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当归汤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切,焙)3分,人参3分,干姜(炮)3分,木香3分,桃白皮(炙,锉)半两,槐白皮(炙,锉)半两,丁香半两,阿胶半两(炒燥),甘草(炙,锉)半两,龙骨1两,黄连(去须)1两,麝香(研)1分。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主治: 小儿久患疳痢。

用法用量: 1-2岁儿,每用半钱匕,水1小盏,煎至4分,去滓,分2次温服。

制备方法: 上将前十一味为粗末,与麝香和匀。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甘草(炙)2两,当归2两,芎?2两,人参2两,阿胶2两,葱白(切)1升。

出处: 方出《经效产宝》卷上,名见《济阴纲目》卷八。

功效:安胎止痛。

主治: 胎动冲心,烦闷欲死。

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煎取2升,分为3服。

附注: 《济阴纲目》本方用法:上锉细,以水二升,煎四味至升半,去滓,下葱再煎,减三合,人阿胶温服,一剂分为二三服。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切,焙)1两,芍药1两,木通(锉)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主治: 产后虚烦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匕,水1盏半,入生地黄2寸许(切碎),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切,焙)半分,龙骨(研)半分,甘草(炙)3分,大黄(锉,炒)1分,芍药1分,干姜(炮)1分,石膏(碎)1分,桂(去粗皮)1分,赤石脂1分,黄芩(去黑心)1分,细辛(去苗叶)1分。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主治: 小儿诸痫。

用法用量: 5岁儿,每服1钱匕,水1小盏,入枣2个(擘),同煎至5分,去滓,分2次温服,日3次。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加减: 服后泻者,加赤石脂1分;若有热惊者,加黄芩(去黑心)半两。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3两,干姜3两,干地黄3两,柏枝皮3两,小蓟3两,羚羊角3两,阿胶3两,芍药4两,白术4两,黄芩2两,甘草2两,蒲黄5合,青竹茹半升,伏龙肝1鸡子大,发灰1鸡子大。

出处: 《千金》卷二十。

主治: 三焦虚损,或上下发泄,吐唾血,皆从三焦起,或热损发,或因酒发。

用法用量: 以水1斗2升,煮取3升半,去滓,下胶取烊,次下发灰及蒲黄,分3服。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切,焙),代赭(研)3分,黄连(去须)3分,桑根白皮(锉,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白术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木通(微炙,锉)1两,地榆1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20个。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主治: 伤寒后夹劳,羸瘦盗汗,寒热不常,喘咳痰唾,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炙香,锉)1两,生干地黄(焙)1两,艾叶(炒)1两,甘草(炙,锉)1两,芎?3分,芍药(锉,炒)3分,阿胶(炙令燥)3分,人参2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主治: 妊娠因惊,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切,炒)2两,芎?2两,熟干地黄(焙)4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主治: 倒仆蹴损,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未。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2两,芍药2两,厚朴2两,半夏2两,桂心3两,甘草3两,黄耆3两,人参3两,干姜4两,蜀椒1两。

出处: 《千金》卷十三注文引《小品方》。

主治: 心腹绞痛,诸虚冷气满痛。

用法用量: 以水1斗,煮取3升2合,分4服,羸劣人分6服。

加减: 大冷,加附子1个。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2两,人参2两,桂心2两,黄芩2两,甘草2两,芍药2两,芒消2两,大黄4两,生姜3两,泽泻3两。

出处: 《千金》卷十八。

主治: 留饮宿食不消,腹中积聚。

用法用量: 以水1斗,煮取3升,分3服。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中气式微不能输运,而致癖积留著,水道不利,故用参、甘、归、芍平调血气,消、黄、姜、桂攻理痰积,黄芩、泽泻分利支河水道,而通蕴阻之热也。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焙)半两,柏叶1两,薤白6茎(切),禹余粮3分(煅,醋淬3遍,研,末)。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主治: 妇人下血不止,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下禹余粮末1钱匕,去滓,空心温服。

制备方法: 上先将三味(㕮)咀,如麻豆大。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切,焙)4两,大黄(生,锉)2两,生干地黄(焙)5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主治: 从高坠堕,伤损肢体,发热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微利为效。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切,焙)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甘草(炙)半两,远志(去心)半两,猪苓(去黑皮)半两,茯神(去木)半两,桂(去粗皮)半两,黄耆(锉细)半两,人参半两,芎?半两,白术半两,芍药半两,熟干地黄(焙)半两,五味子1分,酸枣仁(汤浸,去皮,炒)3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九十。

主治: 虚劳惊恐虚烦,不得眠睡。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大枣3个(擘破),生姜1枣大(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空腹服,夜卧再取。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1两(锉,微炒),黄连1两(去须,微炒)。

出处: 方出《圣惠》卷五十九,名见《普济方》卷二一一。

主治: 冷热气不和,腹痛,下痢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切,焙)2两,白术1两,干姜(炮)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人参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甘草(炙,锉)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主治: 风冷内积,腹胀肠鸣(??)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取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切,焙)1两半,黄耆(锉)1两半,芍药1两半,桂(去粗皮)1两,芎?1两,甘草(炙)1两,人参1两,柴胡(去苗)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主治: 产后血虚,肢体壮热,烦闷,困瘁不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羊肉汁1盏,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切,焙)3两,桂(去粗皮)2两,荷叶蒂3-7个。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六○。

主治: 产后恶露不尽。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半盏,酒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早晨、日晚各1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切,焙)3两,桂(去粗皮)2两,甘草(炙)2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主治: 霍乱中冷,心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切,焙)3两,酸石榴皮(炒)3两,地榆3两,大豆黄(炒)5合,糯米(炒)2合,甘草(炙,锉)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主治: 产后下痢赤白。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入薤白2寸(切),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3两,干姜2两,白术2两,芎?2两半,甘草1两,白艾(熟者)1两,附子1两,龙骨3两。

出处: 《千金》卷三。

主治: 产后下痢赤白,腹痛。

用法用量: 以水6升,煮取2升,去滓,分3服,一日令尽。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产后气血两亏,加以下痢,脾肾俱惫,艾附、术附、姜附协力复阳,当归、芎?温养其血,至于龙骨敛固其津,甘草调和其气,并缓附子之性,一举而两得之也。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