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当归汤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2两,生姜5两,芍药2两,羊肉1斤。

出处: 《千金》卷三。

主治: 妇人寒疝,虚劳不足,产后腹中绞痛;卒疝,腹痛里急。

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羊肉熟,取汁煎药得3升,适寒温,服7合,日3次。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秦艽(去苗土)半两,当归(2味用醋、酒浸经宿,焙)半两,人参半两,干漆(炒烟)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白术半两,前胡(去苗)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木香半两,乌头(泡裂,去皮脐)半两,甘草(炙,锉)半两。

出处: 《普济方》卷二三○。

主治: 虚劳寒热,四肢羸瘦,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半,加小麦50粒,同煎取1盏,去滓,稍热服。

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4分,橘皮4分,细辛4分,甘草(炙)4分,生姜4分,大黄8分(别渍),鹤虱2分。

出处: 《外台》卷七引《广济方》。

主治: 心腹搅结痛不止,仍似有蛔虫者。

用法用量: 以水6升,煮取2升,分温3服,如人行4-5里进1服。不利未愈,3日更作服之。

制备方法: 上切。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洗,切,微炒)半两,芎?半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半两,大黄(略炮,锉)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芍药半两,牡丹皮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六○。

主治: 产后恶血下少,气逆,头目眩晕,眼花心闷,头重不举。

用法用量: 每剂用水5盏,生姜5片,大枣5个(擘),同煎取3盏,去滓放温,时服1盏。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分作3剂。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8分,桔梗8分,芍药8分,厚朴10分(炙),橘皮8分,人参6分,高良姜10分,桃仁50个(去皮尖),生姜8分。

出处: 《外台》卷七引《广济方》。

主治: 心痛癥块硬筑,心气欲绝。

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取2升5合,去滓,分3次温服,每服相去如人行6-7里。

制备方法: 上切。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2两,甘草2两,柑皮2两,附子1两,干姜4两。

出处: 《千金》卷十三。

主治: 久寒疾,胸腹中痛,时下痢。

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取2升,分3服,日3次。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切,炒)1两,犀角屑1两,黄芩(去黑心)1两,黄连(去须)2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主治: 产后赤白痢,脐腹撮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2两,甘草1两,芎?1两,芍药1两,地榆3两。

出处: 《鬼遗·附录》。

主治: 妇人阴蚀。

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3升。洗之,日3夜1。

附注: 《千金》有蛇床子一两,无芎?。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3两,桂心3两,干姜4两,附子5两。

出处: 《千金》卷十三。

主治: 久寒宿疾,胸腹中痛,短气,时滞下痢。

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取2升,分3服,日3次。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1两,矾石1两,桂心1两,细辛1两,甘草1两。

出处: 《普济方》卷六十九。

主治: 酒醉,牙齿涌血出;及齿风痛。

用法用量: 以浆水5升,煮取3升,含之,每日5-6次,夜2-3次。无细辛,水煎亦可。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切,炒)1两半,芍药2两,吴茱萸(汤淘去涎,轻炒)2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甘草(炙令赤)1两,白芷1两,生干地黄(焙)3两,桂(去粗皮)1两半,续断1两半,芎?1两半,干姜(炮裂)1两半。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主治: 产后虚羸不足,脏腑虚冷,肢体疼痛,时或恶露,脐腹刺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日2夜1。

制备方法: 上为粉末。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微炙)1两,生干地黄(微炒)1两,防风(去叉)1两,山茱萸1两,黄耆(微炙,锉)1两,牛膝(去苗,酒浸,焙)1两,枳壳(去瓤,麸炒黄)3分,白术(炒)3分,人参3分,甘草(炙微,赤,锉)3分,羚羊角屑3分,芍药3分。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主治: 妇人月水来,腹内(??)痛,或脐下如盘。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食前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黄耆(炙)、生地黄、麦门冬、甘草、黄连(炒)、白芍、浮小麦。

出处: 《痘疹全书》卷下。

主治: 痘疮收靥之后,盗汗出者。

用法用量: 獖猪心,竹刀劈开,煮汤煎药服之。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切,炒)半两,升麻半两,知母半两,萎蕤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桂(去粗皮)1两,芍药1两,干姜(炮)1两,石膏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1两,白术1两,麻黄(去根节)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主治: 伤寒后,咽喉闭塞,疼痛六七日,其人大下后,脉沉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痛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日3次。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切炒)2两,干姜(炮)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芎?1两半(锉)。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主治: 产后霍乱吐利,心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空腹食前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人参、当归、甘草(炙)、黄耆(炙)、黄连(炒)、桂枝。

出处: 《片玉痘疹》卷十二。

主治: 痘疮收靥之后而盗汗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8分,茯苓8分,桔梗8分,橘皮8分,高良姜8分,槟榔8分,生姜8分。

出处: 《外台》卷七引《广济方》。

主治: 卒心腹痛,气胀满,不下食。

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取2升3合,绞去滓,分3次温服,每服相去如人行6-7里。服讫,利2-3行,宜停后服。

制备方法: 上细切。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切,焙)1两,大黄(锉,炒)1两,白芷1两,防风(去叉)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主治: 伤折皮肉破裂,风毒攻,肿痛不消。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切,焙)1两,桔梗(锉,炒)1两半,陈橘皮(去白,微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人参半两,赤芍药3分,鹤虱,(去土,微炒)2分,槟榔(炮,锉)1分,朴消(别研)3分。

出处: 《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主治: 蛔虫心痛,心中如锥刺,时吐白虫。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服,后半时辰再服。

制备方法: 上除朴消外,为粗末,入朴消拌匀。
 
名称: 当归汤

别名:当归汤

组成: 当归(切,焙)2两,麻黄(去节煎,掠去沫,焙)6两,桂(去粗皮)2两,芎?1两,黄芩(去黑心)半两,干姜(炮)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40个,石膏(碎)3两半,甘草(炙,锉)2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五○。

主治: 妇人中风,不能语,不知痛处,拘急不得转侧。

用法用量: 每用6钱匕,以水3盏,煎取1盏半,去滓,分2次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后退
顶部