等症。
[处方](★◙№007)苍耳子180克、当归90克、川芎90克、千年健90克、桑皮90克、五加皮90克、苍术120克、川乌90克、草乌120克、杜仲90克、血藤90克、良姜90克、白芨90克、天麻90克、生姜500克、金毛狗脊90克、桑寄生90克、刘寄奴90克、僵蚕90克、续断90克、附子90克、艾叶120克、地风皮90克、麻黄120克、独活90克、桂皮120克、血余15克、马钱子120克、羌活90克、乌药90克、大葱500克。
[制法]上药切片用香油7500毫升浸泡(春秋七日、夏季四日、冬季十日)慢快火熬枯去渣,入黄丹3750克,生半夏90克,肉桂子90克,白胡椒、血竭各60克,乳香、没药各120克,儿茶60克,共为细末,熬成膏后,微湿再入,搅匀,退火摊用。
[用法]用时烘化贴患处。
[禁忌]非因寒湿之病及有炎症者忌贴,孕妇忌贴腹部。
选自《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马甲膏(海马追风膏)
[主治]追风散寒。风寒湿痹,腰腿痛。
[处方](★◙№007)海马360克、穿山甲30克、杜仲30克、地肤子30克、怀牛膝30克、当归3克、赤芍30克、连翘30克、花粉30克、广木香30克、松香30克、追风草30克、薄荷30克、云苓30克、土茯苓30克、木通30克、麻黄30克、漳丹500克、麻油1000毫升。
[制法]用铁锅将麻油熬开,入上药熬枯去渣。入黄丹熬搅收膏,贮于瓷器中备用。
[用法]外用贴患处。
洗自《伞围中药成药孙方集》
 
青艾膏(红花活血膏)
[主治]活血追风,风寒湿痹。
[处方](★◙№007)青艾9克、当归9克、川芎9克、血竭花9克、穿山甲9克、地龙9克、海马9克、没药9克、乳香9克、杜仲9克、防风9克、麻黄9克、木瓜9克、牛膝9克、木香9克、川椒9克、马钱子15克、麻油500毫升、漳丹250克。
[制法]上药用麻油熬枯去渣,入黄丹熬搅收膏,收瓷器中保存。
[用法]贴患处。
选自《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