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叔和脉经

fubabazyg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8/06
帖子
2826
获得点赞
142
声望
48
【原文】诊断分科首叔和,脉经一出呼扁鹊;
望闻问切详细用,妙手一到起沉疴。
【释义】诊疗技术的分化,起源于晋代的王叔和,他在整理遗失的《伤寒杂病论》的伤寒部分之后,推出了自己的个人专著《王叔和脉经》(简称《脉经》)。《脉经》的问世,可以说是中医的诊断理论正式形成。
《脉经》的理论在《难经》的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与突破,可以与神医扁鹊媲美。在《难经》中就已经提到了脉诊,还有四诊合参的先导。但是还未具体化,而作为太医令的王叔和却能很好的把脉诊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提出来,实为祖国医学诊法的开山之作。
王叔和(201—280年),名熙。高平(今山东微山县)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经过几十年的精心研究,在继承扁鹊、张机、华佗等古代著名医学家的脉诊理论学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脉经》,计10万多字,10卷,98篇。将脉的生理、病理变化类列为脉象24种,使脉学正式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一门科学。
当然,《脉经》并非只是强调诊法,而且还注重证与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告诫后世医家要勤于实践,博学慎思,厚积薄发,方能妙手回春,沉疴顿愈。
 
《脉经》是一本很值得品读的经典医学著籍,每读一次都有所收获
 
《脉经》是一本很值得品读的经典医学著籍,每读一次都有所收获

脉诊是中医的根基之一,不能不学啊。
 
不但要多看书籍,还要自己多把脉多参悟,fu版主脉象定是好

在内经、难经、伤寒、和脉经中寻求脉学的真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