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八年腹痛泄泻案

今日再诊,患者自感决症状如前,偶尔胃部慢痛,右关脉浮,左尺脉弦,处方:
柴胡12克,黄芩9克,黄连9克,半夏12克,
党参15克,甘草6克,白术30克,
白芍20克,陈皮15克,防风20克,茯苓20克,
干姜9克,焦栀子6克,焦三仙各30克.5付水煎服.
 
2009年9月14日四诊,饮食可,症状如前,大便日2--3次,肠鸣时身体感觉如虫爬,乏力。舌淡苔白,右脉短,右关脉浮。
处方:
柴胡12克,黄芩9克,黄连9克,半夏12克,
党参15克,甘草6克,白术30克,焦三仙各30克
白芍20克,陈皮15克,防风20克,茯苓20克,
干姜9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今日5诊,患者自述,食后胃痛, 日大便2次,拟舒肝和胃健脾方拟小柴胡和痛泻要方加味:
柴胡12克,黄芩9克,半夏12克,党参12克,
白术30克.白芍20克,陈皮15克,防风20克,
焦三仙各30克,芡实15克.甘草6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
 
泄泻之疾,多关乎脾,脾本恶湿,近期参酌东垣风药(风可胜湿,小量还能生举脾阳),效果不错,老刘可以参考
 
这个问题不在于"湿",而在于"木克土".
 
今日再诊,患者满面春风.自言吃饭可以了,自感觉全身都感觉好多了.大便日两次,基本成形.右关脉略滑,左三部微弦,药已奏效,拟守方膳其后.
处方:
柴胡12克,黄芩9克,半夏12克,党参12克,
白术30克.白芍20克,陈皮15克,防风20克,
焦三仙各30克,芡实15克.甘草10克.姜枣引
每日一剂水煎服.
 
八年病痛一朝得解,乃此患者之幸。
中间有几次是不加姜枣的,后来又加上了,请问刘老师就此案姜枣加与不加有什么区别?
谢谢!
 
本案的要领是"木克土",肝乘脾,患者纳差,所以小柴胡汤虽非主治,但一直贯穿其中,用姜枣合乎小柴胡原方,以前的方药虽然没有交代用姜枣,但我一直嘱托患者用之,可能是发贴子的时候忽略.
 
刘老师看看我的方怎么样
柴胡 佛手 郁金 大腹皮 川扑 元胡
葛根 党参 甘草白术
白芍 陈皮 防风茯苓
 
“风胜湿”和“木克土”,两者在某些情况下有相通之处。此处即是。
 
行气药不能随便用,已经是前车之鉴.
 
“辨证论治”,几乎每个中医人都知道,但真正领悟透了,在临床中坚持灵活运用的却很少了。这位老师没有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坚持辨证论治的思想才是我们这些中医后生最值得学习的地方啊。反观此前中医的方子,一看腹泻就用健脾化湿,芳香醒脾之药。几幅中药下去效果不显,就直接上西药了。这也许就是中医的一个现状吧!
 
楼上的观点确实道出了现在中医的状况。
 
"辨证论治",辨证和论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辨证好之后,论治就要"仅守病机",不凭经验随便加减.感谢参与.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组成】甘草 芎藭 当归各6克 半夏12克 黄芩6克 生葛15克 芍药6克 生姜12克 甘李根白皮12克
【用法】上药九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三服,夜一服。
【主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
 
欢迎多发好医案,让我们多学医理。
 
此案远没有结束,楼主不刷新思路患者也不可能彻底治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